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霜尽染巴山红(组章)

2024-04-30 20:43任俊国
星星·散文诗 2024年4期
关键词:米仓山层云光雾

任俊国

掘云者

每一座山峰都呼喊过太阳。

我站在高处,一边呼喊太阳,一边把万重山抱在怀里。

继续向上,依然需要攀爬。

我仿佛听见太阳在层云上叮当挖掘。然后,几缕掘出层云的阳光如标枪,投向大地,仿佛有猎猎红缨闪过。然后,层云更加浓厚,而阳光更加坚定。

坚定者锋芒毕露。

突然,层云倾斜,欲将滚烫的太阳倾倒出来。而太阳早已蓄满蓬勃升腾之力,万丈霞光轰然而至。于是远处的山峰、近处的稻穗都被金光淬火。

然后太阳和我,沿着金色的梯子攀沿而上。

大巴山拥抱了这一切,包括已经消失的夜和夜黑里的冷。只有大胸怀才能释放大光明和大温暖。

山坡那缕缕炊烟倾斜着,倾斜着,扯过斜云的耳朵,慢慢诉说大巴山火与光的故事。

云和我,渐渐入神。

而太阳,已爬上更高的山峰。

我听见阳光喊山。万物生长,都是山的回响。

烈焰奔腾

万物奔腾。

繁霜喂养的光雾山,如烈焰马。马踏金秋,烈焰缤纷,山之脊如烈焰马之鬃。

万马,奔腾。如群山起伏。

群山,起伏。如万马奔腾。

风倒卷霜之鳞片,倒卷光雾山之鬃。倒卷十月之鬃。

风扯出马的嘶鸣,擂响山的肺腑。

纵横往复的盘山道,哪一条才是烈焰马的缰绳?哪一条才是时间的牵引?

深秋干涸的溪流,一定是烈焰马挣断的缰绳。

一群远来者被缰绳牵引,穿过大秦,穿过古蜀,走进川陕革命根据地,于山巅之上放歌,从《秦风》到《蜀道难》,再到《想红军》。

历史在歌声中斑驳绚烂。

而光雾山并不背负历史,只执着地喂历史以光和烈焰。

人间焰火,都是太阳之羽。红叶,被风擦燃,燎原混沌远方。

穿过历史,烈焰马之马蹄,擂响时代之肺腑。

大道之籁

从野菊花上开出的风,捎着蜜蜂的劳动号子。

枝头的杜鹃不说布谷,正在怀念草籽的味道。

蝴蝶深入未来的影子,被野棉花淹没。

其时天朗气清,听风吹石林、牛铃绕树、牧笛穿林,我置身于天籁之中。

红豆杉的豆子还青涩着。草木往高里长,石林也向高里长。

动摇的石头还在动摇,一点点坍塌,让坚定的石头越站越高,站成石林。它们或“仙人对弈”,或“神兵天降”,或“太公垂钓”,或“药王问寿”……我相信,所有石林都在侧耳倾听红军故事。

此地叫唱歌镇。石林放歌,如泣如诉。

在万山之中,一直有前仆后继的坚定者、勇敢者、牺牲者、后继者,其歌裂云,是谓大道之籁。

山河大地是万物安顿者,也是历史叙述者。

而历史又穿越山河大地,遇见生灵万物,遇见缅怀者,遇见崭新阳光。

石林之下,稻子金黄。

入夜,我听见金色的蛙声沿着梯田拾级而上,诠释明天的太阳。

米仓山的叙事

分水嘉陵江和汉江。

也分水历史。

關于米仓山古道的走向,左边的金牛道和右边的荔枝道,成为历史深处并不遥远的呼应。

拾级陡峭古石阶,行走悬崖古栈道,我生怕惊落布满历史錾印的某块石头,砸痛另一段历史,或跌入江中,溅起我们来不及记录的浪花。

多少辈祖先挖山开凿、行走翻越,才有米仓山古道,然后兴盛,然后荒废,再兴盛,再荒废,早已疲惫不堪的古道如冬蛰的龙,总会在春风惊雷中醒来。

在大禹会盟时醒来,在秦巴统一时醒来,在萧何月下追韩信时醒来,在三国猛张飞断喝声中醒来,在李白、杜甫、王勃、韦应物、李商隐、陆游的诗歌中醒来,在岳飞的《满江红》中醒来,在《背二歌》中醒来……

在红旗招展中醒来。

在改革春风中醒来,在绿水青山中醒来。

而今,不再背山的米仓山人,开凿出一条米仓隧道,轻轻推开“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秦巴门户。

原来拉直了的米仓山古道,那么短。

原来米仓山一直怀着光明之道。

猜你喜欢
米仓山层云光雾
独坐光雾山
光雾小镇
中秋遣怀(新韵)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园区旅游环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唐允明作品
有压迫感的层云
巴陕高速全线通车千年米仓道不再难
米仓山前缘长兴—飞仙关组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