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助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2024-05-07 00:48上栗县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属地工业园全员

●上栗县委编办

萍乡市上栗县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去行政化”改革,有效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让管理运行更高效、干事创业更具活力、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按照国家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以及赣湘边区域合作有关要求,顺势而为,创新求变,大力推进工业园“去行政化”改革,有效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

一、改体制,“活”机制,让管理运行更加高效

针对园区偏离主责主业、政区关系不顺、市场化运营程度不高、产业定位不准、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力开展以“一强化,两剥离”为重点的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强化经济管理职能。在上栗工业园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突出经济管理、营商环境、招商合作的职责定位,将9个内设机构优化设置为党群工作部、招商服务部、营商发展部、规划建设部4个内设机构,确保60%的内设机构聚焦主责主业。二是剥离社会管理职能。理顺和明晰工业园和属地党委、政府的职责,将保障工业园的征地拆迁、司法、教育体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属地政府负责。属地党委政府成立宝华工业社区,专门负责承担工业园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助力工业园集中精力抓主责主业。三是剥离政府管理职能。实行政企分离,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体制,成立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招商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园区产业扶持、资产管理、项目建设平台。明确管委会履行产业培育、营商服务等职责,平台公司承担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投融资、资本运营等可市场化职能事务,推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强激励,“活”人事,让干事创业更具活力

一是科学设置岗位。围绕“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目标,纵向设置三层管理六级岗位架构,横向设置三个岗位类别,设置岗位总量60人。按照“党管干部、身份封存、岗位竞聘、档案记录”模式,实行“档案封存”“双轨运行”,解决编制内人员的后顾之忧。二是推行全员聘任。对在编在岗人员,实行全员起立、双向选择、竞争择优、统筹安排。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组建专业化团队。利用“栗水英才计划”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8名懂经济、会管理、善服务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园区干部队伍。实行全员聘任制后,园区职工平均年龄下降7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提高至78%。三是实行薪酬激励。坚持“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酬随绩走”原则,全面推行优绩优酬、奖优罚劣制度。薪资分为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将薪酬与工作成效、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把改革的动力、绩效考核的压力传递到每一个人,实现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对聘用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

三、转方式,“活”服务,让营商环境更有温度

一是简化办事流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审批环节做减法,简化流程,实行审批承诺制和审批工作“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制度,实现办结率100%、审批“零超时”。做实“栗即办、栗即享”政务服务机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服务提质增效。二是打造“呼叫响应”平台。针对工业园无法独立解决的急难事、愁心事、烦心事,通过向属地乡镇和县直部门发起“呼叫”,打造“工业社区有呼叫、部门单位有响应”的工作联动机制。工业社区主动收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并进行细化、量化,生成“烦恼指数”图,联合属地政府和县直部门开展“靶向治理”,提供“定制化”“精准化”服务,将企业群众的“烦恼指数”转变为“幸福指数”。三是建立满意度评价制度。赋予工业园对属地乡镇、县直部门(单位)的“打分权”,适时开展“园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运行情况满意度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对乡镇、县直部门及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激励属地乡镇、县直部门(单位)提升服务效能。

猜你喜欢
属地工业园全员
乐不思归的心灵属地——南京溧水永阳凉篷下村
“IP 属地”功能,会泄露用户隐私?
展示IP属地会泄露隐私?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河南油田开展全员劳动竞赛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