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综述

2024-05-07 19:20于静
关键词:楚辞屈原研究

于静

(北京语言大学 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 100083)

2023 年4 月8 日至12 日,屈原及楚辞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在湖北秭归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屈原学会、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宜昌市屈原文化研究院、秭归县人民政府承办,湖北省屈原研究会、湖南理工学院协办。 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的240 余位楚辞学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210 余篇,内容涉及屈原及楚辞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介绍。

一、屈原生平及事迹研究

屈原生平及事迹研究,一直是楚辞学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亦是本次会议的讨论热点之一,尤其是有关屈原故里与秭归的关系,学者涉及较多。 周建华《屈原诞生地的考证综述》根据史料记载、近代学者的考证情况,将屈原诞生地秭归的主要材料进行了综述。 刘刚《湖北秭归县屈原故里田野调查与研究》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赞同传统说法,认为屈原的出生地当为秭归。

林训涛《论屈原史官身份及其对楚辞文体形态的影响》围绕屈原左徒及三闾大夫的职守与先秦史官的职守之间的联系,讨论屈原的身份问题,认为屈原实际上就是楚国的史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种身份对楚辞文体的影响。 周秉高《屈原放逐 未达陵阳:再驳蒋骥“屈子迁于江南陵阳”之谬说》对屈原的放逐路线进行了考证,认为汉代的《哀郢》诗有含“陵阳”或“淩阳”的两个版本,蒋骥仅因其中一个版本中有含“陵阳”二字而说“屈子迁于江南陵阳”,与《涉江》所载屈子迁放线路连接不上,并使诗意滞涩难通,因此不足为信。 严肃《〈笛赋〉最早记载屈原最终归宿》以宋玉《笛赋》篇中提供的“合妙意,角较手”方法解题、解文,得出屈原自沉汨罗“假死”,借此隐身,最终卒于公元前229 年的结论。

二、屈原精神研究

屈原虽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始终忧国忧民,追求美政,正道直行,九死不悔,其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何林福《屈原精神之研究》从屈原的作品入手,对屈原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将其重要内涵总结为爱国、高洁、奉献、求索、改革等五个方面。 刘云华、毛浦先《屈原赋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提出屈原赋所包孕的精神宝藏是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源头,其中具体包括爱国、文明、友善、诚信、敬业、自由、公正、法治等八项内容。 郜冬杰《屈原及其悲剧再评价》指出治骚者以“忠君爱国”这一话语体系来评价屈原及其悲剧是有偏颇的,他认为屈原是孤独的,对于屈原诗歌及其自沉悲剧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对此孤独的把握上。

除对屈原精神的总体研究,也有学者着力于探究屈原思想精神的某一方面。 刘石林在《屈原的法治思想及其影响》中,从屈原的作品及文献记载中,考察屈原的法治主张及依法治国的决心,梳理屈原依法治国的内容,评价其影响。 韩新卫《屈原的外交思想》主要考察了屈原的外交思想及实践,认为其外交战略主要分经营南方、联齐抗秦两个方面。 付珺《屈原的建筑思想》探讨了屈原作品中所蕴含的建筑思想,认为其对继承和发展现代城市、乡村和改善居住环境,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谭国锋《屈原的教育思想》从教育的角度考察屈原思想,认为屈原的教育思想有注重为国育才、文化创新等特征。 彭红卫《试论屈原的战略思想》提出屈原的战略思想不等同于美政理想,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文化战略部分。

对于屈原思想的来源,学者做了一些探索。 钱海丽《屈原与儒家思想关系考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治思想、人生态度和鬼神观念三方面论述了屈原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与反叛。 谢婷《论屈赋作品中的宗教精神》从宗教的角度重新考察屈赋作品,提出屈赋作品中笼罩着一层或明或暗的宗教情感,其中寄寓着诗人现实的理想。

