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融合:大思政助力五育并举走实走深

2024-05-06 21:47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潘文清
师道(教研) 2024年2期
关键词:入队校园班级

文/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墟一小学 潘文清

一、理念同化

理念文化为师生成长指明方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了“让喜悦在教育中发生”的办学理念,在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时,注重营造校园舒适的环境。校园布局合理化,又注重校园的绿化、美化,走进校园百花竞放、绿树成荫。还设计“阳光笑脸墙”,建设假山鱼池、修建百草园等,增加校园与学生的互动性。同时,创建智慧校园,实现校园设施数字化、校园管理智能化、家校沟通无缝化。

养成文化为人格塑造提供沃土。 立足实际,依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写了《小小小少年阳光照》校本学材,包括文明礼仪、笃学求知等九个篇章,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养成教育。同时立足四规:教学常规、安全常规、卫生常规、文明习惯常规,开展常规养成教育。

课程文化为个性成长铺路架桥。 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利于生命成长的“六悦”课程体系。提炼出“学识、艺术、学力、身心、品格和创新”六个方面,并分别开发多元化课程,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与核心素养进行渗透,构建更为综合、更为立体的课程体系。

制度文化为幸福成长提供保障。学校管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文化体系。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课程教化

立足课堂: 提质增效,均衡优质。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新课标及区融乐课堂理念,探索出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教学分层,学有所得,落实“双减”,实现提质减负。同时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广州市共享课堂”构建了“同频共振式、交流分享式、观点辩论式、课前研学式”四种双师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专任教师师资不足的困境。

链接课堂: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我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倡导“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课堂处处显特色”。围绕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渗透思政元素。从课程与教材一体化设计到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一体化设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仪式感化

入学礼以别开生面的走红毯、许心愿、击鼓明智、我与新校园同框等形式,让刚踏入小学校园的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入校第一课。

入队礼通过队前教育,认真学习少先队知识、学唱队歌与入队宣誓、学习少先队“六知六会”、举行庄严的入队仪式感受入队的光荣感。

毕业礼通过校长赠言、学生感言、才艺展演、成长足迹微视频,欢乐大合照等给即将毕业的学子留下难忘的母校记忆,带着美好的祝福升上中学。

散学礼通过学校、班级总结表彰等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带着校园的收获走向更广阔的校外实践天地。

升旗礼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时机。看着国旗护卫队员身穿礼仪服,正步护送国旗、伴随着嘹亮的国歌目送国旗徐徐升起,自豪神圣感油然而生。

四、活动内化

以体验活动破解教育难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从激发体验、聆听体验和反思体验三个环节逐步深入,让学生亲历体验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动情、融情、共情。如五一劳动节,开展别开生面的小鬼当家体验活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开展走进传统文化之旅体验活动等。

以项目式活动提升教育效能。围绕《中小学德育指南》提出的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五大主题,以项目式学习活动提升教育效能。如开展了“喜迎二十大,欢度国庆节”项目式教育活动,提出三个活动任务群:巧手颂党恩—妙笔绘中华—赞歌送祖国,让爱国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五、评价强化

开启伴随性全过程评价。我校结合学校信息化教育的深入实施,探索五育融合的新时代教育多元评价。借助“班级优化大师”,改进结果评价,开启伴随式过程性评价,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学生一个学期校内校外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数据,对学生进行画像,形成该学生一学期的评价图谱,系统自动生成学期末的评语。

探索班级与个人增值评价。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班级、学生阶段性的综合表现进行对比,直观感知学生的变化,通过评价强化对班级与学生的阶段性指导,有利于引导班级阶段性发展与学生阶段性成长,提高班级管理及学生学习的效能。

猜你喜欢
入队校园班级
今天我入队——入队仪式
班级“四小怪”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入队誓词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今天我入队了
入队风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不称心的新班级
开心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