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峰教授运用调脏通络思想针灸治疗眼病的经验

2024-05-03 16:12欧阳亚萍王维正陈新华王洪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洪峰视物眼病

卢 琦,欧阳亚萍,王维正,陈新华,王洪峰*,郑 炜*

(1.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2.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059;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长春 130117;4.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

眼是视觉感受器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眼睛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挑战[1]。有研究[2-5]表明,我国眼病患者数量逐年攀升,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9亿人患眼疾,其中中国仍会位列世界之首。其治疗方法多为手术、激光、口服及外用药物等,这些方法虽疗效可观但也难以匹敌如此庞大的患者基数与难治性眼病的日益增加,并且还有着不可避免的不良反应。与此同时,中医针灸作为眼病的适宜技术,其疗效可观,而且治疗眼科病症的范围逐年增加,更是近年临床研究的热点[2]。

王洪峰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主任医师,他认为目疾虽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归因无非内、外,于内脏腑失和,脉络虚损而至目窍不荣或不通;于外多由外邪或外伤所致,眼通于外而连脑,其病机多为邪实正虚而至目系脑络虚瘀、脑神失养导致窍视明弱、目视神衰。故而王洪峰教授认为诊疗目疾应在“调脏”“通络”于目的同时强调“醒脑明目”,由此提出“调五脏,通经络”以求本,“醒脑神,明目窍”以治标。

1 眼病病因病机探讨

传统中医对眼病的认识与发展虽囿于肉眼表象观察,但是中医对于眼病的认识、分类以及治疗方法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王洪峰认为眼在外居头部前方与外界直接相通,而且有着精密复杂的结构和脆弱且不可替代的特性,故易遭受各种致病因素的直接侵害而发病;在内“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即目窍通过脉络直接与脑相连,脑为髓海,五脏六腑安和则精髓充盈,故易受到脏腑、经络等影响而致病。由此,其病因病机于外可概括为六淫、情志失调、饮食失节、过劳、外伤等;于内多与脏腑功能、气血津液、经络功能失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基于“调脏通络”学术思想探讨中医眼病的诊治原则

2.1 辨内外,晰标本

《审视瑶函·目不专重诊脉说》有言:“如目病,必视其目为内障、为外障……必辨其为何症……辨之明而后治之当。”由此可知,区别眼病归属内外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王洪峰认为目病在外多因六淫之邪侵袭或外伤所致;在内多见因脏腑气血内损、虚火上炎之目失濡养,或忧思郁怒而肝失条达、风火痰湿上扰之目窍闭塞以及外伤累及眼内等。二者临床症状表现有异,在外者可见自觉痒涩热痛、畏光视昏等,或多表现为红肿、糜烂溃脓、多泪翳膜等;而在内多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视觉变化,甚至头眼俱痛,检查患眼多外观无恙。由于目窍与外直接接触,与内联系脏腑、经络、气血,五脏的生理、病理状态凭目窍表现于外,而目窍生理功能的维持又赖以五脏气血的充盈,即目在外,内应脏,脏为本,目为标。故而,首要辨别病位内外,明晰疾病标本虚实,才能方随法出,针到病除。

2.2 调五脏,通经络

王洪峰认为,肝为目视物之蓄能之官,肾为目视物之根,脾为目窍清之枢纽。正所谓肝者“开窍于目,藏精于肝”,肝脏与目窍有直接的联系,肝主藏血,肝气贯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肝可调动周身血液运行,肝气疏泄可轻扬精微于上,二者充盈条达方可精明其聚,涵养于目,普照无穷,是为视物蓄能之官。其中营养目窍之真精皆源于肾,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将真气、精髓不断输送至目,使目受精气而能视,是为目视之根。目窍明清,除赖于肝肾之主,更藏之于脾的运化、升清之用。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以补精血,充养目窍,目受精血而能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清阳出上窍”。脾为机体升降之枢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有脾承接转运,使清阳之气升于目窍,目得温养则视物清明,是为目窍清视之枢纽。故此三脏为治疗眼病的脏之本。除了脏腑与目窍生理功能有紧密的联系,其经络也与目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肝经之所及,脉络通于目,上“连目系”,即肝经为气血输布于目窍纽带,满足了目窍受血而视物功能基础动力的储蓄和运输功能。而气血充盈离不开心之血脉,心主血脉,又与目皆为宗脉之集,心经支者“系目系”,别者“属目系”,脉主于心而络于目,心藏脉而脉舍神,其神于目游行而出入也,正谓目为心之外窍,即心血、心神是目能视,视有神的保障。

