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模式及对策研究

2024-05-07 12:46史冰川胡康林景宇琨
高校后勤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职工支部党员

史冰川 胡康林 景宇琨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模式及对策研究

史冰川 胡康林 景宇琨

[四川大学]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是两个具有显著特征、差异明显但又能优势互补的基层党组织。抓好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具有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促进青老党员优势互补和创新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现实需求。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模式具有结对共建、活动共建和平台共建等多种模式,在互动共建中包括思想理论学习、党支部主题活动、走访实践等多种形式。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长效机制的建设,应加强思想意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对策研究和实践探索。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离退休教职工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和精神资源,是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抓好离退休工作、学生工作是关系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两项重要基础工作,聚焦离退休教职工与学生党支部的协同、互动与共建,充分发挥老同志余热与作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青年学生的理想与活力、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与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研究现状来看,已有研究对高校离退休教职工与青年学生互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南彬、凌云(2011)以分析了清华大学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优势,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包括“老同志进课堂、老同志进支部、老同志进社团”的做法[1];张志娟、张建平(2011)分析了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建“理论学习、爱国主义教育、一对一结对互助”的具体形式[2];明兴建、王琪琪(2016)分析了高校开展学生志愿服务离退休老人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等[3]。针对现有研究薄弱点,下面重点从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需求、模式和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现实需求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需求

以互动共建推动高校基层党支部高质量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离退休工作和学生思政教育注入活力,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要求的重要举措。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4],高校是培养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需要切实担负起时代责任与使命。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强调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5]。充分发挥高校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尤其是离退休党员同志的独特价值,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培养,是抓好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促进青老党员优势互补的需求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党员、青年大学生党员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通过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优势,以青春温暖夕阳、以夕阳照耀青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离退休工作和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现1+1>2的共建效果。一方面,离退休教职工在参与青年大学生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5],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在弘扬和传承党的精神、讲好党的百年成就、讲好学校的历史与发展故事,健全全员育人机制、大思政育人格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具有优势性作用。另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在参与离退休党支部共建活动中,以青春之活力和朝气温暖离退休教职工,向离退休教职工传达和普及国家和社会新发展动态、学校和基层院系事业发展成效,为离退休党员同志持续发光发热提供舞台和空间,丰富离退休教职工精神生活、提升离退休教职工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认同感,提高离退休教职工幸福感和满意度等。

(三)创新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需求

党支部建设是打通党建“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是抓好离退休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党建工作的基石。高校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立足各支部的优势与特色,创造性创新性的开展党支部建设工作,焕发党支部的活力和打造基层党建品牌,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是推动基层党支部建设创新的重要抓手。离退休教职工“老有所为”“关心下一代”“真人图书馆”“红色基因传承”“学校故事”“工作回忆”等与青年学生“志愿者服务”“思政育人”“敬老爱老”等共建内容与契合点,为离退休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政治建设、理论学习、党员作用发挥、党建品牌建设等提供了党支部工作创新的载体和形式。

二、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主要模式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是一项系统性管理与服务工作,从“人事物”的系统思维方式看,两种支部互动共建的核心构成要素可概括为人事物三方面,人是互动共建的核心、事是互动共建的内容、物是互动共建的保障,以三种核心要素来看,互动共建的主要模式概括如下。

(一)结对“人”的能动要素,激活多元主体共建模式

“人”是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能动要素。从单一“个人”层面而言,既包括互动共建中的离退休教职工、青年大学生,还包括从事和负责高校离退休教职工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在职教职工。从组织“多人”层面而言,也包括互动共建中的高校离退休工作处、关工委、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工作处(部)、学生团委、学生党支部等组织化的“人”。在互动共建的模式方面,各高校实践中代表性模式如结对共建模式,结对共建既有学生党员和离退休党员个人层面的一对一结对,通过离退休党员与学生党员的结对,实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丰富彼此的精神生活,发挥各自党员身份的模范作用。也有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支部层面的一对一结对,通过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结对,以支部组织的形式拓展党支部建设的内涵外延,以党员、党支部带动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离退休群众教职工,积极融入高校离退休工作和人才培养事业中,丰富党建与群团工作的形式,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联合“事”的内容要素,探索多样化活动共建模式

“事”是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主要抓手。从“事”的构成来看,主要指多样化的离退休教职工活动、学生活动,在两种不同群体的活动中,通过离退休教职工与青年学生的互动参与,实现互动、互补和共建的模式。可把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纳入互动共建的典型活动如党支部主题活动、离退休走访慰问活动、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中。在党支部主题活动中,如理论学习方面,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可以通过党支部联合开展党的思想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实现离退休教职工党员政治立场坚定、经验丰富和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关心时事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再如实践参观方面,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可以联合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场馆等现场参观学习,解决离退休老同志学习形式单一、行动不便等方面的难题,又丰富学生党员学习内容和志愿服务活动。在离退休走访慰问活动中,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是送学上门、重要节假日高龄离退休教职工和生病住院教职工慰问的重要补充力量,通过走访慰问活动的开展,既可温暖离退休教职工,又能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美德。在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中,通过离退休教职工党员进学生支部、学生班级、学生课堂、学生社团等形式,讲述党的奋斗历程、老党员故事、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等,既丰富离退休教职工精神生活、发挥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又让青年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党的历史和老一辈党员的奋斗故事,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三)集成“物”的保障要素,打造多维度平台共建模式

