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综合设置服务保障类事业单位的探索与思考

2024-05-07 00:48张钦国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汶上县群团事务

●张钦国

济宁市汶上县创新设立跨群团机关的综合服务保障类事业单位,创新机制,通过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综合设置等手段,使各群团形成合力,切实发挥机构编制最大效益。

为用好用活编制资源,充分挖潜增效,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积极探索,创新设立跨群团机关的综合服务保障类事业单位汶上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切实发挥机构编制资源最大效益,为保障全县群团机关高质量开展工作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改革探索

按照集约高效、机构优化、保障有力的原则,探索跨部门设立汶上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为团委、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群团机关提供综合保障服务。探索实施“岗编分离”管理模式,人员编制列在群团事务服务中心,人员工作岗位在团委、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群团机关。为保障群团事务服务中心有序发展,该中心由团县委机关代管,主要负责中心人员的日常管理、考核、组织人事等事务,在此基础上,协商制定职能规定、优化理顺运行机制,通过资源整合、综合设置等手段,使各群团组织形成合力,努力构建“队伍共管、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工作体系,有效破解了群团组织人手不够的问题。2022年以来,通过公开招聘、优才计划等形式为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招聘人员3名,有效充实了中心人员力量。

(一)创新机制,变“各自为战”为“系统运作”。在编制配备上,从全县待分配事业编制中调剂8名事业编制保障群团事务服务中心运行,整合团委、妇联、工商联、红十字等群团组织工作力量,统一办理群团组织所承担的公益服务、公共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机构设置上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层次,创立“1+N”模式,即中心下设一个综合服务办公室和N个群团职能部门,综合服务办公室负责“共性”工作,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个性”工作,相互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逐步构建形成整体联动、融合共推、运作高效的系统运作体系,切实提升群团机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二)制度保障,变“试点突破”为“协同高效”。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注重长效,会同各群团组织机关协商制定《汶上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将运行机制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化,确保运行顺畅、有规可依。优化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实施“岗编分离”管理模式,制定《汶上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岗编分离”方案》,明确机构管理、岗位设置、人员管理、考核奖惩等管理机制,县委组织部负责人员考录、考核、提拔使用等工作;县委编办负责机构设置、编制核实等工作;县人社局负责招聘、职称待遇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工资、人员经费、福利待遇发放等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县委编办及时梳理汇总,各协作部门积极参与、及时解决,确保工作开展高效。

(三)整合资源,变“物理变化”为“化学反应”。优化整合群团组织力量配备、服务资源,统一办公地点,采取集中办公,通过“工作联促、队伍联抓、活动联办、服务联做、资源共享”等措施,使群团组织服务工作一体化运作、平台化运行,切实提升群团机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聚焦主要职能、基本定位,充分发挥群团优势,突出服务引领,形成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合力,将工作方式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进一步形成眼睛向下、面向基层、职责明确、运转高效的格局,为扩大群众基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积极作用。

(四)正向激励,变“被动参与”为“主动推进”。进一步完善群团事务服务中心的政策保障机制,对工作人员单独进行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不占相关单位名额,工作经历可视为多岗任职和基层挂职对待,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优先提拔重用。除国家规定的工资和津补贴等待遇外,在交通费、差旅补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保障其正常职称晋升不受影响,对特别优秀的人才按程序可破格提拔任用。根据工作任务需求,动态调整编制和岗位,杜绝“一核定终身”现象,确保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干事有劲头,工作有盼头,前途有奔头,生活有甜头,全身心投入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沟通协助机制需进一步畅通。在党和政府部门引导的大背景下,群团组织想要进一步实现自身的改革创新,必须充分发展其利用内外部服务创新资源能力,不断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知识、资源的共享。目前汶上县虽然成立了跨部门综合服务保障类事业单位群团事务服务中心,构建了相互协同机制,但是群团之间内部横向的协同机制建设仍稍显薄弱,不能彻底实现各个群团组织本身创新服务信息的沟通与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创新发展的阻碍。目前,汶上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主要以团委、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四部门为主,四部门都有自身独特的职能,彼此之间虽有联系,但依然更加倾向单独开展业务。

(二)经费使用模式需进一步创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群团机关在资源整合上积极性不高、意愿不强烈,主要是目前各群团机关运作的主要经费来自财政支持,而该经费主要都是跟随不同的服务项目走,直接用于群团组织之间协同互动的建设经费少之又少。这就造成了群团组织之间有效的联动经费十分缺乏,要真正发挥群团事务服务中心的功能,实现群团组织之间功能的整合与结构的融合,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创新公共服务,就必须在彼此之间的协同联动上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促进彼此之间的联合。

(三)干部培养方式需进一步探索。现阶段,为确保群团事务服务中心新进人员尽快熟悉工作、转变角色,开展工作更加顺畅,除必要的初任培训外,对新进人员采取轮岗交流模式,从团县委开始,直至在每个群团机关都工作三个月后,再安排到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工作。虽然可以使新进人员对各群团机关的工作都有一定了解,开展起工作比较顺利,但培养周期过长,且并不能完全掌握各个群团机关工作,对县群团事务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也造成一定影响。下一步,需进一步探索干部培养方式,着眼于适应时代和形势的需要,突出群团机关保障性事务工作特点,把握重点,疏通堵点,培育切合工作实际和现实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协同机制。建立工作推进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督促工作落实;建立资源统筹机制,避免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出现“多头指挥、疲于应对”的现象;进一步细化运行制度,实现阵地共享、政策互通;建立合作机制,实现重点工作“一家牵头、多家参与”。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立足群团事务服务中心构建群团组织协商对话机制,搭建日常交流平台,推动群团组织之间的公共服务创新工作实现充分交流,协同开展。

(二)强化经费保障。给予各群团组织在经费使用上的灵活自主权,支持项目联建共建,活动联合共承担,进一步提升协作配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团事务服务中心的作用,增强群团组织服务群众的动员力、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支持群团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保障群团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规定在相关工作经费中统筹编列,严格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确保公开、透明、规范、有效。根据群团组织工作特点,特别是保障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工作开展,进一步深化群团组织预算改革,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保障群团组织经费需求。

(三)加强干部培养。健全考核机制,创新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完善《群团事务服务中心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做到以考促干、以考提能;强化业务培训,将群团工作履职能力提升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建立群团项目考核机制,根据工作特点实行群团工作“项目化推动、社会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支持群团干部到一线工作,不断淬炼实践能力,提升履职水平。

猜你喜欢
汶上县群团事务
“事物”与“事务”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门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青春献蓝天 浩气留青山——追记山东省济宁市生态环境局汶上县分局董鲁光
河湖事务
汶上县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探析
汶上县少先队“微信群矩阵”凝聚10万人气
《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团工作
贯彻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有探索
关于构建大群团服务平台实现精准服务的思考
略论中国梦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