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之死

2024-05-06 11:13戴逸
小品文选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内务府慈禧太后太后

戴逸

在距今一百年前的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名义上是清朝皇帝,实际上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皇帝死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下午五至七时),太后死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一至三时),相距不到二十小时。

这正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的第八年,中国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侮辱,国势阽危,民生凋敝,国将不国。光绪和慈禧同时死亡,老百姓深感震惊、诧异、惶惑,有识之士担心中国这艘千孔百疮的破舟会不会在惊涛骇浪中沉没?其命运如何?光绪和慈禧在政治上势不两立,矛盾尖锐,一个是38岁的壮年,一个是74岁的老人,两人同时死亡,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其中是否有不可告人的阴谋?会不会是慈禧太后临死之前恐怕光绪皇帝复出掌权、全翻历史的成案,故而谋杀了光绪?

一天阴霾,疑云纷起。逃亡到海外的保皇党人为光绪吊丧,大肆声讨慈禧太后与袁世凯,指责他们是谋害光绪的主犯,舆论讨伐,沸沸扬扬。但他们远在海外,并不清楚光绪是怎么死的,仅在两人的死亡时间上质疑,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国内人众也狐疑满腹,流言纷纷,清廷严加查禁,“奉旨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各督抚悬赏购缉造言煽乱匪徒”。宫廷事秘,“斧声烛影”,谁也不明真相,也不敢公开议论。

其实,慈禧死前必定会谋杀光绪,许多官员太监对此心知肚明,但不敢说出。国内较早指出这一弑君阴谋的是长期陪侍光绪皇帝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恽毓鼎。

他的工作是记录光绪的起居言行。在清朝灭亡以前,即宣统三年四月他已写成《崇陵传信录》,这是光绪帝的一本传记。其中说:“(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十日,上率百僚,晨贺太后万寿,起居注官应侍班,先集于来薰风门外,上步行自南海来,入德昌门,门罅未阖,侍班官窥见上正扶奄肩,以两足起落作势舒筋骨,为拜跪计。须臾忽奉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侍班。上闻之大恸。时太后病泄泻数日矣,有谮上者谓帝闻太后病,有喜色。太后怒曰:‘我不能先尔死。”这是恽毓鼎在光绪死前十一天亲历的记载,所记慈禧的话和伍廷芳告知日本公使的话完全符合。

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的生日,光绪率领百官前往慈禧处探病与请安,从南海步行到德昌门,恽毓鼎随从侍班,皇帝扶着太监的肩头,作身体起落的活动,以舒筋骨,可见身体尚健康正常,但太后不愿与皇帝见面,传谕竟说:光绪已有病卧床,不必再见面了。光绪听了大概很吃惊,话中包含杀机,是不祥之兆。这是武昌起义前半年多的记载。

到了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此时清朝已亡,言路已开,无所禁忌,恽毓鼎在《日记》中说道:“清之亡,虽为隆裕(即光绪的皇后,称隆裕太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批准发布退位诏书的是隆裕太后),而害先帝,立幼主,授载沣以重器,其祸实归于孝钦也。”恽毓鼎直接指出了“害先帝”的是慈禧太后。民国以后,《崇陵传信录》传播甚广,慈禧谋害光绪之说得到佐证。

许多曾给光绪看过病的医生虽然都认为光绪身体虚弱,常年生病吃药,但死前一段时间病情未见加重,身体尚属正常,并未突发急性致死的病症。其中名医屈桂庭说光绪死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

晚清内务府大臣增崇的儿子回忆,他幼年时适逢光绪之丧,他父亲接到光绪死的消息,跟叔叔们说:“就是不对,前天,天子受次席总管内务大臣继禄所带的大夫请脉,没听说有什么事。”“前天继禄请脉后说‘带大夫的时候,上头还在外屋站着呢,可怎么这么快呢?一位叔父说‘这简直可怕啦!另一位叔父说‘这里头有什么事儿罢!我父亲叹了一口气,又摇摇头说:‘这话咱们可说不清啦!”

光绪死后,穿戴入殓,一反常规,都由宫内太监一手包办,未让内务府插手。“光绪身故后,便是销声匿迹地移入宫中,甚至入殓之际究竟是什么样,也无人能知其详,就连在内务府供职的我的父亲、叔父们都讳莫如深,避而不谈。”

还有曾经陪侍慈禧太后、在宫中生活多年的德龄在《瀛台泣血记》中写道:“万恶的李莲英眼看太后的寿命已经不久,自己的靠山快要发生问题了,便暗自着急起来,他想与其待光绪掌了权来和自己算账,不如还让自己先下手为好。经过几度的筹思,他的毒计便决定了。”据德龄所述,光绪之死,就是在慈禧同意下李莲英下毒所致。德龄对慈禧很有好感,书中很多处赞扬慈禧。但德龄还是说:“我竭力袒护老佛爷,可是对于她之经常虐待光绪,以及她谋害光绪性命的事,我却无法替她找出丝毫藉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溥仪从战犯变成了平民,写了一本《我的前半生》,其中说:“我还听见一个叫李长安的老太监说起光绪之死的疑案。照他说,光绪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只是因为用了一剂药就坏了。后来才知道这剂药是袁世凯使人送来的。”

这许多人所说虽然在细节上有不同和矛盾之处,但都猜测或肯定光绪是被毒害致死的。凶手是谁?多数说是慈禧,也有人说是袁世凯或李莲英。提供证言的有长期陪侍光绪的起居注官恽毓鼎,有给光绪治病的医生,有内务府大臣的儿子,有光绪继承人宣统,有陪侍慈禧太后的德龄,还有早就预言了光绪之死的晚清高官伍廷芳。众口一词,都认为光绪被害而死,因此距今30年之前,历史学界和社会上大多數人都相信此说。

选自《历史真相》

猜你喜欢
内务府慈禧太后太后
“黄太后”驾到
Painting the Buddha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京剧武生的机敏
京剧武生的机敏
清季户部筹拨内务府经费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乾隆皇帝的荷包》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
看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