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虚痰湿、瘀、毒论治胃癌前病变*

2024-05-01 13:39杨澜刘俊保
中医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化瘀胃脘脾虚

杨澜,刘俊保,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新发47.9万病例,死亡37.4万例,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4.0%和48.6%,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1]。胃癌由多因素参与,多阶段演变,过程渐进漫长。公认的演变规律为: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2]。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癌变形成前的重要阶段。PLGC是病理性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常伴生存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中,是胃癌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3]。于PLGC期逆转细胞恶变,减少胃黏膜异型增生,干预阻断CAG进程是胃癌防治的重点。

PLGC临床常见胃脘胀满、嘈杂、疼痛、纳差等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胃痛”“呃逆”“癥瘕痞块”等范畴。中医在治疗上以脾虚为本,结合痰、湿、毒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全面调节身体内环境,改善胃微环境,调控抑癌基因,改善胃黏膜萎缩,甚至逆转IM和Dys的病理变化,对防治PLGC有重要意义[4]。笔者结合导师刘俊保教授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虚为本,痰、湿、毒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总结如下。

1 PLGC病因病机

1.1 正气亏损,脾虚胃弱PLGC是由内外因多种致病因素互相作用,逐渐进展的复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脾虚为致病的根本。《灵枢·本神》记载:“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胃化生气血,为机体提供后天营养,使气机升降得宜。脾气受损则气血虚少,纳运失常,不能濡养胃阴。同时,“脾为之卫”,具有祛邪外出、保卫机体的作用,脾气受损则邪气居于阳明胃腑,伤伐胃阴,胃壁黏膜失于濡养,皱襞黏膜变细,腺体逐渐萎缩、肠化,上体内瘤变等癌前病理性改变逐渐形成[5]。刘璐菘等[6]认为,ATP合成受损与线粒体退行性变直接相关,而脾虚胃弱会引起线粒体退变,细胞自噬水平降低,免疫因子表达下降,引发细胞坏死,最终导致恶变。

总体来说,脾气虚衰,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后天营养不足,无法濡养于胃腑,灼伤胃阴,燥湿失济,胃壁黏膜受损,则胃的屏障保护功能下降,无力祛邪外出,从而引发癌前病变。

1.2 脾胃湿阻,痰浊内生中医素有“百病皆由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说。脾属阴,主运化。脾虚失运,则水湿易生。湿邪重浊,缠绵难愈,稽留于胃,则清浊升降异常,津液内停,化湿成痰。饮食偏嗜,过食辛辣味厚之品,长期吸烟饮酒等均可导致中焦湿邪内生,凝液成痰。脾胃之生理特性为“痰邪”内生提供微环境。痰浊生成,壅阻脾胃,流窜经络,进一步损伤胃络。痰有有形、无形之分,有形之痰是由喉中咳出,肉眼可见的病理性液体;无形之痰则变化多端,伏于体内产生各种病理变化。本病多由无形之痰引发,浸淫于胃腑,影响胃壁细胞的动态平衡,诱发胃部疾病。张慈安等[7]认为,痰浊是癌细胞生存的主要不良环境之一。胃黏膜细胞代谢异常是疾病恶变的主要原因,细胞因子异常代谢产生的物质即为痰浊。痰浊凝结积聚,构成特殊的痰环境,促进微血管生长,为肿瘤细胞供给营养,为胃癌形成提供肿瘤微环境[8]。

湿邪损伤脾胃,使胃黏膜代谢异常,蕴而成痰,痰浊又进一步伤及胃络,为癌细胞形成提供环境,因此痰浊是GC形成的条件。痰随气行,变化多端,致病广泛,因此痰浊又易损伤他脏,是GC转移的物质基础。

1.3 外毒侵袭,毒瘀互结“毒”分为外毒与内毒。外毒包括外感六淫邪气、疫疠之气、饮食药物之毒或者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er,Hp)等;内毒指脾胃受损,内生火、气、血、痰等病理产物,胶顽难消,积而成毒。二者在致病时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外毒使脏腑功能受损,产生内毒,内毒反之耗损正气,无力抵御外毒侵袭,加重病情。多种毒邪久稽体内,损伤胃络,络道不通,气血津液凝滞难行则形成瘀滞。瘀毒互结,痹阻于胃,气血运行不畅,动态平衡失和,复生他邪,诸邪积聚,彼消彼长,攻窜破坏胃黏膜表皮细胞,影响胃泌素分泌。胃泌素是由胃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促进胃蛋白酶原分泌和胃黏膜细胞的分裂增殖,是消化系统的重要激素[9]。毒瘀互结之微环境影响胃泌素分泌,胃蛋白酶原生成减少,促进促炎因子升高,增强炎症反应,加快炎-癌转化[10]。

