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京西古道

2024-05-06 11:13刘兵
小品文选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北道京西王平

刘兵

北京西边的山,统称西山。京西古道指的就是北京西山古道,它以“西山大路”为主干线,连接着纵横南北的各条支线道路,中道、南道、北道为主要组成部分。各种历史遗迹散落或留存在古道两侧,从中可以感受到悠远的历史足音。

隆冬时节,我和友人第一次徒步游覽京西古道。古道的第一站是模式口,近代西山的煤炭、木石均由此入京。当时,驼铃相闻于道,商贾络绎不绝,并设军把守,十分繁荣。这里斑驳的土墙、字迹模糊的碑刻和已经弃置的旧式磨盘都显示着古村历经沧桑,无声地诉说着千百年来京西古道上的故事。

模式口大街的实际宽度和城区宽一点的胡同相当。两边的古老民居大多保持古朴风味,多呈民间四合院的形制,灰砖灰瓦,道路两侧种植着榆树和槐树。

出模式口,继续沿着古道西行,从三家店跨永定河而后可至琉璃渠。古道穿琉璃渠而出后一路西去,翻山越岭地串起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村落,直到京西古道上的重要关口——王平口。这段从模式口到王平口的古道是西山大路的北道。站在王平口关城之上,远眺峰峦深处,隐没于荆棘丛林中的千古驿道密如织网般地出现在眼前。

元、明、清三代,京城百万人家,都以石炭为薪。加之西山出产石材,琉璃的烧制更是闻名遐迩,于是,拉煤运货的驼马成群结队,日复一日地往返于山路石道上,天长日久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商旅道路。这些古道,如一张大网覆盖京西全境。

徒步在古道上,可以看到或深或浅的蹄窝,这便是由运输的骡、马、驼队长年累月踏出来的蹄印。这一个个蹄窝,跨越了历史的时空,令人遐想古道当年驼铃阵阵的画面。

继续向前行走,古道逐渐变得险峻,但风景也变得更加壮丽。偶尔会遇到一些修复的长城烽火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山谷。

由于现代交通体系的完善,古道早已失去往日的繁华与喧嚣。那些从前因古道的兴盛聚居而成的大小村落,很多也随着古道的荒废而成为断壁残垣。不过,古道上有的地方仍然布满客店,一如旧时的古道驿站,令人仿若身处昨日。

选自《工人日报》

猜你喜欢
北道京西王平
篆刻作品欣赏
基于AISAS模型的皮影营销研究——以京西非遗皮影园为例
我眼中的太阳
北京京西古道改造将使用大量天然石材
Transmission-type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for linear-to-circular and linear-to-linear polarization conversions
篆刻作品欣赏
京西稻:皇城根的一把米
元代河西陇北道肃政廉访司分司的设置与运作——以黑水城文献为中心
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开通与兴盛
八方辐辏秀京西——世界最大生态城将在北京门头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