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牡丹、芍药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2024-05-02 21:56王艳艳范俊峰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切花芍药牡丹

董 昱 王艳艳 李 昆 陈 泰 陈 媛 范俊峰

(1.城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55;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北京 100081;3.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重庆 401329)

花卉产业是世界公认的一项“朝阳产业”,蕴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花卉种植面积与产值总体趋于稳定, 贸易总额也呈小幅波动式增长, 消费需求总体呈现同步增长态势。 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花卉产业的兴起将成为区域性经济崛起的新亮点。

在众多花卉产品中, 牡丹和芍药均隶属于芍药科芍药属, 是我国传统名花, 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种植,有“花王”和“花相”的美誉。 其中,牡丹是多年生灌木,有木质的茎,叶子呈长椭圆形,花朵大而丰满,花色丰富。 牡丹正常花期为4 月中旬,南北方略有差异,目前被广泛用于观赏和园林装饰。 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花型饱满、花色艳丽等典型特征,其花期晚于牡丹。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牡丹、芍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非常突出,常常出现在传统绘画、刺绣及陶瓷作品中,牡丹、芍药极具历史和文化内涵。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牡丹、芍药的经济潜力不断被挖掘,目前已涵盖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牡丹、 芍药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 芍药切花作为典型的中国情人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不断关注, 已然成为我国花卉产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国际市场上,牡丹和芍药关注度也非常高,尤其以芍药切花最为抢手, 相关产品在欧洲切花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以花卉种植大国荷兰为例, 其芍药种植面积为1 200 hm2, 每年售出的芍药种苗超过8 000 万株, 且呈逐年攀升的趋势。 澳大利亚每年芍药鲜切花的需求量也达到了3 000 万枝。 从国内市场来看, 我国2022 年鲜花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896.9 亿元,2023 年更是突破了1 000 亿元, 预计到2025 年将达到1 500 亿元。 在众多切花产品中,芍药切花作为一个热门单品, 尽管目前每年供应量已达到了2 亿枝,但仍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中等收入以上的群体约有3 亿人,其中月薪8 000 元以上的消费群体约为6 000 万人, 他们是芍药鲜切花消费的主要力量。 但与美国和荷兰相比,我国日常鲜花消费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仍然较低,不到5%,而美国和荷兰分别为40%和60%。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芍药鲜切花市场在我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 牡丹、芍药产业发展的趋势

1.1 注重专用品种的开发与应用

当前, 牡丹、 芍药产业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传统的花卉市场,越来越多的专用品种和用途被开发。 如越来越多的牡丹、芍药新品种被应用于观赏和园林景观,而花瓣、花蕊等也成为化妆品和新资源食品的原料。 此外,牡丹、芍药还可以与其他农作物间套种植,形成新的绿色生态农业,可见专用品种的选育越来越重要。 因此,牡丹、芍药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将来有望通过远缘杂交、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培育出具有更高观赏价值、 更多功能特性和适应更为广泛的新品种。

1.2 依托科技赋能实现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牡丹、 芍药产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 包括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技术、种植管理技术、产品深加工技术等。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都特别重视科技创新,通过与大专院校等合作,依托科技赋能实现牡丹、芍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1.3 旅游和文化体验融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牡丹、芍药产业与旅游和文化领域的融合越来越密切。 越来越多的牡丹、 芍药种植基地逐渐发展为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前来赏花和休闲体验。 同时,结合不同地区文化传统,一些地方也建立了一批牡丹、芍药观赏基地和专题园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牡丹、芍药文化节等活动,增加文化内涵和吸引力,提升其经济价值和知名度。

1.4 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牡丹、芍药产业发展中,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其中包括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在种植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更加突出环保和可持续性, 生产过程也更加注重土壤和水源的保护。 同时,种植技术的提升和改进,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牡丹、芍药产业的发展前景

