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生态书写的客观叙事、主观投射和形象建构

2024-05-07 14:58柏振平张桂华
传媒 2024年7期
关键词:生态观国家形象中国式现代化

柏振平 张桂华

摘要:生态纪录片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领域探索历程和发展成就的“展演场”,影像化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理念与价值取向。我国纪录片的生态书写范式转向既与生态观念变迁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也是回应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话语权和价值观传播等方面的时代呼唤,表现为客观影像叙事、主观情感投射和大国形象建构的逻辑范式。探索新时代我国纪录片生态书写的内在逻辑范式,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理念阐释与实践成果展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观 纪录片 国家形象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色、本质要求和战略任务加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实质上是创造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理念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人与自然本质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不仅为国人留下集体记忆的难忘瞬间,也用自身发展见证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阔步前进。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国纪录片的生态书写表现为客观叙事、主观投射和形象建构的逻辑范式,这既有利于增进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引导生态友好的社会意识及行为方式,又是展现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形塑中华形象的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观等方面的影像化、视听化、艺术化展演。

一、偏见的扬弃:客观记录的影像叙事

纪录片作为叙事性很强的影像作品,其真实客观性的体现主要取决于叙事者语言的选择、视角的定位和事实的呈现方式。我国纪录片生态书写具有中国特色,它运用纪实性的视听语言,选择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视角,通过理性与感性交织表达的故事叙述,客观记录和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态图景。

1.叙事语言:纪实性视听语言双重呈现。纪录片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同时运用图像和声音两种媒介来实现信息的编码与表达。对于生态纪录片而言,视听语言的有机融合使环境和事件的记录超越生硬的再现,展现出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及共情力。在视觉语言方面,影视设备的更新迭代使得生态纪录片充满视觉奇观化,观众经历了由身体和心理的“具身性”感知到脱离身体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离身性”想象。

传统生态纪录片以“人的视角”构建图像,易于被人脑理解和带入,产生高度真实的“如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真实感与情感共鸣成就了其独特的“具身性”魅力。伴随着航空摄影的发展,生态纪录片采用无人机等新技术实现更加开阔的空间视角,用抽离式、“鸟瞰”式的“空中视角”实现对人类与居住地互动关系的全面审视,使生态问题不仅可以在局部得到直观的感知,也可以在全局上得到理性的认知,如《鸟瞰中国》《航拍中国》等。随着卫星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生态纪录片又进一步创造了脱离身体认知和心理体验的“太空视角”。这种视角使观众在“离身性”思考和“置身性”情感之间取得平衡,促进观众理性判断的同时又唤起其情感共鸣。

生态纪录片的听觉语言主要体现在解说词、背景音乐和同期声。解说词是生态纪录片中重要的口头讲解,可以对画面内容进行解释、补充和概括,引导观众对每个镜头的理解,合理运用解说词能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音乐作为无国界的艺术,是传情达意的最好载体。生态纪录片中精心设计的背景音乐作为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不仅可以为视觉图像营造氛围,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也能丰富镜头画面信息,增强作品信息表达力与影响力。来自拍摄现场的真实同期声也是客观记录叙事策略的重要语言,既能起到补充和烘托画面效果、表达情绪的作用,还可以增加画面的代入感,带给观众强烈的真实感。

2.叙事视角:历时性与共时性并行构建。视角是文本中叙事主体的定位,不同的视角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叙事角度和观点,从而影响整体叙事的意义与效果。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叙事视角经历了从叙事灵活、信息丰富的全知视角,可信度较高、感染力较强的内视角以及客观超然的外视角等单一视角,拓展为真实感和客观性兼具的内外结合视角,再到历时性与共时性双重视角构建的转变。

我国生态纪录片在刻画“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多选用“大而博”的叙述策略,呈现多角度、全方位、全景式的特征,实现了空间、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跨越,这体现出生态影像创作的宏观视野。由于拍摄对象是当地的生态系统全景,复杂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环境要素间存在密切关系,生态纪录片创作者需要基于全局的角度、联系的眼光,建立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综合评价各要素间的关联机制与影响程度。价值判断标准的建立,既需要用先进的生态思想武装自己,审视并判断环境问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又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发展阶段,为促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提供合理政策建议,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因此,当下我国生态纪录片在内容上兼具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视角。以《城市之岛》为例,从历时性视角完整再现了崇明岛從小乡村升级为“世界级生态岛”的“凤凰涅槃”历程。该片的内容汇集了当地大量历史数据和影像资料,其制作更是历时三年、跨越四季,创作团队探索多地并走访各界,最终以全方位大制作展现。在共时性表达手法上,该片巧妙运用事件的空间排序、典型案例的延展和故事单元的完整性,构建出系统而立体的共时性框架,思考生态与发展并驾齐驱、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等新时代课题。

3.故事叙事:理性与感性的交织表达。叙事理论指出,叙事的构成包括“故事”和“话语”两个方面,其中“话语”也是强调“故事如何被讲述”。罗伯特·麦基在著作《故事》中指出,讲故事是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交流方式之一。我国生态纪录片的故事叙事,也经历了从阐释说服到理性感性交织表达的转变过程。