五脏与目窍的关系在《灵枢》中有言:“五藏六府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 故而五脏是眼功能正常的物质源泉,再根据《灵枢·口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和《素问》“诸脉者皆属于目”的论述,从而构建了五脏卫气营血化精,精气上荣输布于目窍的完整理论。即五脏为源,通过经络输布气、血 、津液为纽带,以目为受承之窍。

2.3 醒脑神,明目窍

目为脑之外窍,结合《审视瑶函》所载:“八廓应乎八卦,脉络经纬于脑,贯通脏腑,达血气往来,以滋于目”。明确目系通过各经脉与脑有着直接的联系[6]。经脉失调之时,《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有言:“外邪乘虚而入……各随其经之系,上头人脑中,而为患于目焉。”并且《医林改错》也曾提到“两目即脑汁所生,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的论述,可见目窍与脑结构上相接,生理、病理上均相互影响。脑为髓海、元神之腑,与目系相连,髓海元神由精气化生供养。目窍因精而明,精以目为体,明以目为用,髓海得精,神机得养,方得目窍能视且视之有神。所以王洪峰认为,髓海充、脑神明是目能视、视有神的物质保证。

综上所述,王洪峰指出,目窍通过经脉、脑络、目系等通路与各脏腑建立紧密联系。窍为标、脏为本、气血津液为介质及各经、络为纽带,才得以共系目之神光。

3 病案举例

杨某,女,12岁。主诉:右眼视物不清,伴随眼部干涩7 d。现病史:患者于7 d前右眼激光外伤,右眼视野中出现光斑遮挡,视物不清,干涩疼痛。送至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诊断为黄斑损伤(右)。给予口服甲钴胺,外用施图伦等药物治疗(具体用量不详),服用7 d后症状未见缓解,且出现眼睛易疲劳、疼痛等症状,为求中医针灸治疗遂来就诊。现症:右眼视物不全,视物不清,伴随眼睛干涩、疼痛不适,无法长时间用眼,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淡苔薄,脉弦弱。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其他疾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球结膜稍充血,外眼、虹膜、角膜、瞳孔均正常。专科检查,1)视力检测:右眼矫正视力0.25,左眼矫正视力0.8;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显示患者右眼黄斑区网膜内见小片状中等反射信号区,左眼黄斑区形态大致正常。结合临床西医诊断为:黄斑损伤(右)。中医诊断为:目昏。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肝脾血虚证。治法:调脏通络,醒神明目。治疗方案如下: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具体穴位如下:视区、百会、神庭、风池(双)、阳白(右)、攒竹(右)、丝竹空(右)、鱼腰(右)、四白(右)、外关(双)、足三里(双)、合谷(双)、太冲(双)、光明(双),以醒神明目;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上述穴位中同侧视区与风池、鱼腰与丝竹空为对穴接入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以协同增效;艾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取上述穴位中百会、视区,另加脾俞、肾俞,以调脏通络。每周治疗6 d休息1 d,共计治疗8周。

治疗1周后患者自述眼部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干涩症状消失,疼痛频率及程度减轻,视野中遮挡光斑变暗;治疗2周后,患者眼疼痛症状、视野中高亮白斑消失,不再影响其用眼活动。共治疗4周后,复查结果回报,1)视力:右眼最佳矫正视力0.8,左眼最佳矫正视力1.0;2)OCT:右眼黄斑区网膜内见小片状中等反射信号区成明显消失,两次结果对比显示右眼黄斑区形态较前好转。因其好转,效不更方,故继续治疗4周。患者自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检查评估后建议其停止治疗,并嘱平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用眼,病情变化随诊。4周后回访,患者状态良好,疗效持久,未再出现任何眼部不适症状,且患者视力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1.0,左眼最佳矫正视力1.0,恢复如初。