2.1 牡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牡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其产业发展以园林景观应用为主。 首先,牡丹的观赏价值很高,其丰富多彩的花色和多样的花型吸引了众多花卉爱好者,促进了牡丹产业的发展。 其次,牡丹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不仅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在世界多国被广泛引进,为我国牡丹的国际知名度提升提供了契机。 此外,牡丹种苗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带动了相关种植业的发展,如花卉苗木生产、花卉销售等,逐步形成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全产业链。 随着我国“三产融合”和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 牡丹在文旅产业中也蕴含了巨大的经济价值,除了基本的赏花需求,现在牡丹+节庆、牡丹+展陈、牡丹+文创、牡丹+夜游等业态组合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在牡丹的主产地菏泽、洛阳牡丹产业企业数量达到1 354 家和459 家,其中包含旅游业务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53%和11.76%[1]。

牡丹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牡丹根被加工后被称之为丹皮,作为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 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2020-2023 年中医药扶持政策从宏观架构向落实执行层面推进,特别是2023 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今后牡丹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2]。

2.2 芍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芍药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主要产业发展以园林景观、 药用价值及鲜切花销售为主。 统计数据表明,2023 年全国芍药切花产量超过1.5 亿枝,销售额超过5 亿元, 其中山东菏泽作为国内最大的芍药切花生产地,其鲜切花产量超过1 亿枝。 近年来芍药鲜切花在菏泽迎来爆炸式发展,全市约有10 万人从事相关产业。 目前菏泽已成为我国芍药切花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色系最全的生产、销售和科研中心。此外,河北、甘肃、北京等地近年来芍药切花产业发展也进入快车道,但种植规模依然偏小,后续发展空间巨大[3]。

和牡丹类似,芍药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芍药内含有大量芍药苷,具有镇痛、消炎等功效,可以用于预防炎症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在芍药本身具有药用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研究人员也不断改良芍药品种特性,提高其药效和药用价值,并对药用芍药的提取、加工和制剂进行深入研究,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总体而言,药用芍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的中药材, 将在科学研究、 品种选育、 工艺研究和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3 牡丹、芍药产业的发展建议

3.1 优化种植结构

近年来,随着牡丹、芍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花期短等弊端也逐步显现。 目前观赏园大多种植牡丹,种植芍药的较少。 因此,建议扩大观赏园林中芍药的种植面积,实现晚花牡丹与早花芍药之间的完美衔接。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季节选择不同的芍药品种,借鉴西方混合花境的园林植物搭配技巧, 进一步拓展牡丹、芍药的种植意境,以促进牡丹、芍药产业的深度融合。

3.2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针对设施农业投入, 建议政府或主管部门从资金和生产要素2 个方面给予适当支持。 如建立智能化温室和鲜切花保鲜库,以解决采收后储存时间长、供应时间短等问题。 以山东盛世芍花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为例,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该公司采用先进设施和技术,建设了现代化的智能温室, 用于种植精品盆栽牡丹和芍药切花,用以满足市场的常年需求,成为当地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的辐射作用,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3.3 增加机械化投入比

增加机械化投入比, 可减小生产过程对于人工的依赖程度, 在降低用工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以山东友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从车间建设、生产工艺、机械配套、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化监控控制等方面, 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机械化生产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病虫害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3.4 注重生产技术提升

在牡丹、芍药实际生产中,应改变传统农业中大水、大肥、多用药才能保产量的落后观念,重视提高土壤质量在生产当中的基础地位, 加强质量产量并重的的意识,探索牡丹、芍药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对于水、肥、药的不同需求,做到各项生产措施有的放矢,实现优质优价。

3.5 降低物流成本与损耗

当前,牡丹、芍药产业中物流成本占比较大。 如芍药切花的物流成本占下游订单价值的25%~30%,是其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 并且在切花销售环节中物流损耗也较大。 因此,为了满足冷链上下游稳定、廉价、快速运输的需求,需要摸索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方式。 生产商可通过与国内主要物流公司广泛沟通和协调,根据芍药切花自身特点,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以降低切花的物流成本和损耗。

猜你喜欢
切花芍药牡丹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三不够”牡丹节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牡丹的整形修剪
切花生产技术
绿牡丹
日光温室条件下切花非洲菊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牡丹”情
辽西剑兰切花生产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