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赓续: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的访华活动及其影响(1972—1979)

2024-04-30 11:36杜常生
关键词:科技交流中国科学院

杜常生

[摘 要] 20世纪70年代,美籍华人科学家的跨国科技活动对中美民间科技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1971年杨振宁访华以来,美籍华人科学家的访华活动亦随之展开。其中,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曾于1972年、1973年、1975年和1979年多次访华,参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力学研究所的學术研究活动,并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张捷迁的多次访华活动是对中美民间科技交流的赓续,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后,双方对科技交流的重视、美国对中国的友好姿态,以及张捷迁身为华人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张捷迁;中国科学院;访华;科技交流

[中图分类号] G09;K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2-0115-10

近年来,“跨国史”研究方法被运用到史学研究领域。在科技史领域,跨国科技史的研究也成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在此种情势下,美籍华人科学家作为中美两国间的一个特殊“跨国”群体,成为跨国科技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在关于美籍华人科学家的研究中,有关杨振宁、李政道等知名度较高的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1,但对诸如张捷迁2等科学家在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还未做充分剖析。本文根据相关档案文献,结合历史背景,对张捷迁在20世纪70年代的多次访华活动进行梳理,探讨美籍华人科学家在中美跨国科技交流中做出的贡献。

一、张捷迁学习与工作经历

张捷迁于1927年考入东北大学预科,1928年入东北大学工科纺织学系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在北平工学院借读,自1934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他不仅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组工作过,而且参与过风洞建造。[1]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组工作时,张捷迁与冯桂莲设计及制造了中国第一架滑翔机,并与殷文友共同设计了单翼教练机。[2]101就当时而言,滑翔机与教练机的制造对中国的航空建设大有裨益。在风洞建造方面,1934—1935年,由王士倬主持,冯桂莲、张捷迁、华敦德等人参与,清华大学设计建成我国第一座航空风洞,其实验段风洞直径为5~10英尺、长50余英尺。[3]3031936年5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杭州举行联合年会……王士倬、冯桂莲、华顿德、张捷迁宣读《清华大学之航空风洞》,得一等奖”[4]520。1936年底,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成立,南京政府在南昌拨给该所一个风洞基地,准备建造一个直径为15英尺的大风洞,担任风洞技术指导的弗朗克带领清华大学航空系的25名学生进行工程设计。据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Von Karman)回忆:“弗朗克以这班学生为骨干,并争取张教授(张捷迁)来协助。张是一位很高明的设计师,一位非常得力的助手”[5]197-198。林同骅也曾言及“张捷迁对南昌风洞的贡献甚多”[6]29。在风洞建设期间,清华大学航空研究所特请美国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博士乘专机飞到江西,对风洞建设给予指导。[7]559冯·卡门曾回忆道:“1937年夏天我到达南昌时,风洞已快竣工。主体混凝土外壳已经浇注好,发动机和螺旋桨也订了货,平衡设备正在制造。这台风洞比加州理工学院那一台要大一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风洞之一。”[5]198在日本侵华时,此风洞被毁。值得一提的是,“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之父冯·卡门曾三次到访中国。正因如此,他与中国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他重点培养了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张捷迁、冯桂莲、范绪箕等一批航空留学生,其中大部分人后来成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核心力量,[8]171奠定了中国航空研究事业的基础。

除此以外, 在“西南联大”期间,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赵九章还与张捷迁等一起自行设计水银气压表80只,为支持空军抗日和各地的气象台建设做出了贡献。[9]298张捷迁曾回忆道:“自1934年参加航空研究工作,生活起了转变。在南昌风洞完工西撤之前,三年间,专心研究工作……如今想起那段日子,是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报国时期。”[10]由此可见,张捷迁在未赴美之前,对我国的航空事业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40年,清华大学为支援留美自费生赴美留学,特通过《清华大学留美自费学生奖学金给予办法》,值得注意的是,该办法也适用于校内教员和助教,“教员及助教在校连续服务满五年者可以申请,以便赴美留学,而资深造”[11]268。1940年7月24日,《梅贻琦因教员毛应斗五人出国留学事呈教育部函》写道:“窃查本校农业研究所昆虫学组教员毛应斗、机械工程学系教员张捷迁……五人,在校服务已逾五年,兹经本校评议会议决,由本校资助赴美留学,继续研究。”[12]518-519自此,张捷迁便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师从冯·卡门教授,最终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博士学位。

