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域一体推进 构建协同高效体系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5-07 00:48龙岩市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医防医共体医疗卫生

●龙岩市委编办

福建省龙岩市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建设“健康龙岩”目标,通过重塑医防管理体系、重构医疗管理模式、创新编制管理方式,构建协同高效运行体系,助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重塑体系,推动医防一体协同融合

一是理顺职能,推动医防一体“深融合”。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公立医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深化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健康等公共卫生领域改革,坚持以预防为主,统筹医疗和疾控资源,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重心由后端治疗转向前端预防。在市县两级卫健部门加挂疾病预防控制局牌子,理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等事业单位职责,优化疾控机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核增全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104名,形成以疾控中心为主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二是健全机制,推动医防一体“全覆盖”。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医改领导小组下设医防融合工作专班,统筹医疗和预防资源,构建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融合新模式。推进医防融合服务管理,开展全覆盖健康筛查,以健康管理团队为主,采取“1+N”模式,融合公共卫生、街道社区等人员,采取网格化方式,全面摸排居民健康状况。三是引领带动,打造医防一体“强引擎”。加强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工作,强化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依托市第二医院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新建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病房楼、医务人员隔离轮休楼和公共卫生临床培训基地。打造市级重大传染病救治点,支持市康山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作为市第二医院传染病防治院区,单独确定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人员编制,专门用于保障公共卫生人员及临床人员配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县级医疗机构设置独立的感染性疾病楼,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工作水平。

二、重构模式,推动市域一体系统集成

一是县域联动,打造县域医共体“新模式”。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建立医共体内部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和内部利益分配制度,形成“一归口、三下放、五统一”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一归口是指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人、财、物归口县域总医院管理。三下放是指下放经营权、人事权、分配权给各分院,实行分院长负责制。五统一是指人员使用和调配、医保资金、公共卫生项目资金、财政拨补资金统一打包至总医院管理。结合开展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工作,赋予长汀县更加自主灵活的人事、财政等分级诊疗、医防融合、医养结合等保障政策,着力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示范样本,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质效。二是对口帮扶,打造强帮弱医疗工作“新格局”。配合建立市属公立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公立医院工作机制,下派管理人员到所帮扶医院兼任常务副院长,每年为所帮扶医院“创建一个重点学科、建强一个薄弱学科、带出一支技术团队”,全面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县级公立医院相应建立工作机制,对口帮扶边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公立医院和相关人员的对口帮扶成效与医院绩效总量和相关人员薪酬待遇挂钩,确保对口帮扶工作落地见效。实施百名医师下基层行动,从县级以上医院抽调131名高中级以上职称医师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是主动对接,打造全市医疗卫生“新高地”。以建设闽粤赣边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加大对接省外优质医疗资源力度,推动龙岩市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建立帮扶合作关系。持续加强与广州对口合作,全市12家医院与广州市11家高水平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广州11家著名医院在市12家医院创建20个重点专科,设立协作医院8家、名医工作室5个。通过聚集拔尖医学人才、发展一流医学学科、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等,打造全市医疗卫生“新高地”。

三、创新管理,推动保障一体激发动能

一是统筹使用,建立县域医共体“编制池”。按照“县乡统筹、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原则,统筹县域医共体总医院及各分院空余编制,由县域医共体统筹管理使用,用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共体分院引进各类紧缺急需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全市县域医共体编制周转池共蓄积事业编制420名,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医疗卫生人才提供编制保障。二是控总盘存,筑牢编制保障“补给线”。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小散弱”以及职责相近事业单位的整合撤并力度,加强导向性用编管理,对除教育、医疗外的事业单位使用编制实行预留编制保障引进人才等措施。三是放活增效,激发自主用编“新动能”。持续推动医疗卫生编制备案管理工作,科学核定事业编制总量,赋予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引进充分用编自主权,所需编制在单位编制总限额内按需申报。在编制无法调剂保障的前提下,实行“人员控制数”管理。建立乡镇基层一线临床类、预防医学类医务人员入编“快速通道”,对具有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或者普通全日制专科学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可采取专项公开招聘、直接面试考核等方式招聘入编,有效缓解乡镇基层一线医疗机构引才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医防医共体医疗卫生
杭州市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医防融合认知评价与满意度分析
我国医防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医防合作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
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医院的实践与成效分析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天长:医共体撑起县域医疗
湖北:健康管理联合体实现医防结合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