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实践探索

2024-05-07 12:46田晓芳叶云龙
高校后勤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支部

田晓芳 叶云龙

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实践探索

田晓芳 叶云龙

[浙江农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和一流后勤建设的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创新党建工作,以一流党建推动一流后勤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的重要意义及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农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餐饮服务部党支部为例,对党建业务融合机制的实践探索进行阶段性总结,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进入新时代,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支撑,推进一流后勤建设已成为高校后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党建引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石,党支部则是推进一切工作的战斗堡垒,高校后勤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高校后勤作为学校的教辅部门,承担了为教学科研服务和为师生提供生活服务保障的职能,每个基层党支部具有高校后勤的共同特性又具有不同的行业特点,如何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以党建引领行业发展,形成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互融互促新格局是后勤基层支部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根本任务。

一、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我们要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1]在此背景下,探索新时代基层党支部建设路径,深入推进党建业务融合,为高校后勤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方法论和基本遵循。

(一)是加强高校后勤企业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高校后勤企业承担了“三服务两育人”职能,不仅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服务保障,还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既有校办企业姓“教”的“国企”属性,又有企业实体独立运营的经济属性。[2]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是加强高校后勤企业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路径。

(二)是解决高校后勤党建业务“两张皮”的根本之路

党建工作从来都不是脱离实际工作的空中楼阁,而是指导业务工作和生产实践的政治保障和理论源泉,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融互促的“鸟之双翼”。党建工作以业务工作为核心和依托,其生命力源于业务工作;业务工作以党建引领指明方向,为业务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加强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解决后勤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平衡问题,是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提升后勤党建工作质量、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路。

二、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和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大多数高校后勤通过社会化改革实行了企业化经营,形成了小机关、大实体的格局。随之而来的是后勤员工队伍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事业编员工队伍逐步缩减,企业编员工已成为后勤服务保障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受学校政策、行业因素、地域因素等影响,后勤员工队伍普遍呈现出学历低、年龄高,综合素质低、流动性大等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企业化运作,高校后勤走向市场走上社会,后勤综合服务和保障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但高校后勤的党建工作并没有随着高校后勤整体事业同步发展,后勤基层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其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后勤党建工作的最薄弱环节。

(一)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薄弱

受后勤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及服务行业因素等限制,高校后勤党员占比相对较低,以浙江农林大学后勤服务中心党委为例,党员人数仅占员工总数的10.6%,且多以管理层员工为主,基层员工较少,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的整体覆盖面和有效性。此外,后勤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总体偏低,基层党支部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比较松懈,部分后勤基层党员的党性意识淡薄,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相对薄弱。

(二)基层党务工作者专业性不强

高校后勤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学校委派,后勤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所在部门行政负责人兼任,支部委员由部门管理人员兼任。作为兼任的党务工作者,他们在后勤行业内可能是专家能手,但党务工作是一项集政策理论、法规要求、工作程序、方式方法于一体的专业性工作,既需要党务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更需要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后勤基层党务工作者长期脱离于学校的党务管理系统,缺乏系统的党务培训,对于党建工作的理解也有偏差,往往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导致基层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弱化、虚化[3]。

(三)支部活动缺乏创新和活力

高校后勤行业分类较细,涵盖了餐饮、接待、物业、公寓、维修等众多服务性部门,与学校的行政管理机关不同,高校后勤员工大多从事服务行业,工作时间长,岗位替代性差,业务性工作多,无论是理论知识储备还是时间精力投入都相对较少。此外,后勤基层党支部没有党建专项经费和专业党务人员,体制机制不健全,多重因素导致支部活动的时间、形式、载体受限,通常以会议代替学习,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时间较少,支部理论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和活力,党员学习更是缺乏主观能动性,学习成效低下。[4]

三、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实践探索

浙江农林大学于2022年4月印发了《中共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内法规,全面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等文件精神,提出了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十项意见。同年8月,学校后勤党委下发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试行)》《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基层党支部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工作计划和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为学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也明确了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行动指南。

餐饮服务部是学校后勤最大的实体部门,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党支部建在部门上,现有党员20人,占员工总数的9.43%,其中,部门经营班子成员6人,基层管理人员6人,事业编员工3人,基层骨干员工4人,覆盖了员工队伍各层级。支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学校后勤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和后勤中心工作和行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党委工作部署,着力抓好党建和业务共融共促的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向同行走在学校后勤前列。支部于2020年通过了学校党委组织部组织的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验收,2020-2023年,部门连续四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党支部两年获得考评优秀。

(一)以支部班子建设切实发挥支部委员“头雁”作用

支部班子建设是支部组织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餐饮支部由后勤党委书记联系指导,分管领导参加支部组织生活,部门负责人担任支部书记,经营班子成员担任支部委员。支部书记作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一岗双责”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发挥“头雁”作用,带领支部班子在各方面做好表率。一是抓学习,勤学善学,学以致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通过加强业务学习,掌握一线工作法,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抓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党的组织议事规则,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善于运用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内法宝解决内部矛盾,打造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班子队伍,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抓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推动班子和队伍转变作风,树立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扎实推进“清廉后勤”建设。

(二)以支部标准化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地生根

根据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共浙江农林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教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考评标准》等文件精神,餐饮支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标党支部工作要求和建设标准,抓落实、抓整改,以四个“坚持”抓好支部标准化建设。一是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党员树牢“四个意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党内制度,严肃党内生活,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二是坚持以服务保障为根本,牢记餐饮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和“三全育人”的初心使命,切实把党建和业务工作相融合,在支部活动的设计安排上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服务大局中创成效、树品牌、显亮点。三是坚持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抓好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各类理论专题、廉政专题、后勤管理专题、业务专题等综合素养培训,培养一支爱学习、精业务、善管理的党员干部队伍。四是坚持把制度建设落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党内各项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强化痕迹化管理,建立支部工作台账,不断提升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三)以支部品牌建设推动基层支部建设提质增效

支部品牌建设是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推动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激发基层党支部活力和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长效机制。餐饮支部结合自身行业特色,凝练出“食”干家党建品牌,以“食”在农林为核心,以“干”在“食”处为根本,以食堂为党建工作阵地,以当好农林“食”干家,打造食安、食惠、食尚的“三食”新餐饮,构建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同向同行、协调推进的餐饮发展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以“舌尖上的幸福”奋力推动“幸福农林”建设为目标。以建成党员认同、师生满意、上级党组织认可的具有餐饮行业特色的成熟党建品牌为目标,通过品牌创建,进一步落实落细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支委班子的履职能力,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后勤餐饮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结语

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是高校后勤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后勤高质量发展的战斗堡垒。建立和完善高校后勤基层党支部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实现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深度融合,是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高校后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支撑和政治保障。[5]

[1]韦志兵.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研究[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2(01):47-50.

[2]杨丽,葛祥艳.新时代高校校属企业党建业务融合机制研究—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3(01):51-53.

[3]杜根平.新时代加强高校后勤党建工作探析[J].法制博览,2020(07):235-236.

[4]万维,杜士杰,吴智云等.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5):226-227.

[5]宋静.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总结与路径探析[J].辽宁经济,2022(12):69-71.

(责任编辑:胡新龙)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