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张捷迁曾辗转美国多所大学任教。自1948年开始,他先后任教于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华盛顿天主教大学。1958年,他从自来水冲洗碗盘时产生的现象中得到启发,进而发现了“气体火箭制造原理”,这是他在太空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在1960年以前,他以空气动力学和磁流体力学为研究对象,每年均有论文发表。例如,1948年他发表在《航空科学杂志》上的文章阐发了控制导弹攻角的新方法1。1960年以后,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物理,其中有关太阳风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1968年以后,他也开展了对气象的研究,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动力学研究和试验1。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对在美中国留学生所学专业的限制,张捷迁选择放弃他先前对导弹、飞机和军用卫星的研究,将注意力转向了对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研究。[13]他在20世纪60年代选择大气物理学研究是他个人朝着和平科学研究方向的一次飞跃。[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学人赴美留学大多怀着科学救国的理念,学成归国是他们的初衷。但由于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的逐步恶化以及美国实施的一系列阻止中国留美学人归国的措施,致使大部分留美学人回国受阻并入籍美国,张捷迁则为其中之一。但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的松动,为他们报效祖国又打开了一个“口子”。

二、张捷迁访华背景与行程安排

20世纪70年代,美国意识到联华遏苏的重要性并表现出改善中美关系的意向。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M.Nixon)总统和他的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Kissinger)在1969年时就坚称其政府的战略旨在使美国在冷战中重回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5]一贯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加紧与中国修复关系;毛泽东也审时度势,果断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自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后,两国政府同意两国人民之间在科技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2。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使美籍华人科学家促进祖籍国和居住国之间科技交流成为可能。中美民间科技交流开始逐步展开,美籍华人科学家充当了中美两国间的“民间使者”,他们相继开展访华活动。在此种情势下,中美两国都尝试以科技交流冲破“冷战”铁幕。基于此,1971年,杨振宁回到中国探亲和访问,架起了中美两国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杨振宁访华与中美关系缓和颇为合拍,在美国学界起到了示范作用,对中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16]继杨振宁之后,美籍华人科学家以个人形式和团体形式的访华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张捷迁就是一个既参与了团体访华,又以个人身份开展访华活动的典型代表。1972年7月,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对美籍华人来华的指示,贯彻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外籍华人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3。在此之后,周总理还几次提及要做好“准备”之事。由此可见,国内和国际政治变化是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驱动力,两国的政治关系也决定了双边科学接触的可能性。[17]

1972年,张捷迁参加“美籍中国学者参观团”到中国大陆访问。他回忆道:“我们这个访问团,团长任之恭先生组队很早,因为大家很熟,所以在二月间他就邀我参加……我是搞气象的,大陆沿海我都去过,也该再去中国看看。”[18]2831972年6月,张捷迁随“美籍中国学者参观团”来大陆进行访学活动。7月20日,张捷迁在结束参观团在北京的访问活动后,回家乡辽源访问,参观了辽源发电厂、重机厂、棉纺厂、乒乓球厂、公社学校和医院。同时,他还顺便访问了抚顺和鞍山。7月30日,张捷迁自辽阳到广州并写信给竺可桢,他认为我国天气预报应增加对台风的预报。对雨量分布预测和冰雹控制最为有效的是10cm雷达,他建议中国应制造这种雷达。此外,他还认为中国应发展与地球旋转同步的人造卫星,它对雨量估计有很高价值。[19]161除此以外,张捷迁跟团访华时,曾在各种场合提出拟利用一年的休假时间回国短期工作的要求。当周总理接见美籍华人学者访华代表团时,张捷迁趁机向周总理提出,愿意短期来华工作。周总理同意并做批示,要做好中美学者学术交流与协作。[20]160

