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心、反酸,当心反流性食管炎

2024-05-07 07:43赵振亚高玮徐萍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4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生活习惯

赵振亚 高玮 徐萍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当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导致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称为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研究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没有特定的发病人群,在各个年龄阶段均有发生,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不规律,如肥胖、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精神压力等,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近20年,全球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大幅增加,而且有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并没有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被认为是狡猾的“伪装者”。因此,反流性食管炎仍然值得关注和研究。

诱发因素不可忽视

根据现阶段的研究来看,反流性食管炎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其中包括饮食因素与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疾病因素以及精神与心理因素等。

(1)饮食与不良生活习惯。由于人们普遍缺乏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容易忽略风险,如吞咽热食、食物咀嚼不充分等,均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出现损伤。另外,吸烟、饮酒、进食过饱、睡前大量进食以及喜好高糖、高油饮食、肥胖以及长时间穿着紧身衣、有腹水、频发呕吐患者或者孕妇,均容易导致反流发生;且由于早期癥状并不明显,会让患者忽视早期的处理,最终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2)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钙拮抗剂、地西泮等,会刺激食管黏膜,使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下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对于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群,也容易出现食管黏膜被真菌感染,从而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3)疾病因素。食管或胃手术后引起胃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使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十二指肠内容物、胰液反流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胃排空障碍,也易导致胃食管反流发生。

(4)精神与心理因素。胃肠道的敏感性与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压力大、抑郁状态可使胃酸分泌增多以及提高神经末梢对酸的敏感程度,即使胃酸正常分泌,也可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症状。

反流和烧心是典型表现

典型症状:(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症状一般进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2)反流症状。进食后,尤其是睡前进食后,有酸性液体或食物反流入咽部或口腔,处理不及时甚至会流入鼻腔,对鼻腔造成刺激,引起酸性刺痛;(3)胃灼热、反酸。一般进食后1小时左右出现,进食后躺卧或剧烈运动更容易出现此症状,稍微进食过热或酸性的食物,症状也会明显加重。

不典型症状:(1)呼吸道症状。呛咳、咳嗽、咳痰、憋气、气短、喘息等,表现为慢性咳嗽、哮喘样发作等;(2)耳鼻喉症状。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喉部发痒、喉部发紧、频繁清嗓、鼻塞、流涕、打喷嚏、耳痒、耳鸣、耳聋等;(3)其他。眼部酸胀、发痒、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及口腔溃疡、口苦、口臭、牙釉质破坏、龋齿、舌灼热感等。

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关键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往往与饮食习惯紧密相关,建议日常生活中做好以下几方面:

(1)减少进食量。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年轻人群并不注重饮食习惯,常常暴饮暴食,以至于使食管括约肌松弛。为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风险,可以适当减少进食量和进食速度,使食物被充分咀嚼,防止对食管黏膜产生刺激,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减少夜间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2)合理膳食。在食物的选择上,应当保持健康和营养,尤其要减少烟酒、含咖啡因食品、辛辣食物,以及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摄入,减少对食管黏膜的刺激。同时,在食物的搭配上要以健康为主,适当减少脂肪类、甜品等食品,烹调方法以煮、炖、烩为主,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豆制品、鸡蛋清、牛奶等,增加胃泌素分泌,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以帮助进行食物的消化,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3)调节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反流性食管炎影响显著,如在进食结束后需要预留一定的消化时间,可餐后保持站立,不穿紧身衣,避免过度负重、过度弯腰等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在睡眠时要保持良好姿势,如保持上半身高于下半身,通过抬高床头,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的问题。

(4)情绪与运动。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抵挡疾病的有效手段,生活中需要远离过度劳累,做到适当休息和舒缓情绪,减少情绪对身体机能的消极影响,将生活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要保持“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制定锻炼计划,通常每天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不少于150分钟的运动量,以调节身体机能,避免过度肥胖,防止各类疾病的侵袭。

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后,患者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防止症状的恶化。目前,针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比较丰富,包括药物治疗、食物疗法、中医疗法、内镜下套扎、内镜下射频、手术等,均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效果。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1)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持久抑制基础与刺激后胃酸分泌,临床应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每天1~2次口服,PPI常规或双倍剂量治疗8周后,多数患者症状完全缓解;(2)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P-CAB),能竞争性阻滞钾离子与H+-K+-ATP酶结合达到抑酸作用,不仅起效迅速,还可将胃内的pH值稳定在较高水平,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中的抑酸作用等同或强于PPI;(3)抗酸药和黏膜保护药;(4)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对食管和胃平滑肌有显著促动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5)巴氯芬,是一种y-氨基丁酸(GABA)β型受体激动药,有文献证实给予巴氯芬20mg,每日3次,可以明显抑制食管下端括约肌短时松弛。同时,在治疗期间应做到遵循医嘱、加强自护,以促进反流性食管炎的快速治愈,避免反复发作,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最后提醒大家,饮食和生活方式只能预防或减轻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当反流症状很明显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