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妻守“西极”:爱如边境线一样绵长

2024-05-07 05:22长弓
伴侣 2024年4期
关键词:巡边杨丽警务室

长弓

徐辉和杨丽在“中国西极”石碑前合影

徐辉和杨丽工作掠影

这里素有“西极第一乡”之称,是中国日出和日落最晚的地方。5年前,一对90后伉俪在距家万里之外的新疆萨孜村建起“夫妻警务室”,扎根于海拔三千多米的苦寒之地,为国戍边,守护一方平安。他们在“死亡谷”迎着风雪巡边,用“石头画”寄托忠诚,把警服当成了“能穿一辈子的情侣装”……在巍巍昆仑山下,徐辉和杨丽的爱如边境线一样绵长。

      他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徐辉出生于福建武夷山,曾是福建省公安边防总队的一名战士。2019年初,26岁的他自愿申请从原部队调往新疆戍边。身为家中独子,竟要远离故乡去万里之外的西北边陲,父母和女友都很不舍。“我趁着年轻去磨炼几年,又不是不回来了。”当时徐辉也没想到,他后来会选择扎根祖国的“西极”。

新疆乌恰县吉根乡位于帕米尔高原北部,是中国最西部的边境乡镇,被称为“西极第一乡”。这里年平均气温仅有7℃,最冷时零下一二十度,海拔三千多米。徐辉工作的萨孜村警务室就隶属于吉根乡,村子距离县城一百二十多公里,西邻吉尔吉斯斯坦。

2019年11月,徐辉满面风霜从大西北返乡,与杨丽领证结婚。但两人还没来得及办婚礼,徐辉就因工作任务紧急返回了新疆。杨丽从地图上搜索丈夫所在的位置,显示距离她有5330公里……

徐辉返岗工作后,杨丽只能通过给他发微信、打电话诉说思念。因不愿与丈夫长期天各一方,半年后,杨丽毅然辞掉了福建家乡的工作,决定奔赴遥远的“西极村”,与丈夫长相厮守。“他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家在哪儿我就在哪儿。”

父母不理解杨丽的选择,更多的是为她担心,但又拗不过女儿,只能万分不舍地把她送上飞机。从此,5000公里外的祖国西陲,杨丽的父母增添了一份牵挂。

对于儿子儿媳的先后远离,徐辉的父母也很反对,当初他执意去新疆,就已经和家人产生过矛盾。“你是家中独子啊!等以后有了孩子,我们当爷爷奶奶的离那么远,怎么帮衬你俩?”徐辉的母亲更希望全家人能生活在一起。而徐辉却在电话中内疚地说:“对不起,妈,边疆的老百姓更离不开我啊!”

来到新疆后,杨丽努力考上了派出所辅警,与徐辉携手在吉根乡萨孜村建起“夫妻警务室”,从此扎根边疆。这里到处是连绵的群山和无尽的荒凉,寒风呼啸、白雪皑皑……初来乍到的杨丽心里不禁泛起阵阵波澜,但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她从不跟徐辉抱怨,反而更加心疼他。

“他太辛苦了,白天一直在忙村民们的大事小情,晚上又要值夜班,很晚才能回来,还经常累得流鼻血。有一次上山巡边回来,徐辉的鞋子湿透了,裤子也磕破了,冰天雪地的,也不知道他冻了多久。”每每想到这些,杨丽都会偷偷抹眼泪。

新疆的饮食和气候与福建差异很大,一开始令来自南方的杨丽很不适应:大雪经常没过膝盖,大风能掀翻房顶,刮伤皮肤;来到新疆的第一个冬天,杨丽手上和脸上都长出了冻疮:大风呼啸的声音在晚上显得格外刺耳,有时她还会因制暖设备的问题,不得已跑去锅炉房睡觉。

但村民们的淳朴和热情,又让徐辉和杨丽感到很温暖。徐辉第一次去老乡家时,对方一个劲地往桌上放酸奶、水果和馕,生怕他这个新来的民警吃不饱肚子。

一次,杨丽跟着徐辉和同事一起去“死亡谷”巡边。萨孜村警务室辖区内有54公里边境线,徐辉他们每周都要巡边,每次巡逻来回至少要七八个小时。

“死亡谷”气候恶劣、山高路险,车辆难行。巡边的路上,大家渴了饮雪,饿了啃馕。越往深谷里走,道路变得越陡峭,上到高处时需要手脚并用向上爬。有一次,杨丽穿着略显笨重的冬装,翻越山坡时不小心一脚踩空,整个人滑到了深山沟中,磕破了脸和腿。