1973年2月10日,张捷迁致信竺可桢,表明他希望能再次回祖国交流。应1972年6月张捷迁向周恩来提出的来华请求,中国政府向其发出为期一年的工作邀请。后因其提出连续工作一年有困难,要求分两段开展。第一阶段为1973年8月4日—12月31日,第二阶段为1975年4月29日—8月27日1。与此同时,竺可桢在回复张捷迁的信中也说道:“捷迁教授,中国科学院已决定请你在今夏回祖国工作若干工作时间,届时你将和国内同行共同探讨彼此所感兴趣的课题。这对于促进科学的发展和加强彼此联系是有益处的。我虽然已是八十三岁了,年迈体衰,但仍坚持做些工作。兹随函送上最近拙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请予指正。”[21]743张捷迁于1973年、1975年两次来华,同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合作进行科研工作,为期近9个月。

1973年8月2日,张捷迁及其夫人张素坤由深圳入境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力学研究所开展短期工作。1973年8月21日—25日,张捷迁与美籍华人气象学教授郭晓岚一起参观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张捷迁还参加了郭晓岚的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讨论会2。之后,张捷迁于1973年10月20日—11月4日去武汉、南京、苏州、上海、西安和延安等地进行学术考察、参观、游览、探亲、访友。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学术考察,向各地有实践经验的预报员了解青藏高原对天气的影响。在学术考察期间,张捷迁共作了四次学术报告,为配合报告还放映了三部电影,同时张捷迁还对影片作了讲解。据听众反映,这三部影片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使大家深受启发3。1973年11月30日—12月2日,张捷迁参观了毛纺厂和海河工程中的一个水闸,他曾于1928年和1933年分别在天津实习和工作过,张捷迁看到几十年后这样巨大的变化,非常兴奋。他说:“像根治海河这样巨大的工程,经过十年治理得这样好,组织几十万人会战,在国外是不可能的事,只有在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才能办到。”41973年12月29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会见并宴请了美籍华人空间及气象学家张捷遷教授和夫人张素坤。郭沫若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对张捷迁教授应邀前来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表示感谢。[22]随后,张捷迁夫妇按原定计划于1974年1月1日离京经广州返美。

1975年4月28日—8月27日,张捷迁夫妇再一次来华时,为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了解,中国政府特意为其安排了一些参观访问活动。参观单位主要是北京市东城区“五七”干校、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市建筑机械厂、大寨、中央气象台、涿县气象站、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等单位。同时,张捷迁夫妇还多次拜访我国学术界知名学者,其中有北京大学周培源,清华大学张任、张维、钱伟长、董树屏,中国科学院付承义、顾震潮、吴仲华、徐淑英等,还探视了原中国科学院地球所所长赵九章的家属5。1975年7月,时任中央气象局副局长的邹竞蒙会见了张捷迁夫妇。邹竞蒙介绍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及成就。张捷迁参观了中央气象台,并与气象台工作人员举行座谈。这次活动给张捷迁留下了较好的印象。他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速度很快,做天气预报的人,工作很认真。工作质量比其它国家好。”6

张捷迁于1975年在华工作结束返美时,曾要求继续来华工作。他说:“自己愿意为国家做些事”,“也可以帮助搞些资料”1。到了1978年1月,据美联处来函称,张捷迁将于1979年退休,希望退休后来华工作二三年,并提出如同意他回国,他可组织一批专家来华讲学,专业包括:激光全息、计算机和数值大气预报等2。由于张捷迁在美已退休,中国政府决定自1979年开始,邀请其来华工作2~3年,每年可返美探亲2~3个月。在华工作期间,他将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事科学实验工作,并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3。 1979年2月8日,张捷迁及夫人乘机抵京,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进行短期工作。除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共同进行科研工作外,1979年2月20日,张捷迁夫妇还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天文学会联合举行的“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大会”[23] 。