三、楚辞作品研究

关于楚辞作品的研究,两千多年间学界从未中断。 在此方面,本次会议也产生了一批重要成果,这首先表现在《离骚》研究上。 方铭《〈离骚〉的写作时间篇名分章和主题辨析》对《离骚》的写作时间与命名、《离骚》的分章问题及其主题等重要问题展开考辨,提出《离骚》作于屈原生活的早期、“离骚”即“离别的忧愁”、《离骚》应被视作一个不可切割的整体等重要观点。 周秉高《〈离骚〉“上下求索”新解》结合《离骚》文本及战国楚墓壁画,考察《离骚》中“上下求索”之意,认为其字面上的意思是“求美女”,原意当如王逸注释的是“求同志”。 张野《〈离骚〉“求女”寓旨与礼乐文化指向》将《离骚》“求女”问题置于礼乐文化视阈之下加以关照,认为诗人三次“求女”,皆为求得“古贤后妃”以配君王,观点新颖而大胆。 瞿华英、孟丽君《浅论〈离骚〉的现代审判价值》从美学角度考察《离骚》及其现代价值,认为其审美意蕴集中体现在以比兴系列塑造出含蓄蕴藉的审美风格和追求法制的公平之美,其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无比强烈的爱国精神、秉持依法治国和创立以善为美的文明观。 杨成虎《〈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考释》结合野生木兰的分布情况与木兰种植史,对“阰之木兰”进行深入考释,认为“阰之木兰”为地方特产,“阰”为专名,指楚南之“灊邑沘山”。 杨新勋《〈离骚〉词语解诂四则》对《离骚》中一些难解词汇,如“修能”“数化”等加以探讨。 于静《释〈离骚〉“民”字》对《离骚》中六处“民”字该何作解作了逐一分析。 龙丹、张璐《屈原赋“奔跑”类动词研究》,王春晖《屈原赋中打击类动词及其运用艺术》分别研究了屈原赋中出现的“奔跑”类动词、打击类动词。 丁娇娇《〈离骚〉草木植物研究》、鲁瑞菁《论〈离骚〉与凤凰》分别探讨了《离骚》中的草木和凤凰意象。

《九歌》各篇祀主身份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管宗昌《〈云中君〉的云神描写及其文学内涵:兼及本篇祀主之辨析》立足于其所认同的《云中君》祀主为云神说,从文本入手,正面勾勒本篇神灵描写的特点及其文化渊源、文学内涵,从而展现《云中君》云神描写的合理性和文学价值,为本篇祀主讨论提供了新视角、新维度。 蔡智宏《“思妇”母题的成熟:〈九歌·湘君〉思妇形象探微》从“思妇”形象源流变迁出发,探究从“思妇”产生到成熟的流变,挖掘以《九歌·湘君》为代表的楚辞中“思妇”的形象学内涵。 王克家《好太王碑与〈九歌·河伯〉研究的若干问题》首先明确河伯为黄河之神,又借东北地区发现的好太王碑等考古发现证明“河伯”神话绝不限于黄河流域。 刘谦功《浅析〈九歌·河伯〉中“河伯”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内涵》以《楚辞·九歌》为范本,对“河伯”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包括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充满温暖的烟火气息、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三个方面,揭示了文学作品对人类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反映与再现。