妻子受了伤,徐辉也只是先让同事照看她,自己则快速翻过山头,到边境线上查找安全隐患,然后才急忙带着杨丽回警务室处理伤口。“没办法,我们去一趟不容易,得先完成巡边任务才行,毕竟边境安全无小事。”

      锦旗、干妈和“石头画”

萨孜村警务室有民警4名,辅警6名,辖区面积却多达600平方公里。徐辉和同事的工作内容特别繁琐。新疆大风天多,一些村民房顶上的钢板经常会被吹掉,情况紧急时,他和同事们会一起去抢险;邻里纠纷、夫妻争吵打架也需要徐辉和杨丽当中间人进行调停……

平日里,徐辉一天的工作从“护学岗”开始。因萨孜村位于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处,路上有很多运送进出口货物的大卡车经过,司机有时赶着过境,会开得很快。当地孩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就面临着诸多交通安全隐患。

于是,徐辉每天在校园外守候时,就提醒孩子们快快进校、及時回家,不要在马路上逗留。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雨雪风霜,徐辉一直坚持执勤,充当孩子们的“平安守护神”。

看着孩子们全都安全抵达了校园,徐辉又会赶赴村里开会。村民们种的青稞、养的牛羊滞销了,他会从网上查找销售渠道,帮村民们多赚点钱;有外地的商人来萨孜村投资,徐辉也会和村干部一起接待洽谈,并商议村里人的工作安置问题。

杨丽则每天为徐辉守好“大后方”,做饭、洗衣、收拾家务,她样样不落;训练、卡点执勤、入户走访等工作她也是行家里手。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祖国绵长的边境线上,护边员是守卫国境安全的重要力量。杨丽刚来到新疆不久,就因为和萨孜村的护边员典范——布茹玛汗大妈很投缘,而认她做了干妈。

“我们的民警在巡边中遇到吃饭、住宿等困难时,布茹玛汗大妈会把民警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杨丽说,当她第一次随徐辉走进布茹玛汗大妈家,就与老人一见如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奶奶。“感觉在这遥远的异乡,一下子就有了亲人。”

后来,杨丽还成为布茹玛汗戍边纪念馆的宣传员,为来此参观的游客讲述大妈坚守戍边的感人故事……

2020年5月,村里有三十多人报名摩托车驾校,后来驾校倒闭,乡亲们的钱也打了水漂。其中一位村民的孩子要参加考试,连500元钱都拿不出来,便向徐辉求助。徐辉先垫钱解了这位村民的燃眉之急,又出面找驾校老板协调,历经波折终于帮这位村民追回了大部分欠款。

警务室里挂着一面面锦旗,杨丽略显羞涩地说:“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个故事,是我们和游客、村民之间互相帮助的见证。”

高原戈壁虽显荒芜,但当地的景致也透着粗旷之美,这里每年都会吸引一些自驾游的游客。一天晚上,杨丽接到警情,有一辆自驾游的汽车跑得没油了。加油站离村子还有很远的路程,而且天色已晚,如果车子被迫停在荒郊野外,就会更危险。

徐辉和杨丽立刻去村民家里找油,最终帮游客买到了一些储备汽油。不仅如此,当晚,徐辉还一直与车上的一家三口保持联系,确认他们平安抵达县城才放下心来。那一家自驾游客很感动,事后给警务室寄来了一面锦旗。

有时候,大货车坏在了路上,司机也会向徐辉他们求助。一个暴雨之夜,在警务室值班的徐辉和杨丽,就曾开车拉着“千斤顶”等工具,帮一位半路爆胎的司机换过轮胎。

萨孜村警务室面积不大,但还是设置了一间调解室,供村民解决矛盾、协商事情。还有一间阳光房,由玻璃制成、摆放着绿植,充满生机。在办事窗口处,摆放着一个小柜子,备着常用的医用药品、血压计、老花镜、多功能充電器等,方便村民取用。

阳光房的地板上,还有一排图案丰富的石块,这是徐辉闲暇时所作的一幅幅“石头画”:党徽、中国梦、戍边大妈布茹玛汗、在高原雪山下升旗的民警们……石头都是他和妻子从戈壁滩上捡来的,徐辉会挑一些个头稍大、平整光滑的,动手绘制成石头画。

