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放权赋能强基固本

2024-05-07 00:48山东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镇街事项机构

●山东省委编办

2023年,山东省机构编制系统把准把牢鲜明基层导向,聚力深化“优编强基”改革,推动镇街强身健体、赋能增效,初步构建起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一、聚焦主责优化机构设置

聚焦基层党的建设等四大职能,统筹优化镇街机构设置。一是建强党建工作体系。在镇街统一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城市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党的领导延伸到各领域“最末梢”。二是精干设置工作机构。整合归并镇街工作机构,将原来的“七办五中心”整合为“五办四中心”,搭建扁平化机构职能体系。在德州市开展镇街底线工作机构整合试点,将应急、生态、维稳等职能整合起来,组建安全发展办公室,推动相关力量“握指成拳”,守牢基层安全发展“一排底线”。三是赋予基层自主权。支持县区兼顾不同镇街管理幅度、人口、资源、产业等差异性,在限额内综合设置必设机构,灵活设置特色机构,满足基层治理需求。

二、优编强基推动力量下沉

出台“优编强基”改革措施14条,大力推进优编强镇、优编强教、优编强医、优编强才,全力保重点、保民生、保基层、形成“磨不推自转”机制,让基层事情有人办。一是推动万名编制下镇街。上轮改革向镇街下沉事业编制1.7万名,这次改革再下沉行政事业编制1.1万名。省级还单列1万名、市级统筹1.5万名事业编制,专编专用引进高层次人才;下达事业周转编制3.6万名,持续巩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达标成果;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核定编制10.8万名。二是调配服务资源沉到底。探索“县属镇管镇用”模式,推动2万余名县级执法人员下沉镇街统一管理。整合派出所、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综治、司法、信访等派驻力量入驻,通过张贴告示牌、巡回式检查、“点对点”服务,做到群众的事家门口办。

三、精准放权确保赋能到位

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把该下放的权限放到位,不该基层承担的由县级提起来,实现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一是五权下放抓统筹。赋予镇街对县级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和征得同意权、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五项权力”,镇街对派驻机构的评价结果占到考核权重的60%以上,提升镇街统筹力,形成上下联手“同唱一首歌”的强大合力。二是稳慎向镇街下放执法权。本着基层急需、县级可放、镇街接得住的原则,拟将私搭乱建、侵占绿地、无证经营农药等行政处罚权下放给镇街行使,确保赋权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三是试点放权特大镇。在全省27个经济发达镇统筹组建政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在基层一线办理临时救助给付发放、老年证核发等便民服务事项,切实增强服务效能和执法能力。开展“县镇同权”综合改革试点,梳理下放210项审批事项、90项服务事项办理权限,设立专窗,跨镇通办。

四、清单管理明晰各方职责

全面建立清单管理制度,持续规范“属地管理”,推动“照清单履职、依清单办事”。一是镇街职责任务清单转职能。围绕镇街“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指导目录,列明镇街7大类176项具体职责任务;聚焦县乡共同承担的“高频”事项,明确51项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事项,压实责任链条。二是严格职责准入强监管。健全事项准入制度,清单增减调整由机构编制、司法部门审核把关,严禁对镇街配合事项进行考核,防止县级部门简单以“属地管理”名义“甩锅”给镇街,大大减轻了镇街负担。三是搭建“呼叫—响应”平台解民忧。全面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简易事项由社区网格员接诉即办、马上办,反映比较集中的复杂事项由社区和镇街协商办、限时办,镇街无法解决的呼叫由县直部门联动办,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猜你喜欢
镇街事项机构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新样本”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