《天问》是楚辞研究的难点,亦是研究重点。 周秉高《〈天问〉“问地”开局考》就《天问》“问地”为何首先问鲧禹治水展开讨论,认为这一奇特开局,与前后内容的关联有一定关系,更是强烈地表现全诗主题的需要,也是继承以往地理经典托名于禹传统的必然;其《〈天问〉“白霓婴茀”层新探》对《天问》“白蜺婴茀”至“何以迁之”部分进行解读,认为此段问了有关月、日、风伯、巨鳌的传说,是诗人精心设计的全诗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绝非“荒诞胡说”或“拖带余波”。 毛庆《〈天问〉:人类决策痼结的终极追问:通过“鲧禹治水”,屈原究竟想问什么?》认为《天问》之“鲧禹治水”潜藏着对人类决策三个痼结的追问,分别是:少数服从多数、取得成功客观所需时间与人们主观要求难以统一、失败与成功的两极反向放大。 张树国《从伍子胥图咏及吴国史迹论〈天问〉创作之若干问题》通过考证伍子胥、吴国历史及《天问》文本,提出《天问》是屈原晚期被顷襄王流放陵阳的九年之间,见到春秋吴国神殿遗存壁画“呵而问天”的产物,体现了以吴国为本位的夷夏史观。 林淑怡、林登顺《〈天问〉〈离骚〉里的月神观》分析了《离骚》《天问》中月亮观的不同,认为《离骚》的月神观发展明显在《天问》之后,是中国月神观发展的第二阶段。

在其他篇目研究方面,唐旭东《屈原〈九章〉人物典故研究》将《九章》中的人物典故大致分为神话人物典故与历史人物典故两类,并着重探究其情理表达,认为这反映了中原文化对楚文化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历史人物故事从史官以提供历史的借鉴为目的到文学作品以抒情说理为目的的转变。雍寒清《屈原“发愤以抒情”的诗学建构及其价值》通过考察屈原“发愤”的生成语境及“抒情”的情感内核,对屈原“发愤以抒情”的诗学建构及其价值影响进行了探讨。 吴晓云《本世纪〈远游〉作者争论之各家论证方法:〈远游〉作者问题研究述评之二》从《远游》作者之争的特点、常规研究方法之论说及新探究方法之实效性和普适性三方面展开评述,追寻《远游》作者问题的研究动态,并探索解决该问题的论证方法。 张学君《屈原〈远游〉互文性研究》梳理《远游》与《离骚》《九章》在经历、情感上的互文关系,考察《远游》与道家、神仙家在思想上的互文关系,揭示《远游》与《大人赋》在题材上的互文关系。 马尚朝《〈卜居〉〈渔父〉创作动机新探》认为《卜居》《渔父》并非假托,而是屈原本人所作,其目的主要是为自己留下自证清白的证词。李川《释〈楚辞·招魂〉“土伯九约”》主张印信文化乃“九约”遣词造句的文化背景,“土伯九约”之“约”可训“节”,乃为土伯司掌、节制九重关隘的意思。 周志颖《招魂之礼与〈招魂〉〈大招〉的礼义》结合两周所见招魂之礼及怀王客死于秦的记载,认为《招魂》实为归国沿途招怀王之魂所用之辞,《大招》则为怀王归楚之后,举行祔祖仪式时所用之辞。 矢田尚子《〈楚辞·哀时命〉浅析》通过对《哀时命》叙述形式及内容的分析,重新考察其文学特性。 冯轶群《〈七谏〉词句考辨三则》选取《七谏》中争议颇多的“长于原懋”“原咎杂而累重”“列树芋荷”三则,对各家观点进行考辨,力求还原真实文义。 张嘉宝《〈九思〉楚语探赜》以《方言》中所收录的楚语词为例,探究《九思》中楚语的使用情况。

李炳海《论先秦楚辞和〈山海经〉对雷神的书写》通过将《楚辞》与《山海经》中雷神形象的对比,探讨了楚文化系统中雷神的特点及其与中土早期文献记载中雷神的异同。 贾学鸿《关于〈楚辞〉中特殊义涵词语的案例考析》以战国《楚辞》文本为分析对象,通过文字的语素溯源、文献对读的方法,就《招魂》中的“哀”、《九辩》中的“在”以及多篇作品中出现的“容与”等词语进行语源探讨,以期更准确地领会先秦楚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 王志翔《〈楚辞〉“县圃”考》从《楚辞》中出现的“县圃”入手,针对学者们对“县圃”的不同考释,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县圃”的知识来源当是中国上古的城池构建,而非源自先民的想象或者从西方传来的知识。 米国春《论屈赋的双重空间及其关联艺术》则主张屈赋中昆仑、县圃等属幻设空间,与沅湘、洞庭等现实空间共同构建了双重空间,他考证了屈赋中双重空间的成因及其关联,认为其关系具体表现为从现实空间转移到幻设空间、现实空间出现于幻设空间、从幻设空间转移到现实空间三种空间模式。 彭安湘《屈骚“诗性空间”的生成、意蕴与影响:地学知识角度的考察》在屈骚双重空间的基础上,提出其虚实空间中包孕的地理物象、想象思维及精神意蕴,构设成一个个“诗性空间”,并探究了“诗性空间”的生成源头、表达手段及其价值影响等。

