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水利生态产品价值开发实践与建议

2024-05-04 17:25韩学洋姚军超林治宝
山东水利 2024年1期
关键词:威海市水利流域

韩学洋,姚军超,林治宝

(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山东 威海 264200)

水利生态产品主要是指依托点多面广、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的拟建、在建、建成的水利设施或治水工程,形成的具备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等原生态特点,蕴藏水情教育、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生态维护等特色条件的,具备同时实现基础价值与潜在生态价值的水利工程及其附属环境。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水资源禀赋条件不足,属严重缺水城市。为保障水安全,威海市规划与开展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涵盖河道治理,大中型水库、塘坝、闸坝、灌区修建,水土保持流域治理、湿地涵养、抽水蓄能电站布局、海上风电新能源产业等,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文化与生态价值,拥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以及不可多得的宝贵生态资源。为充分挖掘水利行业的潜在生态价值,2013 年,威海市以羊亭河流域治理为契机,结合位置优势、生态与文化价值、人民需求,坚持公益性、自然属性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原则,论证与确定羊亭河流域为水利生态产品,探索与实施了羊亭河水利生态样板打造。

1 羊亭河流域生态开发实践

羊亭河东起北玉皇山,西到双岛港入海,位于羊亭区域的中轴线,自东向西贯穿整个镇区,主河道长12km,流域面积59 km2,是威海市主城区(环翠区)南部一条主要河流。

1.1 水利生态产品开发潜力

一是羊亭河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具备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可能;二是羊亭河流域纳入河湖工程建设工作范围,属拟建治水项目,可塑性强;三是生态系统具备典型性、生态功能具备示范性、生物物种具备多样性与独特性,具备保留原生态特点的必要性;四是蕴藏文化底蕴,具备水情教育、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等特色条件;五是当地居民对母亲河成为美丽示范河湖、提升生活品质的期待。

1.2 羊亭河流域水利生态产品开发

1.2.1 体制机制保障

威海市以流域治理为基础,以“生态、自然、绿色,文化、休闲、健身”为定位对羊亭河进行规划、设计与打造。2013 年11 月15 日,威海羊亭河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正式设立,全面负责羊亭河湿地公园建设相关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构建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在羊亭河上下游先后打造羊亭河公园、义和公园、荷风公园等一系列沿河大型生态工程。

1.2.2 确权划界与技术支撑

为确保羊亭河流域建设顺利进行,对羊亭河管理范围线和保护范围线进行划定,并在管理范围线上埋设界碑界桩;与济南大学合作编制《羊亭河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部署《羊亭河综合整治方案》《河道全流域治理排查整改》,与水发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环境、生物等多方面的科研监测,采购《山区河道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设置水位、水质动态监测点,强化技术支撑。

1.2.3 羊亭河流域治理

1)污水收纳治理。投资2 000 万元实施6处、20 余公里的沿河污水管网配套工程,从根本上解决沿河违法排污问题。

2)严控畜禽养殖,防止有机污染。划定禁养区,从源头上杜绝畜牧养殖污染河道;通过合作、补偿等方式,提倡使用有机、绿色化肥,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生物农药。

3)加强河湖监管。建立起镇、片、村三级河长体系,实施园林、物业、市政多部门联动;先后开展“清河行动”“清河清库行动回头看”、河湖“清四乱”、河湖采砂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问题58 处。

4)修筑拦河蓄水工程。累计清淤河道20 万m3,砌筑河堤2.5 万m3,修建橡皮坝6 座,修建中桥6座,有效增强了河流防洪能力和蓄水能力,水质由劣Ⅴ类达到Ⅲ类水质,流域内现记录植物资源80 科212 种、野生动物(含鱼类)有28 目52 科96 种。2020 年,羊亭河顺利通过山东省美丽示范河湖验收。

1.2.4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坚持重点保护、要在治理原则,在整体风貌上与城镇景观、自然景观、城市建设规划相融合,尽量保留河流的原始生态,沿河修建5 处2.1 万m3“动态”文体休闲广场,打造灯塔、水系、花海、荷塘夜色等精品生态景观工程,设置鸟类观赏园、军事科普园、水上乐园等多个节点,建设8 000 m3足球场和篮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其中占地1 万m3的荷花湾配套修建纳凉小亭和1 500 m 长的休闲栈道,每年6 月10 万株荷花竞相绽放,连续举办3 届摄影大赛;占地2 万m3的粉黛乱子草花海,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轻松惬意的10 km 滨水健身步道,栽植马褂木、黑松等苗木6 万余株,成功举办多届自行车赛和健步走等体育活动。