三、张捷迁来华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张捷迁曾多次回国进行短期气象方面的研究和学术活动,他赞扬祖国在气象学研究方面的新发展。他曾兴奋地说:中国在气象学上的理论并不逊于世界其他各国,在一些气象研究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现代世界气象研究有很大贡献。[24]152以下就张捷迁参与的具体学术交流活动作一梳理。

1972年,张捷迁跟随“美籍中国学者参观团”来华访问,在此次跟团访问中,张捷迁作了关于大气风旋和灾害、用模型研究台风及龙卷风的学术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72年,他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青藏高原如何影响夏季风及台风。[25]80张捷迁原在美国研究空气动力学及流体力学,1968年以后才开始研究气象,如关于台风和龙卷风的模拟实验等。因此,叶笃正在接到接待张捷迁夫妇任务时首先想到了建造大气环流物理模拟实验室,认为这是双方都感兴趣,并是中国非常需要的课题。他认为,研究者应该而且必须重视对研究大气运动规律最重要的模拟实验。因为实验方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优越性,可以随意改变控制参数,多次重复实验,而在大气自然条件下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给定的条件。[26]80同时,他指出除了开展理论分析和观测事实分析外,也可以用流体实验方法模拟研究大气环流的动力学问题。自此,叶笃正、张捷迁与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进行了大气环流模拟实验。此次访华,为接下来张捷迁与大气物理研究所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预热。

1973年,张捷迁到中国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科研工作。谈到在北京做短期科学研究工作时,他说:“在北京,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两个研究所工作。一是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西藏高原影响大气环流和长江流域的大涝与洪水问题,以及飓风模拟实验方面的工作。这占了三分之二时间,其余三分之一的时间,则用在力学研究所,研究高分子综合物(Polymer)对流体减阻上的应用。”[18]288“在大气物理研究所里,我们研究的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形,如何影响大气环流和中国的气候。这个问题在国外也没有人做过,虽然转盘实验在国外已经搞了将近二十年”[18]288。此实验就青藏高原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动力和热力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模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科学仪器史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书写科学史的视角。[27]荆其一于1973年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研制出大气环流模拟实验转台,这为叶笃正和张捷迁联合进行的东亚大气环流模拟实验提供了基础实验设备,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28]6711973年,叶笃正和张捷迁利用流体力学模拟实验模拟了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据张捷迁所说:“我们得到许多初步的结果,发现了许多新的规律,对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有更深一层的了解。相信在最近的将来,这些同志和我个人,继续努力,会对这些掌握到的规律,作进一步的了解。”[29]该项实验工作在张捷迁返美前夕取得了初步成果,其中“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并被推荐给《中国科学》发表1。叶笃正和张捷迁的研究成果为“东亚大气环流”获得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华5个月工作期间,张捷迁在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研究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液体模拟实验,并在实验技术上提出了台风模拟实验光源的设想。

在力学研究所,张捷迁主要研究高分子综合物对流体减阻的应用。由于这方面研究工作的需要,他要求参观了激光测速研究组,并提了一些问题,希望能帮助高分子减阻题目组提高测量速度。对此,据张捷迁回忆,“在中国这项研究原是准备在1974年开始的,因为他的加入而把计划提前了。他与力学研究所的科技人员,进行了三种试验去确定综合物减阻的性能”[18]289。同时,他还促成了力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的合作。当时清华大学请张捷迁讲授“粘性流体力学”这门课程,张捷迁借此机会参观了清华大学激光测速组,观看了使用激光测量液体流速的实验。张捷迁认为他们的工作基本上能满足进行高分子减阻实验时测量流速的要求,他希望清华大学能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进行合作。张捷迁说:“我回国来想帮助几个研究所做點工作;另外,我想把研究所之间及研究所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相互间不会保密,有利于开展研究工作,做出成绩后,大家一起来写报告。”2

