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国际传播及学术框架研究

2024-05-06 11:13庄严
新闻潮 2024年3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南亚一带一路

庄严

【摘 要】海外中共研究是近几年国外学者以学术思维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新兴研究范式,“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外中共研究的热点议题之一。文章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了“一带一路”视域下南亚的本土学者与欧美的西方学者在研究风格上、结论上的显著差异以及南亚本土学者与当地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同。研究认为进一步发挥海外的中国企业、组织和海外华人的国际传播效能,建立新时代的国际统一战线,将成为未来“一带一路”倡议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一带一路;南亚;国际传播;学术框架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 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人类共建开放共享世界的创新实践,尤其在后疫情时代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注入了全新动力。[1]十多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南亚地区海外中共研究,呈现出海外政府和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外交理念的多样化解读。众所周知,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是亚洲大陆板块中除东亚之外的第二大区域。这一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5个陆上国家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共2个岛国,7个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亚地区就成为全球除东亚之外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当前,中国和南亚各国都面临着维护国家持续稳定、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改善百姓生活进而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使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基本方针,中国和南亚友好关系的日益加深无疑会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南亚作为连接陆上新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方向和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因此,及时总结南亚各国学者所提出的独到见解,将为我国从地缘政治的理论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理论指引。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两种海外研究范式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众多海外中共研究专家学者擅长以地缘政治理论作为自己的分析工具,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研究范式。一種是世界各国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持续推进的研究范式,另一种是南亚各国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范式。十年来,南亚各国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发展的研究呈现出鲜明的变化。[2]由此可见,南亚本土的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始终保持着密切关注与研究热情。印度中国研究所(ICS)是印度地区研究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治国理政经验的最具权威性的科研机构。阿尔卡·阿卡利亚(Alka Acharya)教授是该研究中心的主席,整个研究所有将近百人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项目包括印度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的角色、印度地缘政治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在南亚的外交策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等。其中,多数印度学者重视多边倡议的研究,比如“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BCIM)多边关系分析、“俄罗斯—印度—中国”(RIC)三边关系分析。在孟加拉国,很多大学里都开设了中国学、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研究机构和课程,达卡大学、布拉克大学、南北大学纷纷开设了针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规律的研究课程。此外,近几年,孟加拉国的民间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海外中共研究团队数量逐渐增多,这些研究院的研究项目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多数聚焦于海外中共研究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课题。比如,“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孟加拉国与美国关系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与孟加拉国数字化建设、“一带一路”与妇女就业研究等。与此相类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等国家都有自己的智库和研究团队,但与欧美海外中共研究的方法论有所不同,南亚地区的学者较少关注理论研究和价值理念的分析,更多地从区域经济和区域安全入手,分析本地区利益得失与政治权力的最大化与最优化。欧美海外中共研究的学者则更加关注从南亚片区、印太片区、亚太片区、阿拉伯海片区和印度洋片区入手,以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亚各个国家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所展现的利益诉求。

对上述两种研究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推进保持着非常高的研究热情。但对于南亚本土学者而言,他们更多关注地缘发展论和地缘安全论领域,多数学者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经济带来向好转变,因此多以正面积极的描述为主。

二、十多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学术框架及国际传播内容分析

(一)印度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加强重点产业的合作

从印度学者的学术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希望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中国在工业与医疗领域的合作。制药产业是印度较具优势的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印度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的重点产业。因此,有印度学者认为可以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地区的整体影响力,通过中国与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家的经济合作,为中印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样本,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带动印度主动获取“一带一路”的红利。“南亚地区的进展也有利于促进中印经贸交流,将中印政治关系推向更好的未来发展方向。鉴于工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不少印度学者认为要将工业合作作为中印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抓手。”[3]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期间,两国高级官员就“中国将扩大从印度进口药品”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同年12月,印度制药厂商协会主席专程访华,希望推动印度制药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在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后,印度加大寻求与中国在工业与制药产业之间的合作,这也成为印度人民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中的重点期盼。不少印度学者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印度的参与将有助于共享 “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印之间有了更为紧密的连接关系,中印之间的经济发展融合、国家战略性合作也形成了更加广泛的认同,印度学者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与印度执政党应该有更大的合作机遇。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大大促进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