四、楚辞学者与楚辞学著作研究

《楚辞》金相玉式,艳溢锱毫,衣被后世,有众多研究者及研究著作,对这些研究者及研究著作展开研究,也是楚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刘国民、孙亚丽《扬雄的君子人格及其对屈原的评价》认为扬雄的君子人格更突出知的内容,仁的分量减轻,其评价屈原,虽肯定屈原之忠贞高洁的品格,但主要从知的方面来把握屈原,故不足以知屈原。 周秉高《评王逸对〈九歌〉思想内容的解读》指出古代不少楚辞学家否定王逸《九歌章句》,但他们的批评过于绝对化,周先生主张王逸《九歌章句》有得有失,不能全盘否定,在此基础上,又逐篇分析了王逸观点的正误,并考证了其在解读《九歌》思想内容时出现错误的原因。 日本学者田岛花野对《楚辞章句·招隐士》注释进行研究,认为其注释大部分是韵体的两句一联或韵体的一句结构,这些部分都明显押韵。 《辨骚》篇在《文心雕龙》中的定位,历来争议不断,有人主张《辩骚》为“文之枢纽”的“文原论”之一,有人认为其为“文体论”首篇。 顾正萍《刘勰眼中文学之典范:从〈文心雕龙·辨骚〉看〈离骚〉》认为应该将前人观点加以调和,也就是说刘勰将《辨骚》篇既归入文原论亦归于文体论,并从四方面诠解了其观点的合理性。 刘树胜、张国清《孤本宋刻钱杲之〈离骚集传〉递藏轨迹考述》通过对孤本宋刻钱杲之《离骚集传》题跋、题识、题签与藏书印的考证,勾勒出其递藏轨迹。

陈高林《方以智庄屈观的两个维度与成因》就方以智提出的“以屈解庄”和“怨、怒致中和”两种看似矛盾的庄屈观,做了系统解读,认为前者是其人生境遇和遗民心志的表达,后者体现了其学术追求。 冯茂民《钱澄之的道情观及其〈庄屈合诂〉研究》以钱澄之的道情观为视角,结合他的惟时论,对其《庄屈合诂》做了整体分析,认为楚辞研究是其道情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范式的价值与意义。 刘泽《李陈玉的遗民情结与骚愁表达》结合李陈玉生平及其《楚辞笺注》,考察了李陈玉的遗民情结与骚愁表达。

黄建荣《〈楚辞约注〉:一部简明通俗的古代注本》从训诂学的角度出发,从成书动因、注释篇目、注释体例、注音特点、字句注释和篇末按语等方面,对清初《楚辞约注》一书的注释特点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同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陈鸿图《论毛奇龄〈天问补注〉的诠释方法及其楚辞学意义》通过分析毛奇龄《天问补注》一书,探讨毛奇龄的诠释方法,同时将其置于清代楚辞学的发展脉络上考论,反思其对清代楚辞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徐瑛子《胡濬源〈离骚〉“求确”探赜》详细考证了胡濬源《楚辞新注求确》解读《离骚》时在脉络章法、主旨大意、内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特色。王诗吟《郑文焯〈楚辞香草补笺〉及瑞香词唱和探究》以郑文焯《楚辞香草补笺》一文为中心,为其标点、分段并作注解,同时也关注到郑文焯、朱祖谋等人关于瑞香花的酬唱往来,并探讨了其影响。 郝菲钒《从〈四库全书总目〉的楚辞类目设置看其楚辞观念》认为《总目》把《楚辞》作为“总集”之祖,又在类目设置时单独列出,反映出“楚辞”这个门类的特殊性以及《总目》对《楚辞》价值的看重。

