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内在根据与实践逻辑

2024-05-03 09:43李庆林牛菀清
新闻爱好者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话语体系意识

李庆林 牛菀清

【摘要】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增强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一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意识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原理揭示出话语是一种表现为观念和范畴的意识,是人们物质生产水平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抽象反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根据深植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其建设的原则和路径也应从中国实践出发,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为核心,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关键词】话语体系;语言;意识;内在根据;实践逻辑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释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①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②。习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建设这一体系的内在根据和实践逻辑是什么?本文尝试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语言、意识与现实的相关理论予以说明。

一、话语本质上是人们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关系抽象的、观念的表现

从一般感觉发展到特定的观念和范畴,意识的内容和层次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提升;相应的,其外在表现形式也从一般的感性语言进入到概念抽象的层面。本文认为,这就是话语的生成。语言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主要工具。从语言学上说,任何语言都具有自己成熟的语言体系,并且不同的语言可以相互翻译。但是话语所谈及的不是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语言学特征。之所以在语言之外还要提出话语这一概念,是要说明和强调:在某些语言背后,有特定的意识(突出表现为观念和范畴)的关联,这些特别的语言表述,就是话语。因此,语言是话语的基础,但话语又不是一般的语言。话语代表了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和解释模式,是在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形成的语言概括,是语言中最集中最深刻表达抽象的意识内容的部分。

话语体系与意识形式有内在的一致性。特定的观念和范畴构成了不同社会的意识形态。语言是意识的载体,而意识是人们现实的交往关系的一种反映,因而话语本质上就是人们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关系抽象的、观念的表现。“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现实中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是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进而也是占统治地位的话语力量。“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③任何话语所承载和表达的所谓“天赋权利”,都要受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当我们说西方话语霸权的时候,并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指语言的霸权,而主要是指特定话语所呈现的意识形态霸权。这种意识形态霸权又是与现实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结构相关联的。

从国际传播场域来看,经济和军事优势决定了话语优势。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话语霸权来源于它们的经济霸权和军事霸权,不过这种话语霸权常常又表现出一种独立性的外表,仿佛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成功,皆来源于这些话语所表达的某种“绝对观念”的实现。这是因为,意识来源于物质,但是意识一旦产生,就有相对独立性,当意识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后,看起来其发展就像是遵循一套独立的发展逻辑,即“概念的自我规定”,这时由这些概念和范畴组成的话语体系就具有了独特的生命、“普世”的外表和貌似“绝对”的价值。此时世界就会呈现出是被某种话语统治的假象。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了强化这种“共同利益”的假象,新阶级往往“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从而造成“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的假象。

当某一历史时期世界的统治被解释为一种思想的统治,这时候,话语表现为一种经过包装的、带有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话语变成了话术。西方“现代化”的全球叙事就是这样一种精心建构的话语体系。这一体系规定了“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原则和标准,凡是不执行这些规定的国家就不是“现代化”的国家。这种话术会在误信了这种假象的地区造成混乱。此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屡见不鲜,从负面展示了话语本身的力量。

二、建设对外话语体系是中国国际传播实践的迫切需要

一般来讲,概念、范畴、表述是构成话语的基本要素;话语的“体系”建设则强调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呼应和逻辑关联,对话语表达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话语体系一旦形成,就具有向外扩散传播的趋向,因此,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话语体系和对外话语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由于对外话语体系主要服务于国际传播的需要,面对的是国外的受众,因此,与一般意义上对内或者是兼顾内外的话语体系有所不同,其本身的构建有独特的规律。

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来源于事物内部。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内在根据深植于当代中国的發展现实之中,特别是与国际传播实践的需要密切相关。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国际话语场域存在着“三差”现象: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这种情况使得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上常常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境地。在西方长期的话语霸权下,国家形象被长期贬损和污名化。这与我们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密切相关。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话语体系,一方面容易陷入话语陷阱,另一方面无法有效反击话语霸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④

话语体系建设某种意义上起到古人所言“正名”的作用。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随着中华民族越来越接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在国际上进行话语权争夺和较量的态势将愈演愈烈。长期在“挨骂”的环境下发展,是不利的。话语和现实的错配常常会造成诸多混乱和问题,话语与现实的相悖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话语贫困的国家不可能占据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强国。”⑤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中国道路解释体系,没有话语主权,就难以应对意识形态和国际传播领域日益复杂的形势和斗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高度重视,中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加以部署。特别是结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建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做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为我们建设新时期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原则和路径。在国际上,随着中国的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冲破西方的话语封锁了解真实的中国,希望知道中国发展有什么秘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行?这也为建立完善的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了契机。