近些年,巴基斯坦成为我国链接中东能源的基地。通过发挥巴基斯坦的中转地作用,可以更加便捷地将其作为从中东获取能源的中间渠道。“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项目不仅有工业园区、农业基地、火车铁轨与机场跑道,更有能源生产项目,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世界单体最大的太阳能农场项目。”[4]巴基斯坦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所建设的核心领域将成为能源生产和经济互利。因此,不少巴基斯坦学者认为经济始终是中巴合作的主题。同时,“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大幅度地提升了巴基斯坦在沿海一带的商贸发展,巴基斯坦的海军建设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的支持,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实现了从保护海岸线拓展到保护港口及周边海域,对恐怖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打击”。[5]南亚地区的海外中共研究学者始终关注中巴“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强调了中巴关系在南亚地缘政治稳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巴而言是双赢的合作战略。巴基斯坦政治家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改善巴基斯坦当前的经济状况,并创造新的商业和就业机会。这些学者肯定中巴之间的经济来往为巴基斯坦带来了大量的利好。“在中国参与的巴基斯坦经济项目中,是否会产生更多效应的现象值得关注,但中巴之间关系的发展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6]

(三)相关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尼泊尔的持续开展充满信心

在分析尼泊尔地缘政治时,南亚的很多中共海外研究学者都关注到印度对尼泊尔的影响,认为尼泊尔的地理位置使其高度依赖于印度的经济和对外政策,尼泊尔的大部分进出口都经过印度。这些研究学者也关注了中国和美国对尼泊尔的影响,“它们在尼泊尔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导致了当代世界事务中的地缘政治竞争。尼泊尔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后的4个月,美国于2017年9月14日与尼泊尔签署了‘千年挑战计划项目(MCC)中紧凑项目的协议。美国声称MCC是一个独立的美国外援机构,旨在帮助全球减贫,而反对者则认为它是美国国防部计划系统(IPS)的一部分,旨在应对其成员国之间的共同安全挑战”。[7]从“一带一路”倡议的视角来看,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双边合作使得尼泊尔将从中大大受益。南亚地区的海外中共研究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六大经济走廊中,南亚地区的经济走廊是占比最多且最受关注的项目。“尼泊尔希望更好地掌握在其双边/多边关系中的主动权。”[8]尼泊尔政府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更多地获得来自中方的经济资助,以此塑造一个更加友好的国际形象。[9]也有不少学者对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交往案例进行解读,认为尼泊尔和中国之间有深厚而古老的友好关系。2016年尼泊尔总理奥利访华时,签署了《过境和运输协议》,这更进一步彰显了尼泊尔与中国相互信任的关系。[10]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国际传播及学术框架研究的启示

(一)印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将为其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在地区内试图不断增强自己的地缘政治引领力。为此,印度在南亚也实施着“邻国优先”政策,向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等国家提供贷款,并在能源和互联互通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投资。从整体来看,印度的国家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实施项目有着很多相似性。“一带一路”倡议相关项目涉及在南亚地区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包括铁路、公路和光纤光缆项目,这些项目也是印度政府要在南亚实施地缘政治影响力以此提升地区影响力所要实现的主要经济项目。因此,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有益于印度借鉴中国发展的经验已成为很多学者的共识。可以看到,在轮船制造、港口装卸、离岸贸易等诸多方面,中国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而印度在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方面均缺乏相应的经验与能力。为此,印度可以借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有益做法与发展经验,以此促进印度国家经济的全方位增长。为此,我们应加大与印度在轮船制造、港口装卸、离岸贸易、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更好的双赢。

(二)“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持续推进将更好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近些年,海外中共研究学者在研究南亚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问题时,时常使用印太战略区等术语。南亚地区海外中国研究学者曾对以“亚太”和“印太”为标题的新闻进行过内容分析,发现以“亚太”作为标题的国际新闻多数内容主体都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建设相关,而以“印太”为标题的新闻内容则突出了鲜明的区域矛盾、军事联合、大国竞争等关键词。从某种程度上看,新时代的“亚太”和“印太”已经成为地缘政治话语,深刻地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为此,中国可以通过学术研究合作和加强国际传播来建立国际统一战线。不少海外中国研究学者认为,中国统战体系是复杂而高度集中管理的组织,是中国凝聚共识的重要途径。