李昭锟《“疑古”时代的困惑与思索:评〈读楚辞〉》将《读楚辞》还原到20 世纪20 年代初“疑古”思潮盛行的大时代背景下,结合胡适本人治学特点,重新对此文的功过进行了审视。 李有梁《廖平以楚辞证〈诗经〉的逻辑基点、路径和影响》对廖平以楚辞释《诗经》的学术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探究。 郭沫若在研究屈原身世及其作品时,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纲,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运用精细的考证,使用诗人奔放的语言,开拓了屈原研究方法,汤洪、张以品《郭沫若屈原人格思想研究的新进境》对此进行了大致梳理。 周秉高《评郭沫若的楚辞研究》认为郭沫若的楚辞研究,功不可没,但也有不少可商榷之处,如关于屈原的生年、放逐路线等,并予以着重考察。 周秉高《〈天问〉“问天”三考:兼质疑闻一多〈天问释天〉》一文,指出离开全篇主题和层次,单纯的训诂是不能准确解读楚辞的,并举“斡维”“天极”考、“厥利”“顾菟”考、“女歧”“伯强”考三例,指出闻一多对这几处的解读并不中肯。 宋润泽《钱锺书的〈楚辞〉元批评:以〈楚辞补注〉为主要中介》关注钱锺书《管锥编》中《楚辞》研究与洪兴祖《楚辞补注》的关系,认为钱锺书实现了对前人批评机制与关涉的反思与超越。 熊人宽《〈楚辞成书之探索〉商榷》认为汤炳正《〈楚辞〉成书之探索》一书中很多观点猜想大胆,影响广大,但是缺少文献佐证,并以“《楚辞》成书五阶段论”为例,详加论证。

后代文人在研读《楚辞》之余,亦或取《楚辞》以为书法绘画创作之素材,创作了颇多佳作。 谢葵《历代楚辞题材书法作品管窥》梳理了历代楚辞题材书法作品,并重点揭示其创作特点及其原因。 罗建新《欧阳询〈离骚帖〉辨伪》从文献学角度切入,视法帖为版本之一种,通过比勘文字,考校同异,提出今传欧阳询《离骚帖》,实为南宋或以后人据端平本《楚辞集注》而伪造,断非真迹。 李娟、李征宇《陈洪绶〈饮酒读骚图〉研究》从楚辞图像接受的角度对陈洪绶《饮酒读骚图》进行探究,并追溯魏晋时形成的“饮酒读骚”传统,结合魏晋与明末的士人精神,探讨不同时代士人对屈子精神的不同接受层面。 李征宇《文图关系视野下的文征明〈湘君湘夫人图〉》结合明代社会文化背景和楚辞接受情况,分别解读《湘君湘夫人图》文、图内容及作用。

五、楚辞学史研究

徐志啸《楚辞学极简史》将楚辞学史大致分为两汉、魏晋至唐、宋元、明清四个历史阶段,分别阐述楚辞学的发展历程、每个阶段的特点、代表学者与著作,以此一窥楚辞学在历代的大致概貌。 李玉兰《〈楚辞〉“经传”研究史略》梳理了各时代“经传”问题研究的重要观点,勾勒出《楚辞》“经传”问题研究演变的历史轨迹,揭示各阶段的研究特征,同时展现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 刘刚、王梦《上博简楚辞体作品、屈原散体辞与宋玉散体赋的形成》通过比较上博简楚辞体作品与屈原骚体辞、宋玉散体赋,提出了对楚辞定型与楚散体赋形成的三点新认识。