“物”是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保障要素。从“物”的保障方面而言,主要包括校级、院级、支部等多层次多维度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经费和文献等保障,通过各种保障性资源的共建为党支部提供有效支撑。在硬件资源保障方面,如通过共建党员之家、离退休干部党群活动中心、学生活动室等,为离退休党员和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提供空间支持。在软件资源保障方面,如通过学习强国、党校网络教育平台、党课优秀案例库等实现离退休党员与学生党员党课资源的共享互补,积极挖掘离退休党员同志的故事与事迹,丰富党课平台和案例库的资源等。再如通过党建活动经费、离退休活动经费和学生活动经费用的联合使用,为党支部共建活动提供经费支持。通过党员学习图书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党支部组织生活、专题党课等文献保障。在多维度资源共享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级、院系、党支部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和不同支部之间的互动共建,发挥保障性资源的集成优势和综合效应,探索多维度平台互动共建模式,实现保障性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利用,为党支部互动共建提供支持。

三、增强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对策建议

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需要从思想认识、组织结构、制度机制和条件保障等多方面,确保互动共建的高质量、规范化和长期性开展。

(一)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明确互动共建目标与方向

在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中,离退休教职工和青年学生是处于两个年龄极端的群体,在抓好离退休和青年学生培养中,促进两个群体互补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有高度重视的思想认识。首先,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互动共建,需要学校层面、院系层面和党支部层面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统筹协调和政策支持是确保互动共建高效推进的方向标,在互动共建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要及时指导、强化沟通、总结经验和宣传推广。其次,参与互动共建的党组织、党支部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共建的内在需求,明确互动共建的基础、契合点、目标与方向,在抓好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支部的特色与优势,围绕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中心任务,找准互动共建的方向,在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中抓好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功能与作用。

(二)选优配强党支部干部队伍,抓好互动共建关键要素

党支部互动共建能动要素发挥的关键在党支部领导班子,党支部干部队伍是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关键要素,是互动共建的有效推进的“掌舵人”和“开路人”,需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带领党支部队伍积极参加互动共建的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首先,党组织要选优配强离退休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的干部队伍,注重推选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业务能力强、热心组织活动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委员。其次,要注重党支部干部队伍的培养锻炼,要通过学校党员干部队伍培训、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培训和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党支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三)探索互动共建可持续模式,健全互动共建规章制度

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的互动共建应是一项长期性和持续性工程,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强化互动共建实践推进,探索互动共建可持续的模式,建立健全互动共建的工作机制与规章制度。首先,积极探索互动共建的主要模式,聚焦离退休支部与学生支部互动共建的“人”“事”“物”等共建的基本要素,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探索两种支部互动共建的人员结对模式、活动联合模式、平台集成模式等,总结不同模式建设的经验与方法。其次,在互动共建中,注重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将好的做法、主要流程、工作要求等转化为工作机制或管理办法,为互动共建的规范化、持续化建设提供指南和依据。

(四)加强互动共建条件保障,打造互动共建品牌性项目

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平台支持,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做好互动共建的条件保障,确保互动共建的持续开展和品牌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的软硬件条件保障,如党员之家、活动中心、交流平台等基础性平台。其次,要为互动共建组织的建设、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以及离退休工作者、学生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服务人员保障,确保党支部互动共建正常运行和活动开展。

总的来说,高校离退休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是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到离退休党员、学生党员在高校党建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立足青春与夕阳两个特殊年龄阶段党支部党员的特点与特色,探索互动共建模式,在优势互补、资源与平台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构建离退休支部与学生支部协同化运行的长效机制,打造互动共建的品牌性项目与活动,为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贡献青春与夕阳的力量。

[1]南彬,凌云.发挥离退休老同志优势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2011(02): 39-40.

[2]张志娟,张建平.学生党支部与离退休党支部共建机制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1(10): 51-53.

[3]明兴建,王琪琪.高校开展学生志愿服务离退休老人的PEST分析[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 (05):22-23.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9(05):4-8.

[5]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EB/OL]. (2022-05-15)[2023-11-23].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5/15/content_5690562.htm.

四川大学党建课题“离退休教职工与学生党支部互动共建机制研究”(DJKT23006);四川大学离退休理论课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敬老美德:离退休教职工与青年学生互动共建机制研究”(2022年度)

(责任编辑:胡新龙)

猜你喜欢
教职工支部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