1.2.5 创新做法

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地方特色、苗木成活情况及流域长久保护,绿化所需苗木就地取材,将分散在改造村落中的苗木30 余种8 万余株移植到羊亭河流域,实现域内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节省建设成本、保留本地特色植物群落的基础上,达到调节沿河湿地气候、涵养水源等功能,一举两得。

1.2.6 以生态文化开发促进乡村振兴

围绕湿地公园建立科普长廊,设置科普宣教标牌,广泛开展观摩、骑行、剪纸技能比赛、展会等特色活动,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依托自然景观与动植物资源,与当地的风俗人情相融合,推出具有品牌特色的主题文化产品;充分发掘周边地区的水产种植、养殖品以及农副产品,发展生态养殖,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生态农业带;建立观光采摘园、观光休闲园等园区,根据季节变化开展观花采果等生态农业旅游体验活动,增加周边村民的基本收入。

1.2.7 坚持公益属性

羊亭河流域生态样板坚持政府主导,采取城市公园管理模式,实行全开放经营,每年接待游客不少于15 万人次,充分发挥了水利生态产品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羊亭河湿地公园总长6.8 km,总面积85.22 hm2,湿地面积36.81 hm2,湿地率43.2%,获评为省级湿地公园;得益于羊亭河周边区域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2019 年威海市在全国11 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中德生态示范城市”。

2 成效与思考

羊亭河流域生态样板的探索与打造,实现了“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生态良好”的基础功能,融合了区域水生态文化与当地经济产业,呈现出水利生态产品与经济、人民生活品质共融发展的新局面。在此基础上,威海市推进了米山水库水情教育基地、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五渚河水利风景区、抱龙河水利风景区、文登青龙河省级湿地公园、荣成八河港省级湿地公园、威海林泉河省级湿地公园、乳山河省级湿地公园等一系列水利生态产品开发,其工作模式对其他水利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水利生态产品开发工作基础

2.1.1 摸清水利生态资源家底

2010 年开始的全国水利普查,是国家多年来首次对水利工程资源状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摸底排查,为开展水利生态产品调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以参考此次普查做法,对所辖区域内水利生态资源包括水库、湖泊、河道、湿地、森林、闸坝、水电站、灌区等进行全面摸查登记,确定可列为水利生态产品的工程类型和数量。

2.1.2 做好确权划界

开发利用好水利生态资源的重要前提是建立产权明晰的生态资源管护主体,因此,必须通过水利工程确权登记发证,才能确保水利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为将来的管理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2.1.3 前瞻性研究谋划

对拟建、在建、新建的水利工程,前瞻性开展潜在生态价值研究,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论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价值与潜在生态价值的可能性,避免出现重复施工、资源浪费、原生态破坏等现象,为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打下良好基础。

2.1.4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生态产品在维持水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和生活体验等具有无可替代作用。但是,为了维持生态环境长期优良,必须对周边人员数量、企业规模、水资源保证率等限定标准,这些问题应当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予一定补偿,让当地群众受益,愿意为水利生态产品开发利用提供最大支持。

2.2 水利生态产品开发工作原则

2.2.1 准确把握公益性

开发利用水利生态产品,应该突出其公益属性特点,主要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坚持政府主导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可以采取城市公园式管理模式,实行全开放或半开放经营方式,让水利生态产品惠及更多的人民。

2.2.2 着重突出自然属性

开发水利生态产品,必须坚持尊重自然、原生态和绿色发展原则,尽可能保持原色原貌,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历史人文文化和当代治水的生动故事,宣传好水知识、水文化,结合规划建设的文化长廊、水文化展馆、亲水平台、休闲娱乐设施等,让水利生态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使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中自然享受水文化的熏陶,充分发挥水利生态产品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2.2.3 坚持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强顶层设计,联合水利、园林、旅游、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规划水利生态产品开发利用。按照修建一个生态水利工程,打造一个生态景观点、景观带,带动一批乡村振兴,造福一方百姓的思路,高起点谋划未来水利工程建设,通过这些水利生态产品形成集游玩、餐饮、购物、住宿等一条龙服务的振兴乡村经济的新模式、新途径。

猜你喜欢
威海市水利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是“生”不是“牛”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我变丑了
“小舞台”唱出“多彩戏”——威海市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