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建设研究

2024-05-07 12:46苏海雨夏泽菲
高校后勤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一站式服务平台数字化

苏海雨 夏泽菲

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建设研究

苏海雨 夏泽菲

[南京审计大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高校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构建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高校育人服务的创新之路。高校应当建设“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坚持党建引领,关注学生党员发展全周期,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利用数字化运营平台,实现学生党建的便捷服务、数字管理。从而,构建师生共建的全流程记录和全过程积分激励的高校学生党建平台,规范高校学生党建活动。

高校;学生党建;“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兴起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应当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推动传统高校管理模式改革,提升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构建信息化教育管理体系。建设高校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近些年,教育部通过采取政策指导、试点推进、过程管理、经验推广等一系列措施发展“一站式”学生社区,从2019年10所高校率先试点,到2021年31所高校集成探索,再到2022年扩大覆盖至1447所各级各类高校。[1]

顺应国家“一站式”政府服务改革趋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这对于转变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优化校园服务环境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全国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转变思维理念,探索新型管理模式。“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打破行政组织壁垒,系统谋划和推进,将党组织、行政部门、教师、学生等主体有机结合。[2]2021年3月,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指导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高校重视学生服务工作,将现有大量学生管理部门入驻线上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方面便利。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双轨管理模式,学生通过移动端申请,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审核,跨时空大大减少流程办理时间,对于现实中存在问题可在线上提出疑问在线答疑,对于线上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转移到线下,做到“事事有回应,事事可解决”。从管理意识到服务意识的转变,高校“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学生管理理念,这旨在满足学生学习生活事务的需求。[3]

譬如,西安交通大学建立高校信息化服务矩阵,创新构建窗口服务平台、学生社团服务平台、在线咨询答疑平台、综合宣传资讯平台以及智慧校园应用五大服务矩阵。[4]南京审计大学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着力构建了党建引领、内部治理、管理服务、通识教育、素质拓展全面融合的书院制“一站式”学生社区,实现“社区—楼栋—楼层—宿舍”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覆盖的社区共同体。书院制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重要平台与载体。[5]

(二)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首先,大学生党建缺乏统一的平台,学生党建活动主要由各部门自己筹划,缺乏统一平台为各部门党建活动提供便利,且学生管理各部门依据不同平台实施各自功能,职责分工过于分散,缺乏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育人合力尚未形成。[6]其次,学校现有服务平台信息量巨大,以学校发布为主,对于信息整合、学生自主式学习方面综合性不足、智能化水平低,尤其是大学生对党员考核标准化认知模糊,并且在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党员考核标准无法量化。最后,学生服务平台主要以学习生活服务为主,现有服务平台的党建服务存在空白领域。

目前,我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已成趋势。因此,我们提出了构建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的设想,即以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数据支持,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党员发展全周期的数字化运营平台,构建宣传、组织、人事、教务、后勤、信息、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与各学院联动的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社区育人共同体。因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学生党建应建立更精细化地安排,要在党组织标准化的同时,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二、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的构建思路

(一)牢牢坚持党建引领

青年大学生要立足于实践、服务于社会,片面关注理论知识教育不符合全面育人的指导思想。“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更注重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让学生真正深入基层,通过志愿讲解服务、红色景点实地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出一批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学生党员。通过协同校内外主体,推动校内联动、区域联建等方式探索出资源共享、基层党务工作经验互鉴的共建培养模式。

“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是加强党建引领的重要载体,以党建为核心,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入团入党材料电子收集、志愿活动记录、党课学习记录一体化,便于管理、收集、查阅,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智慧校园等模块覆盖大学生校园生活、社会实践。[7]该平台注重理论和实践学习方法的创新,利用互联网及当下流行的网络授课形式,通过与各高校党组织的合作,结合高校特点,开设丰富多彩的网络党课,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党员学习当中,丰富学习形式:通过老党员、党史专家走进课堂让高校团员、学生党员接触到更专业的党史党建教育;同时,整合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团员和学生党员的学习提供便利。

(二)数字化平台的功能

一是党建服务的实践性。开创大学生党员实践学习发展的全新模式,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日益丰富的需求,整合多方资源服务大学生党员质量提升是构建大学生社区的重点内容。结合学生社区资源与基层社区党建服务,有效构建新型“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从而活跃校内校外主体,推动党建联动,打破党建工作壁垒,建立跨校、跨部门的党员发展协同育人机制。同时,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建立全面系统的党史党建知识素材库。

二是服务对象的针对性。精准着眼于大学生需求,除党建必备的课程学习、志愿活动外,还有一体化的平台、便利化的流程、个性化的校园生活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更体现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以人为本的理念。党员全过程记录制追踪记录党员发展,帮助学生复盘工作,为评议提供依据。同时,加强海量学生数据信息注重安全保护,谨防个人信息数据泄露风险。通过推荐系统实现个性化推荐,创新信息保护技术安全,同时服务学生各项需求。