多种毒邪夹积成瘀,凝滞脏腑,降低胃黏膜的防御,影响胃分泌功能,使代谢异常,促炎因子升高,诱发消化系统疾病,加快细胞恶化,加速癌变进程。

由以上对PLGC病因病机分析可以看出,脾气虚衰,阴液受损为本病致病的根本,痰湿是发病的物质基础,瘀毒是疾病进展的关键,故认为脾虚痰湿、瘀毒互结是其主要病因病机。

2 中医治疗

2.1 益气固本,补肾滋阴PLGC始见脾虚,迁延不愈,后期气阴两伤,伤及肾本。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肾阴提供先天之精,脾胃功能得以正常运行;脾胃为肾提供后天气血充养,二者相互滋生、相辅相成。脾肾失调则津液运化失常,伤及胃阴,胃喜润恶燥,阴液受损则出现阴虚热证。因此在治疗上应以益气固本、补肾滋阴为根本。益气固本重在健运脾胃,使脾气得复,脾气得复则全身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可正常进行,从而滋养胃腑,腐熟水谷精微,以温养机体,修复自身。补脾药多采用甘淡之品,以达滋而不腻之效。补肾药应选用滋阴益精之品,补肾益气的同时上寄于胃,濡养胃阴,复其通降之性。胃阴得固则燥湿相济、纳运有常。临床常用黄芪、白术、沙参、石斛。黄芪是补气药之首,可以补虚益精,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可以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NK细胞活性,从而提高免疫力,其提取物黄芪多糖可抑制癌细胞侵袭,有明确的抗肿瘤,抗氧化作用[11]。白术多糖和内酯类成分可以改善肠胃功能,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的基因表达,减少病理损伤[12]。石斛多糖可以促进益生菌生长,刺激T细胞活性,增强吞噬能力,激活抗氧化酶HO-1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HelaS3细胞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胃肠功能,调节免疫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13]。

2.2 健脾理气,祛湿化痰“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饮食、气候、环境等都可引起湿邪入侵。《医碥》中提到“胃者,津液之海也,故痰聚焉”,说明内外湿相合而入里生痰,治疗上应健脾理气、利湿祛痰。施俊[14]常用消痰和胃方辨证施治,方由柴胡、法半夏、茯苓、黄连、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桂枝、酒大黄、白芍、炙甘草等组成。研究表明,消痰和胃方可降低癌基因p65的表达,升高Caspase-3表达指数,干预Notch-1通路,恢复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动态均衡,从而逆转PLGC[15]。半夏降逆止呕、行气化痰,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上皮黏膜,改善胃肠运动,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分裂[16]。黄连清热利湿、抗菌消炎,减缓黏膜萎缩[17]。全方气痰并治,健脾利湿化浊,可有效改善痰浊形成的炎性微环境,减少胃癌细胞的黏附,抑制肿瘤间质细胞,临床疗效显著。

2.3 活血化瘀,解毒抗癌毒邪病因多样,病机复杂,缠绵难愈,长居胃腑,损伤血络而致血瘀。其与瘀血胶着,相兼为患,是本病致病的关键。在解毒抗癌的基础上,不忘活血化瘀,是祛邪实的核心要点。张声生认为,解毒化瘀是阻断癌变的重要防线,在治疗上常采用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蒲公英、半枝莲以解毒化瘀、抗癌散结,丹参、川芎、当归等补血活血化瘀[18]。化瘀解毒方可以上调PGI、G-17、IL-6、sIL-6R的表达水平,以缓解炎症,增强细胞免疫,降低STAT3、VEGF 等因子的表达[19]。方中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是解毒抗癌的常用药对,二者涉及的核心靶点有PTGS2、PTGS1、TP53等,作用于癌症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EGFR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p53 信号通路等,使VEGF生成降低,以抗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增殖,逆转胃癌病理变化[20]。配以丹参、鸡血藤活血通络、化瘀消痈,当归、生地黄养血活血,地龙、全蝎解毒散结。