按语:该患者因外伤至黄斑损伤视力下降,辨证眼伤为标可归于外因邪实而至目窍络脉瘀滞不通。病在外而本于内求,根据患者眼睛干涩、疼痛不适,无法长时间用眼,舌淡脉弱等临床表现,其内因属肝脾血虚。患者球结膜受外伤充血可见,因患者眼部受伤部位相对较深,“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故治法方案结合艾灸温煦脏本,煦脑明目;凭电针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之效。针灸脾俞、肾俞、合谷、太冲、足三里、视区穴是重视对肝脾肾三脏对目窍的气血和目系相关经络的调节。“目受血而能视”,而“肝开窍于目”,肝经与目系相连,肝藏血脾统血,脾胃与肝脏为气血化生之源泉和调摄气血之动力,故而灸脾俞配合针刺合谷与太冲;合谷与太冲对穴称为“开四关”,有气血同调,活血化瘀,补气通络之效;加之足三里属胃经,太冲属肝经,二穴配伍可保障气血滋养于目的调摄之力和供养之源;选视区穴对应的是视觉中枢,而且黄斑区的纤维投射至视区后1/3部,因此选穴视区配合灸肾俞可以刺激脑络、充脑髓、醒脑神,加强对局部神经传导的调节和功能区刺激。以上腧穴针、灸配合以盈气血,调脏本,通目络。加之百会、风池提升机体之气,风池疏导局部之气,选穴光明为治疗眼疾的特效穴,此穴名由光彻明亮之意而来,由此可升阳气助气血运行以明目窍;选穴阳白、攒竹、丝竹空、鱼腰等,促进目窍局部行气活血祛瘀,开窍明目。上述多穴配伍,多方法结合达到“调脏通络”“醒脑明目”之功,为眼睛损伤的恢复从自身内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4 结语

眼科疾病的治疗现在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很多药物治疗或手术繁琐且有较大的不良反应,甚至会诱发相其他眼部疾病;另一方面,对一些轻症和重症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7-10]。但针灸治疗眼科疾病表现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只是中医对眼病的认识和理论的深化未能进一步完善,大多中医治疗眼病还是停留于“从肝论治”[11-12],或基于五轮学说展开研究[13-14]。随着中医学对眼部结构认知的深化以及疾病定位的精细化,发现中医“从肝论治”无法全面解释眼疾的发生发展,五轮学说更是无法准确相应内眼组织、眼底疾病与脏器的归属。故而王洪峰认为中医眼病理论研究可以从中医整体理论出发,重视机体与目窍之间的多种调节渠道与治疗方法,而非必须将现代更多更细化的解剖定位或眼病种属与五脏六腑一一对应。尝试首先通过准确的辨病辨证,其次基于整体理论,应用“调脏、通络”以求本,保障机体于目窍有充足的气血津液供给,输布营养精微的经络、目系、脑络等渠道运行通畅;最后针对标之目窍的症状可以运用艾灸、电针或头针、眼针等不同方式、不同层面的治疗方法达到“醒脑,明窍”的功效,重本治标。概言之,王洪峰通过“调脏、通络、明目”分别从目视之源、目视之路以及目视之窍三方面入手,其一,重视五脏与眼的联系,强调五脏对目能视、目有神的物质供给关系;其二,重视各经、络与眼的联系,强调经、络对目窍与五脏之间物质供给的输布、转运作用;其三,重视眼本身,加强对目窍局部功能及症状的改善,协同增效,共襄消翳之举。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目前只做到临床疗效较好,及时进行经验总结远远不够,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效应机制研究,以期为中医针灸治疗眼病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和效应靶点。

猜你喜欢
洪峰视物眼病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九 得了眼病,是热敷还是冷敷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八 看眼病,有急也有缓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淡定!
解禁洪峰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