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时代的商业模式革新

2024-05-07 18:26陆如泉
中国石油石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能源安全化石商业模式

合作、嵌入、适应、灵活、理解,虽然不是能源转型在微观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词,但在战略和宏观层面一定是。

2月27日至3月1日,笔者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六届亚洲海洋技术大会(OTC Asia)。在此次技术大会中,与会嘉宾谈到,中国石油能源转型未来的商业模式革新,或者离不开五个关键词。

“合作”。对于能源行业来说,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密不可分,应通过加强能源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推动能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对接,促进能源贸易流动,共同维护市场稳定,形成更加公平公正、均衡普惠、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以合作谋能源发展,以合作促能源转型。通过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一直是中国的“王道”,“合作”亦是中国石油推动能源转型与商业模式变革的“主旋律”。

“嵌入”。能源转型过程中,化石能源项目往往是大型的集中式的,而非化石能源项目往往是中小型的分布式的。在化石能源依然是主力的时代,如何推动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壮大?或许“嵌入”是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将相对小型的非化石能源项目以及CCS/CCUS项目嵌入到大型化石能源项目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化石能源项目实现降碳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保障整体项目的盈利性。

“适应”。所谓适应,就是要推动能源转型与公司战略相适应、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与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相适应。唯有适应,才能生存,才能盈利,才能可持续。适应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调整”和“转变”。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要数中国石油玉门油田的“油田变电田”的故事。2022年,玉门油田启动了百万千瓦级风光发电基地,已建成清洁电力装机50.59万千瓦。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油井生产、监控、巡检等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最终助力油田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的历史转变。

“灵活”。所谓灵活就是“因地制宜”。新能源项目的特点是规模小、分布广、差异化,“灵活”是新能源项目的核心竞争优势。布局一个新能源项目要比开发利用一个大型煤田、油田和气田容易得多,当然,核能和大型水坝等可再生能源项目除外。此外,在能源转型的转折期,“灵活”意味着宜煤则煤、宜油则油、宜气则气、宜新能源则新能源,千万不要搞“一刀切”,这方面我们的教训不少。应坚持先立后破,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理解”。经常见到的现象是,从事传统化石能源工作的人士,往往不由自主地唱衰非化石能源项目,非化石能源项目不稳定、不赚钱、能量密度不够、不能发挥应急兜底作用等等。而从事新能源工作的人士,也在不断嘲笑化石能源已经过时,已经被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表现。特别是在欧洲等能源转型较为彻底的地区,是否赞成和推动实现净零,是事关价值观和政治正确的问题,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似乎已形成“针尖对麦芒”的态势。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真的需要相互理解了,否则这个社会或将被撕裂,形成水火不容的“挺碳派”和“反碳派”。唯有理解,才能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共同维护好能源安全;唯有理解,才能形成共识,共同推动能源行业成功转型。

合作、嵌入、适应、灵活、理解,虽然不是能源转型在微观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词,但在战略和宏观层面一定是。

猜你喜欢
能源安全化石商业模式
英能源安全战略,一份愿望清单
商业模式画布
为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基于熵权法*的广西能源安全评价
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关注科技、环保创新应对商业模式之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