概言之,PLGC因脾气亏虚,肾气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运化失常,阴液耗伤,湿蕴生痰,外邪侵袭,内生浊毒,久而致瘀,内外虚实合邪,复而继续损伤脾胃,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中医治疗上,要抓其关键,以扶正补虚为本,脾肾同治,气阴双补,使机体自身祛邪外出。补益脾气是治疗的基础,要贯穿治疗全过程;利湿祛痰化浊,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生成,使其向正常环境转变是治疗的重要方向;化瘀解毒使内外毒邪排出体外,从而阻断癌变,是治疗的核心环节。故健脾益气,补肾滋阴,利湿祛痰,化瘀解毒是延缓PLGC进程的基本治疗原则。

3 病例举隅

患者张某,男,66岁,2022年11月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3个月余。现病史:患者3个月余前饮酒后出现胃脘部胀痛、喜揉喜按,嘈杂,反酸,进食后加重,于当地医院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幽门溃疡、贲门息肉。碳13呼气试验:Hp(+)。病理:(胃窦)黏膜轻度慢性炎,轻度肠上皮化生。现症见:胃脘部胀痛,喜揉喜按,按揉后可缓解,进餐后加重,嘈杂,口苦,反酸,口干不欲饮,乏力,纳少眠可,二便可,舌红、苔黄白,脉弦数。西医诊断:胃癌前病变。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虚胃弱、瘀毒互结证)。治法:健脾益胃、解毒化瘀。方药:太子参15 g,炒白术15 g,生薏苡仁20 g,紫苏梗 15 g,香附20 g,煅瓦楞子10 g,珍珠母(先煎)10 g,橘络10 g,延胡索30 g,白花蛇舌草20 g,山楂10 g,鸡内金10 g,半枝莲20 g,半边莲20 g。

2022年12月二诊:服上方15剂。胃脘部胀痛减轻、进食后仍有加重,嘈杂,口苦、反酸改善,口干缓解,乏力,纳少眠可,二便可,舌红、苔黄白,脉弦数。患者胃脘部胀痛较前缓解,故将行气止痛的香附减至10 g。纳少,用莱菔子20 g,麦芽20 g,神曲10 g,以健脾消食导滞。

2023年1月三诊:服上方15剂。胃脘部胀痛明显减轻、进食后无加重,嘈杂缓解,无口苦、反酸、口干,乏力改善,纳眠可,二便可,舌红、苔黄白,脉弦数。患者纳可,去麦芽、山楂,胃脘部胀痛明显缓解,去香附。

此后患者病情基本稳定,陆续服药半年后,复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病理报告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未见肠上皮化生。

按: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瘀毒互结为标。解毒化瘀同时应行气散结,益气补虚。抓住这一关键,在辨证基础上标本兼顾,顾护胃气、扶正祛邪、解毒化瘀,修复受损的胃黏膜,逆转病情,使机体得以恢复。

4 结语

胃癌前病变由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形成,病因病机复杂多样。西医以内镜诊疗为主,定期随访,动态观察,达到手术指征即行镜下剥离术,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中医认为,PLGC是一个本虚致实、虚实夹杂,逐渐递进的渐变过程。从中医思维出发,辨证论治、审因论方,明确疾病分期,根据个体差异,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逆转和阻断PLGC病理改变也有显著疗效。

PLGC早期以痰湿为主,形成痰环境,因此早期治以利湿祛痰为主,兼以理气通络;中期久病致虚,内外毒邪积聚,瘀血内生,治以解毒化瘀为主,佐以扶正祛邪;后期体虚尤甚,无力化生气血,抵御外邪,治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解毒抗癌。需要注意的是,PLGC以脾肾气阴两虚为本,治疗应始终不忘健脾益肾、固护胃阴。虽早中期侧重于治疗实证,亦不可攻伐太过,以免脾胃之气耗损太过。气为血之帅,气能动血摄血。肝藏血,主疏泄,二者共同维护气血正常生成与运行,因此治疗时应佐以疏肝理气药物。

中华中医药协会于2017年发布了慢性萎缩性胃炎诊疗共识,但是PLGC仍然没有统一的诊断及治疗标准。中医药近几年来在诊疗PLGC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虽各家学说存在分歧,尚未形成系统的辨证体系,但“治中焦如衡”,总体治疗思路不变。临床治疗以扶正健脾为治则,根据病因病机,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观察病理结构与变化过程,不可拘泥不变,亦不可操之过急,要力求平和徐图。也可从上下二焦治疗中焦,以常衡变,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参考现代医学对PLGC的研究,动态观察病情,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从整体上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力求用药精准,预后良好。

猜你喜欢
化瘀胃脘脾虚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