杨秀《“离骚”“楚辞”二分考》以宋代为轴心,以历代注本、选本、史书为参照,探讨“离骚”“楚辞”二分观之来龙去脉,展现了“离骚”意涵扩大化和“楚辞”意涵缩小化的楚辞研究史历程。 管仁杰《经典重构:文献学视阈下的宋代楚辞学转型》着力于宋代楚辞学在研究本体即“楚辞”文本(文献)的更易以及概念重构研究,认为其突破性与变革程度并不亚于诠释层面的义理转向,甚至可以说相当程度上造就了后世楚辞学的发展面貌,并波及现当代楚辞学。

陈亮《西学东渐与〈天问〉研究的嬗变》考证了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入华后,引用《楚辞》传教、译介《楚辞》,以及明清学者运用西洋学说解读《楚辞》的情况。陈欣《论清代楚辞学象喻式批评的类型与运用》分析了清代《楚辞》研究常用自然地理、声音图像、生命之喻三种象喻式批评方法。 谢模楷《清代屈骚的经学化阐释及其意义》以清代屈骚经学化阐释为中心,梳理屈骚经学化阐释的发展脉络,发掘清人屈骚经学化阐释的内涵,并探析其价值和意义。

屈原作品及后人拟作通常称“楚辞”,但也有与“楚词”混淆者。 张子薇《“楚辞”“楚词”释义及其关联与差异》分析“楚辞”“楚词”出现的语言环境,结合先秦以来典籍的语言惯例,得出“楚辞”成为定称的原因。 张世磊《论屈原辞不同称谓的形成及原因》考证了屈原作品产生屈赋、屈辞、屈骚等不同称谓的原因及形成过程,认为称屈原作品为屈辞最合适。 邹海燕、龚红林《21 世纪楚辞意象研究综述》梳理了21 世纪以来楚辞意象研究,将之归为楚辞文本中的意象、意象翻译策略、意象接受和美学赏析、与《诗经》意象关系溯源4 个方面,阐释了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传播意义。 力之《关于“〈楚辞〉学”若干问题之思考:兼论“屈原诗学/楚辞诗学”一称之所指》则详述了自己关于《楚辞》一书之性质及“楚辞”之文体属性、关于“屈原诗学”“楚辞诗学”一称所指等问题的思考。

六、屈原与楚辞影响研究

屈原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取熔《经》旨,自铸伟辞,其精神与作品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丁静《屈原〈橘颂〉对颂体文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以颂体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为依据,提出屈原《橘颂》乃第一篇文体意义上的颂,其以“颂”名篇对颂体文具有开创性。 李静《从〈惜誓〉〈吊屈原赋〉看“吊屈”文学传统的确立》考证了“吊屈”文学从悲悼屈原到哀叹身世不平的发展历程。 尚志会《论〈长门赋〉与“香草美人”书写传统》认为《长门赋》中陈皇后形象和由这一形象展开的悟主模式,是《长门赋》对屈赋文学艺术的借鉴,是对“美人”形象的继承与强化。 曹胜高《屈原“远逝以自疏”的历史语境及其文本建构》将屈骚的抒情逻辑置于去君自疏、去国远逝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并由此考察了远逝自疏的情感困惑在汉代被改造、被消解的过程。