张捷迁虽然与中国科技人员一起研究了气象和力学的问题,获得了新的发现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谦逊地表示:“我的贡献很少,学到的却很多。”[18]287同时,他说:“我们刚接触到表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同中国合作,更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30]总体而言,张捷迁对这次回国短期工作表示满意,并认为工作情况和结果比原来预计的要好。

1975年4月28日张捷迁再一次来华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短期工作。他工作的主要内容仍然是用模拟实验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对中国天气的影响。他与大气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共同开展了青藏高原高压活动的模拟实验和海南岛地形对台风移动路径影响的模拟实验。两者都取得了初步成果3。在工作过程中,应张捷迁的要求,大气物理研究所邀请了甘肃和四川两省气象局,以及兰州高原大气所和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就模拟实验所涉及的问题,共同进行了学术交流座谈。对这样的安排,张捷迁深表满意4。

1979年2月8日,张捷迁又一次回国。上半年,他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工作,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清华大学进行流体力学教学工作。2月下旬,张捷迁与大气物理研究所叶笃正和模拟实验研究室的工作人员,经过广泛交流、讨论,研究制订了1979年的实验研究计划,主要为季风问题的模拟实验研究以及北极涡的位置与北半球气温的模拟实验1。张捷迁此次来华短期工作到1980年底结束。在这之后,张捷迁亦多次来华参加诸多社会活动,为东北大学恢复校名和张学良教育基金会成立等做出了一定贡献。

四、张捷迁来华交流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中美关系逐渐缓和的大背景下,美籍华人科学家作为中美两国间特殊的跨文化桥梁,为中美双方友好关系的建立发挥了独特作用。张捷迁作为当时比较知名的大气科学家,其回国访问不仅促进了国内大气科学界,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美气象学界之间交流的进程。

(一)在学术方面中国气象学界收获颇丰

张捷迁来华交流访问不仅对我国大气科学的进步有所增益,还对力学的发展有所贡献。首先,在大气科学方面,张捷迁于1973年和1975年两次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与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环流模拟实验组的工作人员一起,主要进行了两项研究工作: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模拟实验和地形对台风影响的模拟实验,两者都取得了初步成果。前一项工作验证了青藏高原夏季温度升高是形成高原上空高气压区的原因。这对我们了解青藏高原天气活动的特征,对我国长江流域干旱预报,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这也对了解东亚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台风的实验,验证了台风的结构和移动与台湾、海南岛的地形有关。这个结果对台风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除此以外,张捷迁还通过与中国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共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我国大气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叶笃正与张捷迁合作发表的《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实验》一文巧妙地把大气环流理论与流体实验相结合,直观地显示了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动力及热力作用,大大推动了我国的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31]161

其次,在力学方面,据清华大学沈熊教授回忆:“当时还有一位美籍华裔教授,叫张捷迁,来华讲学,到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指导科研,提出需要用激光测速仪测量非牛顿流体的减阻效应。当时力学所和清华都在进行这方面研究,但是力学所的仪器还不能进行实用测量,而清华研发的仪器已有实用测量结果,发表于1973年《清华大学學报》,所以他就把我们请到力学所去做实验。”[1]从而促成了国内“所”“校”的联系与交流。同时,据沈熊教授口述:“他是一位爱国专家,多次来清华讲课,和流体教研组老师合编过流体力学的教材,叫《真实流体力学》。”[1]他为当时力学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对“用激光测速仪测量非牛顿流体的减阻效应”的科研攻关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二)使美国人民了解中国

1972年张捷迁跟团访华返美后即接受了采访。1973年2月,华盛顿天主教大学《使者》(Envoy)杂志刊登了此次访谈内容,这则报道的标题为《科学家看待新中国的变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和家乡的面貌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描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面貌。[13]1973年10月11日,张捷迁在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领导交谈时说道:“去年回美国后,我作了几次介绍新中国情况的报告,我所在的学校和美国气象学会反映都还好。”3张捷迁返美后,他积极介绍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赞扬自己的祖国,成功展现了华人科学家的爱国主义底色。