中国在未来要重点进行印太地区的国际统一战线建设,利用统战工作部门与当地政要和精英建立联系,通过强有力的经济合作推进其在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同样,中國共产党在南亚的国际形象重塑还需创新,南亚地区的海外中共研究学者也指出了重点突破的项目,比如,中国共产党需要提升自己在南亚经济、政治精英群体中的认同度,通过影响与合作,实现当地公众舆论导向的引领,通过友好往来,传递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理念等。

此外,南亚地区的海外中共研究学者通过既有大量的案例分析认为南亚地区的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尼泊尔和斯里兰卡都是典型的经济依附型国家,这些国家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而改变既定发展战略。当前,参与南亚“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知名企业有很多,包括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五大银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等。这些公司企业很多都是国资央企,它们在海外的工程建设与文化传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南亚人民对中国的认知。中国央企如何发挥好新时代国际传播主力军的作用已经成为影响今后南亚“一带一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此,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文化元素的投入。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南亚的国际统一战线以及中国—南亚命运共同体建设,在促进中国企业更快融入南亚的同时,为南亚的经济发展、社会完善和文化繁荣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实施需看清形势、精准施策

南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区域,中印关系、美印关系、中巴关系、美巴关系等都是现阶段南亚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关系的重要形态。不难发现,南亚的利益受到移民、海上贸易和全球政治的深远影响。“解构当代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可以发现南亚地理空间、权力结构、国家间的关系模式、宗教文化因素,以及地区与域外国家战略关联等多方面因素,它们各自的以及综合的影响,不仅内嵌于南亚国家地缘政治思维,而且外化于南亚地缘政治演绎。”[1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海外中共研究在关注南亚地缘政治的世界影响力的同时,也聚焦中国在南亚开展的发展实践。展望未来,大型新型项目则重要聚焦于海洋经济建设。诸如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在近几年的联合国会议中多次提出了与世界各国共建南亚蓝色经济友好模式的发展战略,南亚多个国家也陆续颁布了新时代的海洋发展规划。为此,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过程中更好地找到与南亚自身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相向而行的合作区域,以此扩大我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际形象的传播力,展现中国方案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巨大优势。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中国共产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程中务必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未来,我国应重点聚焦“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塑造工程,通过加强国际传播夯实多年积累的全球共识。十多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南亚的海外中共研究为我国及时调整与南亚各国地缘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特别在海洋经济合作、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民族文明的交流互鉴上都提出了创新性的视角与理论。

参考文献

[1]包国强,孙亦真.“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研究:进展、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2013—2023)[J].教育传媒研究,2023(6):38-45.

[2]拉纳·米特,伊丽莎白·约翰逊.西方对中国的误解[J].哈佛商业评论,2021(4):5.

[3]穆罕默德·萨比尔·法鲁克.“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医药产业合作:机遇、挑战和前进道路[J].东亚,2023(8):331–347.

[4]格蘭特·法尔.巴基斯坦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作用[EB/OL].(2017-07-10)[2024-01-30].https://www.e-ir.info/2017/07/10/.

[5]Aiysha Safdar.中巴经济走廊——海上维度与巴基斯坦海军[J].战略研究,2015(3):15.

[6]赛义夫·乌尔·拉赫曼.“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利益分析[J].艺术与社会科学,2017(8):284.

[7]Hari Prakash Chand.尼泊尔地缘政治的三方参与:尼泊尔的软实力提升方法[J].尼泊尔公共政策评论,2021(1):145.

[8]萨米尔·夏尔马.尼泊尔、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前景与挑战[J].印度国际事务季刊,2022(7):11.

[9]Pradhan T.R.经过多年的拖延,议会批准了MCC协议[N].加德满都邮报,2022-02-27(04).

[10]吉尔达里·达哈尔.尼泊尔与中国和印度的外交关系[J].政治学,2018(17):58.

[11]冯传禄.“一带一路”视野下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及地区形势发展观察[J].南亚研究,2017(3):1-32,150-151.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南亚一带一路
南亚磷肥市场需东继续提升
中国热科院南亚所 研发成功菠萝机械化种植机
南亚炼油化工市场一览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南亚高压对西藏夏季降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