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你真的了解吗

2024-05-07 07:43王婧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4期
关键词:药品医生剂量

王婧

大部分药品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其是指人体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物质的毒性反应以及迟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可以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发生,从初始用药出现,到长期或连续使用后发作,它可以是短暂的,并在停止用药后自行消失;也可以是长期的,需要进行治疗或药物调整。

临床形成机制可分4种

药品的不良反应是由于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主要的不良反应形成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药理作用 药物通过与人体内的特定靶点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然而,在与靶点结合的同时,药物可能对其他细胞、组织或器官产生影响,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降压药物可能降低血压的同时导致头晕、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

药物代谢 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代谢作用,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或代谢产物的积累,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毒性,对肝脏或其他器官造成损害。此外,个体的药物代谢能力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药物相互作用 当一个人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它们的药效、药代动力学或引起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可能是由于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是药物与其他物质(如食物、饮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和遗传因素不同,因此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某些人对特定药物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而其他人可能对同一药物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10类

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是轻微的,如头痛、恶心、皮疹或轻度胃肠不适等;但也有可能是严重的,甚至威胁生命,如过敏反应、心律失常、重度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具体表现会因药物的特性、剂量、用法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描述:

(1)恶心和呕吐。某些药物可刺激胃部或对消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起恶心和呕吐感。

(2)腹泻和便秘。某些药物可能对肠道动力学产生影响,引起腹泻或便秘的不良反应。

(3)头痛和头晕。一些药物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痛、头晕、眩晕等不适。

(4)嗜睡和注意力障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

(5)心悸和血压变化。某些药物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心悸、血压升高或降低的不良反应。

(6)肝脏和肾脏损伤。一些药物可能对肝脏或肾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伤等。

(7)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对造血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8)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神经和精神状态,导致抑郁、焦虑、幻觉等不良反应。

(9)过敏反应。有些人可能对药物成分过敏,引发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面部水肿等。

(10)荨麻疹和皮疹。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疹、荨麻疹、水疱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伴随着瘙痒和刺痛感。

患者需避开4大误区

误区1: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大致相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复杂多样,受到遗传因素、药物代谢能力、个体免疫系统反应、慢性疾病存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可能对某些药物成分过敏,即使是小剂量的药物也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一些人可能有特定的基因变异,导致他们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或增加,增加了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此外,个体的健康状况也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已经患有某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或者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那么他们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会降低,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误区2:药品广告信息的“天花板效应”。药品广告是药企和药店宣传药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药品的用途和效果,提高药品的知名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药品广告强调该药物所能治疗的疾病和癥状,但却极少详细列举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这种方式容易让人们忽略药品的不良反应,只注重治疗效果,忽略了药品可能对健康带来的风险,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其次,一些药品广告会使用夸张、虚假的手段宣传其功效,忽略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使人们觉得药品完全没有不良反应。这种手段容易导致人们对药品的认知失真,使得人们忽略药品的不良反应,从而增加药品使用的风险。

误区3: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些人在使用药物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甚至忽略了一些自己原本就存在的病症,导致药物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风险。例如,患有心脏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都需要肝、肾等脏器的参与,因此他们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会大不相同,需要注意用药方式和用药量,以避免药物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风险。

误区4:必然出现不良反应。有些人认为自己使用药物时,不良反应是一定会发生的,这种观念也是不准确的。因为不良反应的发生并非不可避免,正确的用药方式和用量,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8招有效避免不良反应

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于正确而恰当地使用药物,以下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您避免药品的不良反应:

(1)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准确理解和遵循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包括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

(2)详细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用药情况。在咨询医生时,准确告知医生关于过去的药物过敏反应和已经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等,这有助于医生评估药物选择的风险。

(3)个体化用药。确定药物剂量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和其他个人特征来进行个体化用药,尽量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4)避免与其他药物或物质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食物、饮料或草药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在使用新药之前,询问医生或药剂师关于可能的相互作用,并遵循给出的建议。

(5)注意药物禁忌和警示。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上的禁忌症和警示信息,了解哪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药物,特别注意与个人条件相符的禁忌项,如妊娠、哺乳期或存在特定疾病的人。

(6)定期复查和监测。在用药期间,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7)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需特别注意。药物在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中的代谢和药动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安全性。

(8)不滥用药物。仅在医生的监督下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或超过推荐剂量。

只有正确用药,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实现安全用药、健康生活的目标。

猜你喜欢
药品医生剂量
结合剂量,谈辐射
·更正·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最美医生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