在1975年来华期间,张捷迁表示愿意替中国在美国作些宣传工作。他说,美国很多人对中国有疑问,想了解。《大公报》《华侨日报》和一家美国较进步的报纸,都曾向他约稿,这些报纸在美国和中国的台湾地区等地的“学人”中影响很大。他想在北京期间写些东西,让中方修改后再寄出发表。此外,他还带来一个录音机,想记录一些东西1。“张先生三次回国,对国内情况已经有深刻的了解,也可以用自身的体会对海外的人们作些宣传” 2。由上可见,张捷迁愿意为中国在美国作积极的宣传工作,这是家国情感衍生的内在感召力的推动。[32]张捷迁的宣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美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三)加快了中美气象学界交流的进程

张捷迁还在跨国科技交流活动中充当了中美气象学界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促进了中美气象学界的交流。20世纪70年代,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得以成功访华,张捷迁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不仅是中美双方的“联络人”,而且是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的“参与者”。1973年8月7日,张捷迁向美国气象学会主席凯洛格(Kellogg)询问了其申请访华之事,凯洛格托他询问获批访华的可能性,并希望年内能被获批来华3。承张捷迁介绍,美国气象学会里德(Reed)教授和凯洛格教授被批准来中国访问。1973年10月,张捷迁在华工作期间接到美国气象学会主席凯洛格的来信,说他们已接到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张乃召的邀请,将于1974年4月访华。在访华人选问题上,凯洛格在来信中讲最好在访华的美国气象学家中有一位有名望的中国学者,从而使代表团中有人会讲汉语,对此他拟待张捷迁回美国后再与之商量。张捷迁按来信的示意,认为是拟请他参加该代表团。因此,他征求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意见,并获得同意4 。自此,在张捷迁的联络和参与下,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访华计划得以成行。

1974年4月,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来华访问时,团长约翰逊(Johnson)说:“目前世界上除美国外,只有中、法两国搞了高分辨的卫星接收机,中国搞得最好。”5凯洛格也说:“这是世界第一流的。”6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发展气象事业的信心,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大气科学界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科技交流的意愿。约翰逊向张乃召表示,此次访华是中美气象学会进行接触和开展科技交流的良好开端,希望今后能不断开展交流活动。代表团在京访问期间,向我国有关科学技术人员作了关于卫星气象、热带气象、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云雾物理等学术报告,并赠送了我国5部有关气象的科技影片和一些气象期刊。张乃召向代表团成员介绍了中国气象工作情况。美国代表团回国后公开发表了一篇详细的中国见闻,标题为《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的报告》。[33]164中美气象学界的交流,既活跃了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学术空气,又展示了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水平,扩大了我国大气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

五、结 语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张捷迁的访华活动是美籍华人科学家来华访问的一个缩影。这是在经历了中美间二十多年的知识封锁之后,美国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之间进行的一次直接对话。张捷迁到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合作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赓续了中美间的民间科技交流1。在中国积极争取美籍华人科学家回国工作或进行短期服务的情势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对张捷迁进行了友好接待,并与其开展了学术交流。由于张捷迁是首批被获准回国短期工作的美籍中国学者之一,因此,张捷迁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激发其他华人科学家访华,及进行科技文化交流的热情。

在科学民族主义(Scientific Nationalism)和科学国际主义(Scientific Internationalism)的推动下,张捷迁与国内气象学家的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大气科技事业的发展。其中,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是美籍华人科学家参与中美科技交流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为人类发展提供独特的精神指引。[34]在各种推力的共同作用下,美籍华人科学家在中美间的跨国活动也促进了海外华人跨国科学网络的形成。总而言之,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捷迁在中美两国间的跨国科技交流活动是国际政治、国家政策和个人选择的结合结果,这也使得对美籍华人科学家的研究成为真正的跨国课题。[35]

[参考文献]

[1]刘年凯.我经历的激光测速研究:清华大学沈熊教授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20(2):241-250.

