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名称有学问

2024-05-07 00:48杨新沐
中国机构编制 2024年2期
关键词:过渡时期军政中央文献出版社

● 杨新沐

1949年11月6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关于建立华东军政委员会的电报》①中指出,“关于暂时不建立华东人民政府而建立华东军政委员会以为过渡时期的政权机关及该委员会名单问题,陈刘②返沪后谅已转达我们的意见。……我们认为建立此项华东临时政权机关的时机业已成熟了。”

1949年11月7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关于成立川西北军政委员会的电报》③中指出,“为了统一指挥十八兵团及其他临时配合作战部队,为了领导川西北地方工作,在未与西南局会合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此项机关似可称为川西北军政委员会,以贺龙为主任统一领导军事政治党委民运等项工作。”“至于对十八兵团及其他部队指挥作战,如觉用川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名义不方便,即可用西南军区司令员名义下命令。”

1949年12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渡海作战等问题给林彪的电报》④中指出,“(六)整个中南六省的工作重心,已由军事转到经济与土改,希望你们于明年一月间成立中南军政委员会,集中力量领导全区经济工作,并积极准备土改条件。”

1950年7月12日,毛泽东同志在《军委关于起义部队领导机关体制问题的批语》⑤中指出,“在起义部队中的领导机关应为军政委员会及军政组制度,不应如主力一样为党委制,以便吸收起义将领参加一起工作,利于团结好改造部队。”

这4则史料都涉及“军政委员会”这一过渡时期政权机关。要了解这个特殊机构,首先得对过渡时期有所了解。

1950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用三年或者还要多一点的时间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准备条件。同年,他还讲过“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到1951年2月,他在政治局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所谓过渡时期,大体上可以认为是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三年准备”时间。军政委员会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领导军事政治党委民运等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一个只用三到五年时间的机构名称,毛泽东同志仍然思虑周详,对它使用的各种情形都有明确的意见。这充分说明,机构名称不是小问题,而是大有学问。特别是,我们当下所了解和运用的关于机构名称的绝大部分规则,都能在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意见中找到渊源,不由得倍感亲切。

第1则和第4则,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名正言顺”的意义。第1则称,“暂时不建立华东人民政府而建立华东军政委员会以为过渡时期的政权机关”,换句话说就是,这个机构应当叫军政委员会而不是人民政府。从上面介绍的过渡时期情况,可以了解军政委员会更符合当时这个机构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有地方各项建设,还有对敌军事斗争。如果叫人民政府,对敌军事斗争,就不太好放进这个机构的任务中,因为它应当是军队的任务。第4则称,“在起义部队中的领导机关应为军政委员会及军政组制度,不应如主力一样为党委制”,原因在于“以便吸收起义将领参加一起工作,利于团结好改造部队”。这就从一个具体层面生动说明,为机构命名,首要的是从政治上考虑问题。

第2则称,“如觉用川西北军政委员会主任名义不方便,即可用西南军区司令员名义下命令”,这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处理方式。可见在毛泽东同志那里,便宜行事是要放在突出位置考虑的,一个名称不好用,那就不必拘泥,换另外一个名称就是了,总之是要方便工作。

第3则称,“整个中南六省的工作重心,已由军事转到经济与土改,希望你们于明年一月间成立中南军政委员会”。这里,想到两点。其一,确定机构名称,之所以要考虑名实相符,关键是要通过这个名称,向社会及时传递明确的信息,让社会明白你要干什么,从而避免发生误读。其二,挂牌要适时、及时,当挂即挂。之所以想到这一层,是因为多年前到地方出差时曾看到一个机构,之后大约两年才在编办看到这个机构更名的请示,但这个新的机构牌子两年前就已经明晃晃地挂在外面了。这里,批复机构更名由于不适时、不及时,受损失的是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

注释: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②陈指陈毅,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刘指刘晓,时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部长。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27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91页。

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P430,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30页。

猜你喜欢
过渡时期军政中央文献出版社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开创辉煌
过渡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理论探析
WU军政观察社:在正经中爆发宇宙
列宁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会建设理论及当代启示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实践经验
书讯
书讯
新中国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的缘起与演变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