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出院后的功能康复锻炼方法

2024-05-07 14:35刘敏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4年4期
关键词:双拐患肢下肢

刘敏

关节活动度锻炼

关节活动度锻炼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和维持肌张力至关重要。通过关节屈伸、活动腕关节、髋关节、颈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等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活动功能。

踝关节及背伸运动:仰卧伸直双腿,绷紧脚背,使患肢脚趾头尽量向前伸直,然后再尽量向后弯。这个动作可以从每天10组开始,逐渐增加到20组,每组重复10次。注意保持动作缓慢而稳定,避免过度用力。

髋膝关节伸屈训练:患者仰卧,患肢膝关节缓慢弯曲大约90度,然后再缓慢伸直。这个動作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增加弯曲角度或延长保持时间。同时,要保持好术前髋关节的外展位置,避免内收或内旋。

肌肉锻炼

肌肉锻炼是预防肌肉萎缩和恢复下肢力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在骨痂形成之后可以开始进行无负重的肌肉锻炼,如等长收缩等。随着骨痂的愈合,可以逐渐增加负重锻炼。

无负重肌肉锻炼:患者可以进行等长收缩练习,如绷紧腿部肌肉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放松。这个动作可以逐渐增加持续时间和强度,以刺激骨的增生。

部分负重锻炼:如果术后两个月复查时骨折部位恢复良好,患者可以选择一些部分的负重锻炼,如借助弹力带进行适当的抗阻力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恢复下肢肌肉的强度,促进骨折愈合。

患肢腿抬高训练:仰卧,患肢伸直缓慢抬高30~45度,再缓缓放下。这个动作可以逐渐增加抬高的角度和保持时间,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在肌肉锻炼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对手术区域造成压力或损伤。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自己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

负重锻炼

负重锻炼是恢复下肢负重功能的关键步骤。当骨折端达到初步愈合标准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负重训练,从双拐逐渐过渡到单拐,最后恢复正常行走。

双拐辅助行走:初期,患者可以使用双拐辅助行走,将部分体重转移到拐杖上,以减轻患肢的负担。随着力量的恢复,可以逐渐减少拐杖的使用。

单拐辅助行走:当患者感到能够稳定行走时,可以尝试使用单拐进行辅助。这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

正常行走:当患者完全恢复下肢肌肉力量和稳定性时,可以逐渐放弃拐杖,恢复正常行走。这个过程需要患者耐心和信心,逐步适应和练习。

在进行负重训练时,患者需要注意保护手术部位,避免受到二次伤害。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负重重量和时间,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恢复下肢功能。除了上述3种锻炼方法,患者还可以考虑其他康复手段,如物理疗法、按摩等。这些手段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紧张等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营养摄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促进身体的全面恢复。

总之,股骨颈骨折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练习。通过正确的锻炼和康复手段,患者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下肢功能。

猜你喜欢
双拐患肢下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拄着双拐看春天
周义仓:60岁教授拄双拐上课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学生拄着双拐考“奥数”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