三、建设立足于中国实践、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

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内在根据深植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现实,其实践逻辑首先必然需要立足中国实践,以反映和解释中国道路为标准和旨归。但话语体系并不是实践的机械反映,不会随着实践发展而自动形成,需要遵循语言和意识的规律,专门打造。高质量的话语体系总是优良的内容与精当的修辞表达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在内容上要坚持实践为本,用事实说话;在形式上需要建立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一)从实践出发,用事实说话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核心内容来自中国的独特实践,是对中国实践的科学表达。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近代以来在这条道路上所进行的实践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实践,鸦片战争以来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实践等。在这些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构成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⑥。鲜活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智慧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了不竭资源。

在这些实践经验和智慧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这是党领导人民走向成功最重要的法宝,也是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所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来思考问题。中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理论和制度的先进性,最能代表现代社会中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利益,最能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世界,因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话语体系建设可以克服偏见,用事实说话,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发声。

用事实说话是党的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宣传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之道。毛泽东在1925年撰写的《〈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说“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辯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讧,我们说:‘请看事实”。⑦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就是人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意识的内容只能是人们通过实践接触到的这个“实事”,实践的方式、实践的深度决定了意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⑧实践出真知、真识、真话。当前中国最大的“实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这一实践,扎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完善。

在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任务,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概括,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新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将打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现代化发展的单一叙事,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时代命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为我们在新时期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原则,也是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新篇章。

文以载道,道法实践。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⑨话语体系也是如此。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只有依托中国实践,才有根,有魂,有料,有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在根据”和“实践逻辑”这两个问题具有内在一致性。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践逻辑”在这里既指话语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方法、策略,同时也指这些路径、方法和策略都必须以实践为基础。

(二)以建立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核心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承担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任务。在西方话语体系的包围之下,要取得突破并不容易。其最基础和核心的工作就是要建立起一套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关键所在。

所谓“融通”,一是“融”,二是“通”。“融”就是融合、融汇,“通”就是贯通、通畅。只有相融才会相通,只有相通才会进一步相融。换句话说,构成对外话语体系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应在中外话语之间实现“通约性”。

要实现“通约性”,就要找到双方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从中国实践出发又服务于中国实践,但这绝不意味着自说自话。我们需要深刻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的世界意义,完整把握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敏锐洞察各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主张,如此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所以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原因是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⑩只有实现“融通中外”,才能保证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公信力。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并指出“中国梦”与“美国梦”及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模范的案例。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式现代化等概念的提出,也是这方面的成功实践。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例,“中国式现代化”比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更具有“融通中外”的特征。首先,就语言表达来看,“中国式”与“现代化”相结合,体现了我们对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深刻理解,彰显了中国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道路的相通相容,也反映出中国道路正在和将要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其次,就思想内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是“中国特色”,重点指出的是中国道路的独特性,那么“中国式”的表达就赋予了中国道路新的“模式”的意涵,即示范性和可模仿借鉴性的含义。“中国式现代化”顺势而起,应时而生,是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和成功范例。

从国际传播的视角来看,构成对外话语体系的概念、范畴和表述,需要拨动海外民众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需要学会换位思考,更多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和价值主张出发来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外国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故事更多地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认同。”11

在融通中外的过程中,要达到更好的融通效果,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念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中国的文化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是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话语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相关联。“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13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话语体系提供学理支撑,话语体系建立在理论体系和学术体系之上,是更易于识别和传播的形态,两者互为表里,内在贯通。因此,需要大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特别是国际传播相关学科建设,以使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在建设立足于中国实践、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毛泽东主席在80多年前发出的号召——改造我们的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克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坚持唯物主义,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历史主动和自觉精神,才能说出前人和洋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才能以我为中心,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博采众长,形成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和国际声音的中国阐释,才能在“融通中外”的道路上不断开辟新境界。

四、结语

中国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需要用中国话语来表达,而不是用别的话语体系来表达。只有建立起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我们才能够夺回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解释权和评判权,把批判的武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国已经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凸显了中国模式的潜力和优势,这给我们建立中国话语体系提供了根本基础和底气。在如此丰富的中国实践面前,需要我们建立起完善的对外话语体系,彰显独特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让世界“听得到”和“听得清”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唯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中国话语也会因为有中国特色从而具有世界意义。

[基金资助: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恩格斯交往传播观的内在逻辑和当代意义研究”(20BXW059)]

注 释:

①習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一版。

②《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并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21年6月1日,http://www.gov.cn/xinwen/2021-06/01/content_5614684.htm。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2页。

④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⑤陈曙光:《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0期。

⑥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党建研究》,2011年第10期。

⑦《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

⑧《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3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⑩《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2页。

1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433页。

1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一版。

1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6年,第9期。

作者简介:李庆林,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宁 530004);牛菀清,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南宁 530004)。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话语体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