[2]中国航空工业史编修办公室.中国近代航空工业史:1909-1949[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

[3]周文业,等.清华名师风采:工科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4]顾毓琇.顾毓琇全集:第11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冯·卡门,李·爱特生.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传[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伊犁,伊林.林同骅航空事业奋斗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7]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2卷[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8]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钱学森研究:第4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9]刘大椿,王鸿生.领军科学家:钱三强 钱学森 赵九章[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张捷迁.回忆清华开创的航空研究[J].中国科技史料,1983(2):17.

[11]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3卷[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2]北京大学,等.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第3卷[G].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13]GUEST BLOGGER.The Archivists Nook:Catholic Universitys C.C.Chang and Why We Encourage You to Know Him[EB/OL].(2020-09-03)[2023-10-13].https://www.lib.cua.edu/wordpress/newsevents/13182/.

[14]Tornado Machines and Trans-Pacific Relations:The Life and Work of Dr.C.C.Chang[EB/OL].[2022-10-19].https://cuomeka.wrlc.org/exhibits/show/chang-chinese-american-exhibit/scientists-btw-china-and-us/early-cold-war-a-turning-point.

[15]LETTOW P.U.S.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Lessons Learned[J].Texas National Security Review,2021,4(2):131.

[16]劉金岩,等.杨振宁:中美科技交流合作的推手[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1(3):375.

[17]SMITH K.The Role of Scientists in Normalizing U.S.-China Relations:1965-1979[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98,866(1):114.

[18]何炳棣,等.留美华裔学者重访中国观感集[M].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77.

[19]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21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

[20]吴彤,等.领袖科学家 王大衍 叶笃正 刘东生[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1]竺可桢.竺可桢全集:第24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

[22]佚名.郭沫若会见并宴请张捷迁教授和夫人[N].人民日报,1973-12-30(3).

[23]佚名.纪念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1979-02-21(3).

[24]任嘉尧.炎黄儿女[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

[25]杨佩祯.东北大学教授名典[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

[26]王舒.风云人生:叶笃正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27]刘年凯.从科学仪器发现历史:以中国首台自制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为中心[J].中国科技史杂志,2021(1):1-11.

[28]何建明.當代世界名人传:中国卷[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4.

[29]佚名.香港《新晚报》文章:《张捷迁畅谈中国春光烂漫》[N].参考消息,1974-01-20(4).

[30]佚名.张捷迁谈西藏高原对天气的影响[N].参考消息,1974-04-10(4).

[31]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何梁何利基金纪念文集:1994-200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2]谢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感与事实判断:以何炳棣等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访华观感为例[J].开放时代,2007(6):154.

[33]李平,何三宁.历史与人物:中外气象科技与文化交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34]王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模式探寻及推进路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3.

[35]WANG Z Y.Transnational Science during the Cold War:The Case of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s[J].Isis,2010,101(2):377.

The Ceaseless Non-government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 Chieh-Chien Chang Visiting China and Its Influence(1972-1979)

[Abstract] In the 1970s, the cross-bord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of Chinese American scientist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xchan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inese American scientists have visited China since Chen-Ning Yangs visit to China in 1971. Among them, Chieh-Chien Chang, a Chinese American scientist, visited China several times in 1972, 1973, 1975 and 1979. He participated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the Institute of Mechan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t Tsinghua University. Chieh-Chien Changs many visits to China are the ceasele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that both sides attached to technology exchange after the easing of Sino-US relations in the 1970s, the friendly attitud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China, and Chieh-Chien Changs patriotic spirit as a Chinese scientist.

[Key words] Chieh-Chien Cha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visiting China;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xchange

猜你喜欢
科技交流中国科学院
美对华限制技术转移措施的影响及其应对
《中国科学院院刊》新媒体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揭示世界文明演进的一种推力
基于深化科技交流合作需要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路径
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加盟”中国南南合作网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浅谈林芝地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文明对话从未止步 科技交流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