孙宝《“儒缓”与“活法”:谢朓融摄诗骚的风格探析》关注谢朓以儒典缀辞而成的“儒缓”之风和融摄诗骚而成的“活法”之美,认为诗骚合用是其古雅而凄艳风格的重要内容。 戴永新《从对屈原的评价看初唐的文学批评思想》梳理了初唐人在评价屈原时表现出的阶段性变化,认为这反映出初唐近百年间在文学复古与新变之间的摇摆性。 李金坤、魏彩霞《李白游仙诗的神妙世界:兼议对〈楚辞〉游仙体式的接受》认为李白吸收《楚辞》游仙的精神内核与表达形式,结合自身遭遇,融合现实时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游仙面貌与深刻意境。 杨衎《温庭筠词“变化楚骚”说辨》从“词”的文体特征和温庭筠词的内容本身出发,考察温庭筠词与“楚骚”的关系,认为温庭筠词细腻精致的容饰器物描写和其“哀怨”的情感基调确受“楚骚”影响。 孙秀华《从“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到“化身渔父”:论苏轼对于屈原的接受》探讨了苏轼从青年才俊到黄州“东坡居士”的人生历程中,从认为屈原“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到“化身渔父”的人生况味,以此探讨苏轼对于屈原的接受。

孟修祥《论刘基对屈骚的审美接受》认为刘伯温对屈骚的审美接受主要表现在接受“屈骚体”的艺术形式、“香草美人”的审美意象、“惊采绝艳”的浪漫诗风3 个方面。 徐艳丽《论明清屈原戏中屈原形象的塑造》梳理了明清屈原戏中的屈原形象,发现其在继承以往形象塑造的基础上有较大的重塑性,同时也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徐素萍《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浅论〈红楼梦〉创作对〈九歌〉的借鉴与发展》通过文本细读,从人物形象、祭文、香草、悲情模式等方面探索《红楼梦》对《九歌》的借鉴,并阐释了《红楼梦》的创作对《九歌》的发展。

七、域外楚辞学研究

屈原及《楚辞》不只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域外同样如此。 雒志达《日本古文辞学派的楚辞受容概说》从创作、文论及屈原精神3 个方面分析了楚辞对以荻生徂徕为主的古文辞派的影响,认为日本古文辞学派对楚辞的受容是立足于日本历史文化背景下,对中华文化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吸收,同样也是对楚辞学干流的重要补充和借鉴。 日本学者田宫昌子《日本近代屈原形象的渊源:浅见絅斋〈靖献遗言〉中的屈原言说》在解读日本江户时代的朱子学者浅见絅斋《靖献遗言》中屈原形象的基础上,探求日本近代的屈原及楚辞形象的渊源。 另一位日本学者矢羽野隆男《浅见絅斋〈楚辞师说〉特征一班(仮)》则对浅见絅斋的另一部著作《楚辞师说》展开研究,阐释了其特点及其学术意义。 谷口洋《西村时彦〈屈原赋说〉与日本新汉学》以日本近代楚辞学嚆矢之作《屈原赋说》为研究对象,指出其观点的新颖之处,并将之与同时代汉学的潮流进行对比,重新评价该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李荇是朝鲜王朝前期的重要文臣,其作品《容斋集》《容斋外集》中有较多的楚辞受容现象。 贾小克《李荇对楚辞的受容研究》基于李荇生平及其作品,从李荇与屈原的同一及差异、李荇的屈原观、李荇对楚辞作品的学习3 个方面展开论述,将李荇对楚辞的受容特点概括为主观性、矛盾性、侧重性、模式性、继承性5 个方面。 张思梦、张艺《张维〈续天问〉研究》以朝鲜中期“汉文四大家”之一张维的《续天问(并序)》为研究对象,从张维其人、《续天问》中楚辞受容和《续天问》对韩国文学的影响3 个方面,展开全面研究。

傅晓倩《论19 世纪以来〈楚辞〉在法国的传播接受历程及其特点》对19 世纪以来《楚辞》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历程进行了梳理,以期厘清法国楚辞学的发展概况。 甄桢《霍克斯的〈离骚〉研究》论述了20 世纪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的《离骚》研究成就。

