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两优”专项行动以高效率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4-05-07 00:48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办事自治区事项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部署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通过高点谋划,各项措施有力有效;深化落实,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各级党政机关决策慢、行动慢、结果慢等问题,为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各项工作“规范、精减、提速”,着力解决各级党政机关决策慢、行动慢、结果慢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担当作为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自治区党委部署在全区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以下简称“两优”)专项行动,为服务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高点谋划,各项措施有力有效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优化职能职责优化工作流程”专项行动服务大局提质提效的通知》,明确以“权力下放了多少、办事要件精简了多少、程序环节减少了多少、办事时限缩短了多少”作为重要标准,着力优化职能职责,规范部门履职,理顺权责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建立协同高效、权责统一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精简办事要件、压缩办事时限,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压“责任”,精心组织实施。自治区各部门(单位)把“两优”专项行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等多种方式,紧紧围绕“规范、精减、提速”目标,扎实开展“两优”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自治区党委编办、政务服务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各部门(单位)“两优”清单“手把手”对接操作、“一对一”审核把关、“全周期”服务指导,定期研究解决共性问题;加强对各地区“两优”专项行动的指导,积极与盟市对接,在政策解读、业务培训、口径统一等方面提供指导。自治区纪委监委及派驻纪检监察组对各部门单位“两优”专项行动进行全程监督,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列入政治监督台账和工作台账,与部门单位积极沟通、传导压力,把握重点、精准监督,为“两优”专项行动保驾护航。

二是抓“规范”,切实规范部门履职。“两优”专项行动中,自治区各部门(单位)通过对照法律法规、“三定”规定等,全面摸清职权事项底数,找准“三慢”问题病灶,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优化议事协调机构分工,完善部门内部协同配合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为规范用权、全面履职奠定基础,有效推动解决越界越权、推责揽权等问题。

三是重“精减”,着力推动简政放权。自治区各部门(单位)聚焦群众关心、基层关切问题,坚决克服利益藩篱,敢于动真碰硬,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等事项外,做到应减尽减、应放尽放。同时,健全完善权力下放后的相关技术支持、制度保障等措施,确保基层接得住、用得好,努力做到“减权不减责,放权不放任”。

四是提“速度”,持续优化再造流程。自治区各部门(单位)秉持“能快就不要慢”的理念,切实强化速度意识、效率意识,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业务流程,梳理办事要件,减少工作环节,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提高办事便利化水平。同时,推动部门内部办事环节大幅减少,强化协同办理、并联审批,各部门单位树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良好作风,实现行政效率提速、效能提升。

二、深化落实,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是精准下放,优化职责。各部门(单位)全面梳理了“两优”事项清单,对能取消的事项及时取消,通过直接下放、委托实施等方式对能下放的事项尽可能下放。“两优”专项行动以来,区直各部门梳理“两优”清单2536项,取消下放581项(取消81项,下放500项)。比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优化干部管理权限,简化干部管理程序,将562个处级领导岗位的任免权限下放给盟市和区直单位党委(党组),实现干部管理工作提质增效。自治区医保局在实现医保政务服务全事项网办基础上,将本级的转移接续等22项医保经办业务权限下放盟市,群众可就近选择全区任意一家医保经办机构办理。

二是提质增效,优化流程。“减环节”方面,各部门(单位)对办理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对无法定依据的环节应减尽减,简化办事环节。比如,自治区药监局重塑审批流程,坚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将办事流程模块化、明确化,确保行政权力运行轨迹有序、运行流程规范统一,减少环节119个,涉及事项86项。“减材料”方面,各部门单位通过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免证办”、在线核验等服务方式,精减不必要的办事材料。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委编办,将“事业单位绿色通道人才引进”事项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引进所需人才,备案材料只需申请函和备案表即可办理,极大地释放了人才政策活力。“减时限”方面,区直各部门单位采取优化流程、整合内部系统、共享数据等方式,对办理时限进行压减,实现压缩办事时限的事项共1519项。

三、巩固专项行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各部门(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对确定的“两优”清单及“四项成果”形成一系列制度机制,严格执行落实。一是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强化下放事项监管方面,自治区农牧厅对下放事项及时开展培训及远程技术服务,按月调度办件情况,2023年6月对下放事项进行“回头看”,了解盟市办件是否存在困难,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拟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统一了全区137项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各要素,规范了全区交通运输领域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办事流程图、审批层级、法定时限等要素。二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结合主题教育问题整改以及“两优”专项行动督查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和“回头看”,确保专项行动效果持续深化。比如,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持续深化“两优”专项行动,在之前“两优”清单基础上继续下放内部管理事项,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审批”事项权限下放至盟市。三是持续推进政务数字化建设、信息共享等工作,以数字化、规范化促进工作提质增效。比如,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政务工作提速提效,制定了“进一步提升公文处理质效、工作提速提效26条”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公文、会议等方面的数字化应用要求,推进数字技术驱动“办文、办会、办事”业务流程优化,为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办事自治区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细节指引 办事不抓瞎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各自为政
关于召开第18届24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履职尽责谋发展 为民办事解忧难
明天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