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街呼区应”平台推动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2024-05-07 00:48王宏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属地区委事项

● 王宏

为破解基层权责匹配难、资源下沉难、区乡协同难等问题,十堰市张湾区推动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将创新属地管理事项“街呼区应”平台建设作为工作突破口,坚持高标准打造、高质量推进、高效率应用,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打造高标准“街呼区应”平台

一是优选平台建设载体。确立融合搭建思路,充分论证择优选择面向一线、技术成熟的平安张湾智慧治理平台为基础,建立张湾区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联动平台。将发生频率高、联系群众紧的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公共卫生等12个试点领域属地管理事项与基层网格化管理无缝对接,实现属地管理事项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全域覆盖不留死角。

二是优化平台建设方案。为确保高效办理属地管理事项,制订“一网收集、一网反馈、一网通办、一网评价”的“街呼区应”平台建设方案,构建发现问题、及时呼叫、逐级研判、快速响应、依法处置、考核评价、立卷归档等全链条“一网运行”闭环模式,实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

三是优设平台功能模块。平台添加政策文件和工作动态、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清单查询、流程管理(知会、流转、催办)、统计分析、评价管理等功能模块。把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和说明书植入平台,便于“呼叫员”学习,熟悉事项部门职责和办理流程,确保精准呼叫,全面实现“街呼区应、一网统揽”,切实增强“街呼区应”工作实效性。

二、优化工作机制,保障平台运行高效顺畅

一是建立工作响应机制。明确区级职能部门限时“响应”,紧急事项30分钟内赶赴现场,24小时内办结;普通事项(涉及1个部门),3个工作日内办结;对复杂事项(涉及2个及以上部门),7个工作日内办结,确保“马上办、限时办”。

二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区绩效考评中心将“街呼区应”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总分占比6%,使基层“吹哨”更有底气。倒逼部门及时响应,高效办理属地事项,有效化解基层治理工作中堵点热点、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建立工作问责机制。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加大“街呼区应”工作督导,对不“响应”、迟“响应”或“响应”不作为的区级职能部门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区委编办把属地管理“街呼区应”纳入机构编制巡察内容,发现工作不力等情形提请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予以问责。倒逼部门从“绕着问题走”向“追着问题跑”转变,促使部门高效处理属地管理事项。

三、强化举措,形成基层治理工作合力

一是依单精准“吹哨”。统一法律源引,科学编制重点领域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街道属地事项54项、乡镇属地事项60项)。对所有属地事项制作说明书和流程图,明确区直部门的主体责任和乡镇(街道)配合责任、办理流程等,全面厘清部门和乡镇(街道)职责划分,为依单精准“吹哨”、依单履职、事项快速流转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压实区级领导包联责任。明确区委领导包联属地管理试点乡镇(街道),加大对属地管理工作统筹协调、督办、指导,及时解决属地管理相关问题,有力推进属地管理试点工作高位推进。

三是落实平台资源配置保障。在区社会治理中心加挂乡镇(街道)属地管理服务中心牌子,核增事业编制,明确承担属地管理事项联动平台运行维护,事项督办、评价,平台呼叫员、应答员业务培训等8项职责,保证属地管理工作有机构具体管,有人具体服务,平台有人具体操作,确保属地管理工作落实落细。

四是严明平台操作“两员”职责。调配试点乡镇(街道)及所辖村(社区)属地管理事项联动平台“呼叫员”30名、区直部门“应答员”15名,制定平台“呼叫员”“应答员”岗位职责。对“两员”进行专题培训,详细讲解“呼叫”发起、“响应”办理、督查督办、满意度评价等内容,保证工作人员熟练运用平台。

五是夯实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区委编办、区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推动规范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试点工作的方案》,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形成推进属地工作的强大合力。区委组织部印发了赋予乡镇(街道)对区直部门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5项权力的4个办法,赋予乡镇(街道)更大的话语权,强化乡镇(街道)在属地管理工作中统筹协调能力。

猜你喜欢
属地区委事项
乐不思归的心灵属地——南京溧水永阳凉篷下村
“IP 属地”功能,会泄露用户隐私?
展示IP属地会泄露隐私?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阵地前移接地气主动创新勇作为
——小店区委党校宣讲模式初探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属地管理不是“万能筐筐”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