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启美教学策略下的“设计·应用”课程探析

2024-05-07 05:21贾晓梦臧旭东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贾晓梦 臧旭东

摘要 在新时代大美育观背景下,立足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育,秉承“趣美联动”教学理念与方式,选取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为例,在实践中探析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程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趣美联动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在“趣美联动”教学模式中,以趣启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建立在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大纲、联系学生生活并了解學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使用多维感官激趣的方法,启发美术课堂(图1)。

本课将美育与趣味贯穿教学始终,采用游戏激趣、体验激趣、设疑激趣、微课激趣、创境激趣和评价激趣等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活日用品的外形特征,对其外形产生有趣的联想,运用观察力、想象力,进行充分创想,体会创作的乐趣。

在以趣启美的教学策略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不再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教师准备有针对性的趣味图片、生动活泼的微课,营造快乐的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有效突破本课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大胆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进行艺术表现,在创作和评价中体会美术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创意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二、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轻松导入

导入环节通过游戏“火眼金睛,极速搜索”进行激趣,寻找卡通插画中的日用品,使全班同学迅速参与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观察日用品,并用肢体动态去模仿物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图2)。

(二)设疑激趣,丰富想象

教学环节始终以“趣”为主线,创设趣味情境,设置启发性趣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活动中,采用了设疑激趣的方法,通过“解决问题”来促进思维活动,进行丰富想象。

教师指出联想的途径之一“依形联想”。

活动一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日用品,交流讨论,根据它的外形和色彩可以联想到什么。

学生联想到订书机像怪兽的嘴巴,洗手液的瓶子像打气筒,还有的把手持测温仪联想成一只高跟鞋(图3)。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已经打开了思绪,产生了有趣的联想。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将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的日用品——钥匙,投屏在黑板上,通过变换钥匙的造型和角度,不断引导学生联想:“这样像什么?还像什么?”随后根据学生回答在钥匙基本型上进行添画(图4)。

在学生们的头脑中,钥匙可以变成国王、手枪,升旗时的旗杆、游乐场的滑梯。老师邀请同学上台参与添画,根据学生的添画情况,适时总结联想添画的方式:省略添加、改变角度。

活动二

欣赏大师毕加索的作品《牛头》(图5),先不揭示作品名,而让学生展开自由联想,为作品起名,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通过分析作品内容,学生自主发现还可以通过多样物品的组合进行联想。板书:相互组合。继续提问:如何让作品更有趣?通过层层递进的设疑激趣,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三)体验激趣,合作探究

根据问题,创设活动“挑战大师”进行体验激趣,学生用准备好的生活日用品和装饰品,动手拼摆,合作探究。有的小组将帽子、手套变成了水母,还有的同学用光盘和中国结拼摆出了正在骑自行车的人。

运用多媒体教学,选取有趣的作品实时投屏,生生互动,评价作品,教师适时总结出拼摆方法:拟人拟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种联想方法,形成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突破。

(四)微课激趣,示范技法

教师出示微课视频,通过趣味动画的形式,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联想方法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创意表现。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自主总结创作的步骤和方法。

有效利用微课,可获得高效的课堂。在本课中,微课起到激起学生创作兴趣的“向导”作用。通过微课激趣,示范创作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日用品联想的趣味,发散艺术创想思维。

(五)创境激趣,艺术实践

在艺术实践环节,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和优秀艺术品幻灯片,创设情境,启发创作,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图7)。学生自主选择创作方式,教师充分给予学生创作的空间。

学生作品体现出了想象力的释放:订书机添画组合成了海底世界;文具成了奇幻森林;手套变成了茶壶;打蛋器成了美妙的音符;剪刀可以添画在猫头鹰的面部,或者变成多彩的大鱼小鱼;修正带变成了轮船;我们每天吃饭的勺子变换个角度就成了大象的鼻子;小刷子也变身成了女巫的扫把;透明胶和双面胶拼起来,就成了放大镜。

一个小小的迷你日历,联想出了三幅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翻开的日历可以是漂亮的裙子,可以是正在被翻阅的书本,还可以变成冬天脱衣服时,不听话的头发丝。

(六)评价激趣,悦享精彩

在“趣美联动”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是“以趣评美”。教师引导学生以联想的方法和个人创意的想法进行开放式评价,并注重建立美术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七)拓展激趣,素养生成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联想创作的几种方法,带学生欣赏趣味联想在生活中的运用,提醒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日用品联想,也可以利用食物、动植物展开联想;小到微缩景观,大到城市雕塑,生活中处处有联想、有创意(图23)。

三、教学思考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艺术实践领域,新课标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和社会情境,运用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行传承和创造。本课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生活日用品,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创作。整个教学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讓学生充分地体会创造的愉悦。

本课针对四年级学生,是对一年级“手形的联想”的延展,并在二年级“杯子的设计”和四年级“笔的世界”的学习基础上拓宽学生观察的视野。四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一定造型能力和设计基础,教学设计立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围绕以趣启美的主线,有层次地设计各个环节,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由单纯的兴趣上升到创意的热情。启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趣味,感受“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思想内涵,从而为高学段想象画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将“趣”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让课堂活起来,课堂实效高,氛围活跃,学生能够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大胆运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进行表现,课堂目标达成度较好。四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在思维扩展过程中,积极踊跃,不仅能在课上很好地配合老师教学,在艺术实践过程中,课堂成生创意的火花层出不穷,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我设立了不同的创作形式,进行了作业分级,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艺术实践的作品效果超出了预期,这也得益于微课的使用,借助趣味微课多媒体,解析创作重难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联想的创意思维。学生对于拟人化的联想表现方式驾轻就熟,但少数同学对于物品整体联想表现稍弱,虽然学生在认知上已经完全理解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需要一个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美术中的美育教学
美术教学中育人本位功能的彰显策略
小学美术快乐教学之我见
美术教学综合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开发动画资源 优化美术教学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