八、宋玉研究

作为继屈原之后的又一楚辞作家,宋玉日益受到学界重视。 冉魏华《论宋玉〈楚辞〉作家身份的历史演变》考察了宋玉身份由赋家至《楚辞》作家这一演变的过程及其成因,认为其中蕴含着极为重要的观念转变,具有思想史的意义。 吴从祥《〈文心雕龙〉宋玉论浅析》通过对《文心雕龙》称引、评价宋玉情况的考察,探讨了其所体现的宋玉观。 李霖《从象征抒情到客观写实》探讨了宋玉赋对屈原辞开创的香草美人意象的继承和创新。 刘伟生《从宋玉到李峤:重审登临感物说的发展轨迹》以登临创作与感物理论的相融互渗为线索,重审登临感物说从宋玉到李峤的发展轨迹,以及赋体文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商秀春、逯宏《宋玉〈笛赋〉之衡山新考》结合《笛赋》文本、古史传说及相关考古发掘,探索其中衡山之具体所指,指出此处“衡山”指大洪山更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

九、屈原与地方文化研究

屈原在作品中,多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使得《楚辞》具有深刻的地方文化烙印,而屈原及《楚辞》文化也反哺当地,影响深远。 周凌云、秦晓梅、谭家斌、郑承志、余先志、黄丹《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纪念屈原的特点》详述了秭归当地端午时的屈原纪念活动。 向柏松《长江楚文化区域端午节的形成与发展》追溯端午舟俗的形成,展现湖北端午丰富多彩的舟俗。 谭家斌《屈姑考》以秭归当地流传的屈姑故事为考证对象,提出此事可能从“女媭屈原姊”附会而来,其人虽又称屈姑或香录,但与女媭可能是一个人,应是屈原的姐姐。 谭家荣《屈原故里乐平里之屈原庙的历史衍变》通过查访碑刻、查找史料、走访遗老等方法,论述了屈原故里乐平里之屈原庙的演变过程,秭归屈原祠的布局、祭祀活动、配祭女媭,以及屈原、女媭、屈姑之间的关系等。 秦晓梅《屈原故里屈原纪念建筑的历史沿革及其意义》就秭归屈原祠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理清纪念屈原的祠庙建设历史,并分析了这些祠庙存在的现实意义。 彭仁满《屈原潭之汨罗考》考证了汨罗江名称的来源及其演变历程。 邹海燕《论汨罗屈子文化园对楚辞文本的历史还原》对汨罗屈子文化园进行点面结合的审视和观照,认为其中的建筑对楚辞经典文本的展示具有鲜明示范性。 殷光熹《楚辞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关联》将楚辞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结合起来,分别从哲学、宗教、民俗、文学、科技等方面论证《楚辞》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关联现象。 龚红林《荆州、佛昙、洲美“水仙”屈原信仰考述》系统考述了荆州、佛昙、洲美三地延续至今的“水仙”屈原信仰现象。

十、屈原文化现代传播研究

屈原文化丰富多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冲击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文化,备受学者重视。 王琳霞、肖峰、江艳刚《屈原文化传承的问题、成因和对策研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双重视角总结屈原文化传承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若干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屈原文化的对策。 张鹤《论屈原精神的继承与传播:〈典籍里的中国·楚辞〉随笔》以《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播出为契机,就当代人如何科学地继承与传播屈原精神提出4 点建议,如重点突出屈原代表作、对屈原生平介绍应真实完整等。 范丽君《从〈楚辞〉角度对影视作品中的屈原服饰探究》立足于楚辞作品中屈原对服饰的描写,梳理了影视剧中屈原的衣、冠、配饰的特点,对影视作品中的屈原服饰文化进行了浅析和探究。 李孝配《试述怎么促进宜昌屈原文化建设》,张耀武、刘雪梅等《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背景下宜昌屈原文化品牌发展策略研究》则为宜昌当地该如何发展屈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综上可见,本次大会成果丰硕,学者以开阔的学术视野、新颖的研究思路、多样的研究方法,共同将本次大会打造成一场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体现了楚辞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猜你喜欢
楚辞屈原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屈原和楚辞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秋夜读《楚辞》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