三是管理范围的全覆盖性。突破地域与管理壁垒,将实现党员申报、管理、培养“一站式”技术与教育平台的相结合发展。同时,减少纸质审批流程手续,打破学校行政壁垒,高效整理审核材料,提高学校行政部门效率,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与生活学习积极性。

(三)党员发展全周期记录

建立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记录制度。将党员培养贯穿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全过程,突出阶段性、发展性、全面性。通过自我周期、个人—集体发展周期和集体周期三个不同的阶段,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党员培养的标准,助力培养践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员。第一,从入党积极分子至发展对象阶段,主要针对刚刚准备步入党员发展序列的大学生,此阶段侧重于基础性的理论学习,借助知名党建课堂和全国优秀教师资源,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党建学习功能,实现日常打卡学习。第二,从发展对象至预备党员阶段,本阶段更侧重于巩固理论的学习,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党员及对党史研究更为专业的专家讲解,开展党员分享会、老党员进课堂等活动,提升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三,从预备党员至正式党员阶段,本阶段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整合红色资源,为大学生规划实地走访学习路线、重走革命路、学习红色文化精神等形式。积极联动社区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场所、地点,培养大学生社会服务的精神。青年大学生通过志愿讲解、自主学习、社区服务,更好锻炼党性,提高政治素养。鼓励大学生通过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及社会实践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推动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到实际发展中去。第四,成为正式党员之后,更侧重于党组织领导下党员的组织生活。

高校“一站式”党建平台构建旨在关注新时代大学生党员专业化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平台功能设计贯穿大学生从共青团员到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正式党员的全生命周期,突出阶段性、发展性。平台搭配两套系统,即“党员全过程记录制”“积分银行量化激励系统”,追踪每一个党员的发展历程,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量化。综合利用两套系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统一平台,构建实现更加公开和透明的选拔、评价、考核机制。

四、高校“一站式”学生党建平台的数字化设计

(一)数字化服务平台运营

一是积分制量化激励系统。建立互联网+教育创新数字化学生管理体系——积分银行制。积分制量化激励系统,可以量化理论实践的结果,为大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程度提供数字化、准确化的依据。首先,理论学习量化,大学生党员发展全周期积分记录系统将把积分类型分为必修积分与浮动积分。必修积分是对学生学习签到、网络课程学习时长、答题评分等版块的学习和相关材料个人信息上传归档进行记录并采用一定的转换公式对其进行量化的积分。浮动积分是学生评奖评优、参与学生竞赛获奖情况、社会贡献、学生工作参与情况的量化记录。其次,实践学习量化,后台将统计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实地走访的时长、次数等情况,并通过转化公式将其转化为积分。

二是标准量化公开,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全周期记录系统”“积分系统”综合运用追踪记录党员发展,量化理论实践结果,实现大学生党员成长发展程度的数字化、准确化,实现入党流程实体标准化与程序标准化相统一。“全周期记录系统”“积分系统”记录学生在理论学习、线下学习、志愿服务等学习过程,追踪记录党员发展,形成大学生党员成长记录图,帮助个人情况复盘,进一步为评议提供依据。

三是应用服务供给机制低成本、高质量。数字化服务平台运营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管理工作搭建了平台,有别于传统服务平台仅关注学生专业相关问题的局限性,以党建引领作为全面育人的指导,构建全面智慧校园管理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良性机理。“一站式”学生数字化服务平台注重资源共享,云空间运用降低管理成本,整合各项资源,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效率。

(二)数字化平台的用户端设计

该平台服务对象是高校学生及团员、党员以及高校老师,大致可分为用户端和管理端。用户端具有党建学习、生活通、学务教务、消息通知和支部班级建设等功能,与之相匹配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不仅具有用户移动端,也对管理端进行充分设计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建立学校学生工作机构和学生之间便捷沟通的桥梁,使得学校教师能够通过平台,达到与学生便捷交流的成效。为此,在管理端构建实现全周期管理、党员全过程记录制、积分制激励、入党流程实体与程序标准化等功能。

[1]吴纯新.新型学生社区:思政、服务、育人“一站式”完成[N].科技日报,2023-04-12(06).

[2]吴杰.“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比较路径[J].理论观察,2021(11):102-105.

[3]于洪浩.高校一站式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国际公关,2020(08):214-215.

[4]锁志海,董洋.让互联网与大学融为一体[J].中国教育网络,2019(01):63-64.

[5]付磊.书院制背景下高校思政育人模式研究[J].高校后勤管理,2023(04):58-60.

[6]代江林.高校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以上海X高校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21(22):16-19.

[7]王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问题与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02):107-11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资助项目“新时代高校师生交往的软法规范研究”(项目编号:C-a/2020/01/06);南京审计大学校级高教研究课题“大学生入学即指导的导师制度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1JG051)。“大学生党员成长全周期标准化平台”项目。

(责任编辑:胡新龙)

猜你喜欢
一站式服务平台数字化
密码服务平台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