    这身“情侣装”能穿一辈子

2020年底,徐辉和杨丽的女儿诞生了。因工作繁忙,徐辉都没来得及抱一抱刚出生的女儿,也没能和第一次当妈妈的妻子说声“辛苦了”,这让他一直很内疚。

2021年4月的一天,女儿半夜突然发高烧,杨丽急忙起床去找药。此时,徐辉还在警务室值夜班。杨丽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喂药,一个人撑到天亮,孩子慢慢退烧了,杨丽却整夜未合眼。这件事她从未向丈夫提起,因为她不愿让忙碌的徐辉担心。

随后,徐辉的母亲不远万里来到新疆,接过了照顾小孙女的任务。但由于生活条件不佳、语言沟通有障碍,徐母在新疆生活期间总是郁郁寡欢。她时不时地劝说儿子回福建家乡工作,留在父母身边。

几个月后,回到福建的母亲竟思念儿子成疾,患上了抑郁症!徐辉闻讯后立即回了老家。他给父母做思想工作,说出了自己要扎根新疆的想法,并准备将来接他们去“西极村”安度晚年。

徐辉还拿出自己的日记本,翻给母亲看:“昆仑巍巍,天山茫茫。有国就有边,有边就有守边人。当我站在祖国西极这块热土上,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崇高的情感,并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能激起我的家国情怀,能在这里为国守边,何尝不是我的荣幸!”母亲看着看着,就流下了眼泪。

她知道,那个边陲村庄的百姓们更需要儿子。萨孜村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求学、打工了,留在村内的老人和孩子,甚至会称徐辉为“警儿子”“警爸爸”。在家乡陪了母亲几天,他就被“赶”走了,“回去好好工作吧,妈也想通了,那里的边境和百姓都离不开你。”

徐辉在夜里外出巡逻时,会习惯性地低声哼唱着歌。因为地处高海拔,氧气不足,导致他双侧声带闭合不全,声音沙哑。妻子让他去医院看看,徐辉却笑着说:“沙哑点好啊,更有男子汉气概。”

2022年5月10日,徐辉和同事前往哈什哈苏山口巡逻。山路蜿蜒崎岖,陡峭险峻,加之路面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在行至一处下坡路段时,徐辉驾驶的车辆打滑了,操作稍有不当,连人带车便会跌落至30多米深的悬崖……

此时,全车人都绷紧了神经!徐辉双手紧紧握住方向盘,不敢有半点松懈,最终凭借沉稳的驾驶技术,安全通过了危险路段。当晚回家后,他仍对妻女有说有笑,绝口未提在外面遭遇的险情。

次日,徐辉在村里走访时,亲切地询问村民:“怎么样达尼,快开张了吧?”“快了徐警官,多亏了你帮忙啊!”达尼亚尔正张罗着把自家的房子改造成电商超市,为辖区群众收发快递提供便利。在这件事上,他多次找徐辉帮忙,办理相关手续、学习电商运营知识、咨询开店注意事项等,徐辉总是有求必应。

2023年冬季来临之前,徐辉又一次借出差之机,从喀什给村民们筹集了一些爱心冬衣,发放给困难家庭。“都不要急,尽量选适合自己的,如果没有,下次我再多带一些回来!”深秋的帕米尔高原寒意浓浓,村民们心里却是暖暖的。

徐辉夫妇每次走访时,都会把民警手册带在身上。谁家的房子出现问题了,谁家的羊下崽了,谁家又出现新困难了……这些小事被他们密密麻麻地记在本子上,也记在了他们的心中。

“妻子是我的良师益友。”徐辉说。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杨丽时常提醒徐辉,要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警察。

徐辉每天白天巡逻、走访、调解纠纷,晚上则要梳理上报一天的工作数据台账,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即使这样,他每天还是会挤出时间分担家务,睡觉前搂着女儿讲童话故事。

杨丽笑着说:“早上他会帮忙做早餐、洗衣服,当过兵的男人,都很会照顾人。”以前在家乡的时候,杨丽还经常能逛逛街,选购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化妆品。“现在好了,妆不化了,也不愁每天穿什么衣服了,这身‘情侣装可以穿一辈子!”杨丽含笑说着,她骄傲地拍了拍身上的警服。

面对不懂浪漫,也不会甜言蜜语的丈夫,杨丽从来没有半句埋怨,因为她理解,徐辉的戍边事业艰苦而伟大。“当兵那么多年,守在这里是他的信仰、责任和热爱,我也会全力支持他!”

这对90后戍边小夫妻虽不善于表达感情,但他们对祖国和对彼此的爱,却如同边境线一样绵长。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

猜你喜欢
巡边杨丽警务室
踏云巡边
长发圆心和短发半径
宋代巡边述略
60岁的他 已为国巡边55年
白夜
高职院校社区警务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足球巡边旗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题(A)
论“居家式”警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