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一例

2024-05-07 21:19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耳廓压豆脑干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200)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正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介绍经验案例1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右下肢无力半天,伴有饮水、进食呛咳,言语不清,自觉头晕、头痛,诉有天旋地转感”于2023年4月1日来本院就诊。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言语略含糊;左侧眼睑正常,右侧眼睑下垂,右眼裂略窄,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对光反射灵敏;右鼻唇沟略浅,右下肌力减弱,约4级;腹壁反射存在,肱二头肌反射存在,肱三头肌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及布氏征均未引出。门诊以“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入院后行颅脑3D TOF MRA(含平扫)检查,诊断:考虑延髓右侧新发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经神经内科会诊后当日转神经内科进一步治疗。患者入院当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呃逆,呃逆声连续不断,神经内科未做特殊处理,经过一周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转回本科。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清晰,右眼裂变窄,右鼻唇沟变浅,右下肢肌力约5级,右下肢感觉减退,肌张力不高,双侧巴氏征未引出。患者持续呃逆,饮水、进食呛咳,影响进食和睡眠。夜间医师予10 mg盐酸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效果不佳。次日早,笔者给予耳穴压豆,按压神门、耳中、皮质下、缘中、脑干、肝、心。第1天呃逆减轻,第2天呃逆停止、饮水呛咳减轻,7 d内均未发作呃逆,无饮水呛咳现象。7 d后,患者再次出现夜间轻微呃逆症状,再次给予耳穴压豆,按压神门、耳中、皮质下、缘中、脑干、肝、心。第2天呃逆停止。住院期间(1个月)未再发生呃逆,出院后随访1个月未发生呃逆。

2 讨论

2.1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的原因 刘翠华等[2]认为,中风后并发的呃逆系因肝阳有余、横逆犯胃、气上逆所致,其治疗应当以平肝潜阳、和胃降逆为主。中医将顽固性呃逆称为“哕”,长时间呃逆会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影响睡眠,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进食和呼吸,诱发呕吐及水、电解质紊乱。脑梗死患者的呃逆不单纯是胃肠道原因,和脑病及神经都有关。

2.2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的耳穴压豆治疗 耳廓是体表的一部分,与经络及脏腑具有紧密的关联[3-4],可较为直观地反映机体内脏是否存在病症。耳郭有丰富的神经分布,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舌咽、迷走各神经的分支以及随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在耳郭皮肤中,分布有各种神经感受器。故按压耳部穴位能刺激大脑皮层,通过反射弧使迷走神经抑制,隔肌痉挛缓解而达到呱逆即止的目的。另外,中医学还认为,刺激相应的耳穴可以发挥出调节脏腑、疏通经络及调和阴阳之功效,进而发挥出阴平阳秘治疗各类病症的作用。

脑梗死患者正气亏虚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病,呃逆病位以胃、膈为主,与肝、脾、肺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5],对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实施耳穴埋豆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与常规西医进行编辑,结果发现:实施耳穴压豆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西医治疗。选穴原则不仅中医辨证,还要包括原发病、神经、内分泌综合考虑。神门穴位于耳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通过刺激耳神门可以发挥镇静安神、降逆止呃及解痉之用;耳中位于耳轮,主治呃逆;皮质下位于对耳屏是治胃病主穴;缘中位于对耳屏是治中风后遗症主穴;脑干位于对耳屏是病变部位;肝、心位于耳甲是治中风后遗症主穴。通过对本例患者的治疗,笔者体会如下:①选穴:用左手轻扶患者的耳背,右手持耳穴探穴笔,以50~100 g的均匀压力按压耳廓各穴位,并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以最敏感的压痛点为穴位,以此方法找出神门、耳中、皮质下、缘中、脑干、肝、心等;②耳穴压豆方法:棉签蘸75%的酒精涂抹所选定耳穴的皮肤,用镊子将粘有王不留行籽0.5cm×0.5cm的方形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并将其粘牢压紧,用手按压使其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3~5 min,以出现上述感觉为度,每次施贴单侧耳廓,保留3~5 d,更换到对侧耳廓;③注意事项:局部有冻疮、炎症和皮损时不宜贴敷;不宜过重按揉,以免损破皮肤;夏季多汗,贴压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以免引起感染;个别患者有可能对胶布过敏,局部可出现粟粒样丘疹,并伴有痒感,此时可将胶布取下,停3~5日后再贴。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患者要综合分析,进行中医辨证,利用耳穴压豆刺激神门、耳中、皮质下、缘中、脑干、肝、心,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耳廓压豆脑干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搓耳
——护肾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高血压脑干脑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