生态纪录片在诞生之初,运用“上帝之声”的模式以“全知全能”的声音向观众解说生态问题,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上帝之声”的模式,是指由主导的画外音采用比较直接和绝对的语言,完成所有画面串联及解说任务的模式。这种叙事模式在初期虽然对推广生态科学知识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其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与直接强硬的叙事语言,往往缺乏对观众情感体验的考虑,并限制作品的可看性和社会影响力。

随着受众多元需求的变化,生态纪录片开始转向个性化的叙事模式,在故事讲述中寻求与观众的情感交流与共鸣,如《垃圾围城》《塑料王国》等。一般来讲,当观众全身心投入事件展开、线索递进和人物命运发展时,作为故事的参与者,观众的心智会从现实环境抽离并进入故事的想象空间,这使观众对故事人物产生情感认同并与之实现精神联结,由此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深层统一。同时,叙事者联系社会历史进程对事件进行解读,这种叙事方式会让叙事者的个人生态体验与社会生态问题有机链接,使生态议题在纪录片作品中得到宏观的社会解读。

二、阐释与重构:主观介入的伦理叙事

生态纪录片通过灵动和谐的影像叙事,呈现出生态环境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但其终极目的并不是停留在环境事实的陈述,而是要完成更高层次的精神传达。这就需要通过主体介入和观点表达,对生态环境、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核心议题进行阐释与重构,使生态纪录片的情感表达和思辨特性能够更为凸显。

1.叙事主体:人与自然成为共同主角。叙事主体是影像作品中观点或视角的出发点,生态纪录片中叙事主体的选择直接关乎作品要传达的生态理念。生态纪录片自诞生以来,其叙事主体和关注对象经历了从人到自然、再到人与自然的转变。这种转变既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影像化表达,更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与国际接轨的积极印证。

在我国生态纪录片发展初期,通常是由纪录片制作人或独立观察者设置议题,着眼于人类活动和环境破坏、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这种叙事聚焦人类的行为和责任,体现出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比如,纪录片《神鹿啊,神鹿》尽管以“神鹿”命名,但关怀主体仍然是“人”,神鹿只是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和精神寄托,起到叙事动机的阐释作用。随着环境伦理学将关注范围由人类扩展至所有生物,为纪录片的生态书写提供了参照坐标,生态纪录片开始更多地关注人以外的生命现象,赋予大自然主体性地位,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生命个体。

我国生态纪录片近年来不再仅仅聚焦人或者自然某一主体,而是同时将人与自然置于叙事中心,记录并展现两者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呈现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念。纪录片叙事主体的转变过程,反映了人们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思考的持续深入。

2.叙事主题:生态反思与理想双重表达。我国生态纪录片的主题包容万象,但总体上具有历史连贯性,是从“以环保知识科普为主,提高环境认识”到“生态反思与生态理想双重表达,加强行动导向”的承续与流变。生态纪录片在诞生初期,主要关注环境资源的记录及环境问题的警示,其主要功能在于生态知识的传播和环保理念的宣教。我国第一部全面真实反映国内水资源状况的纪录片《水问》,以“关注水环境,关注水污染”为主题,依照提出问题、分析問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表现我国水环境、水污染的严峻形势并呼吁人们保护自然。

在环境记录与问题警示的基础上,反思现代文明弊端、构建生态理想社会是纪录片生态书写的第二阶段。纪录片不仅能作为一种影像记录手段,记录并呈现时代的社会面貌,还可以拓展成为探寻人性的视听窗口,通过影像关注社会事件背后的深层人性动因。这一阶段的生态纪录片,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通过反思引导观众理解生态失衡的深层原因,常以理想进一步激发其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从而产生更为积极有效的行动引导。

3.叙事价值:影像叙事高度融合现实关照。所谓叙事价值,是指影像作品通过叙事所达到的影响力,是评价一部作品的重要标准。由于社会转型与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叙事转变,经历了从最初的“诗意”审美价值转向理念深刻阐释的生态价值,再到对社会现实、公共理性关照的现实价值,并在修辞范式上经历了从塑造感性认同转为理性认同的过程。

首先是自带“诗意”的审美价值。生态纪录片在初始阶段受先锋电影的影响,更注重生态事件的感性体验和美学表现,展现出较强的“诗意”特征。它主要以生态事件的直接记录与展示为主,重在生态景观的呈现及生态知识的传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照。之后的转变是理念深刻阐释的生态价值。随着社会生态意识的加深,生态纪录片的叙事不再局限于简单记录自然生态,而在生态事件呈现中融入生态理念阐发,其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意义显著提升。

目前,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叙事价值,更为侧重影像叙事与现实关照的综合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持续上升为全球治理问题,我国生态纪录片开始转向更加理性的视角,注重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症结,并在作品中表达更为实际的政策建议与解决方案。整体而言,我国生态纪录片在新时代新领域的探索,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反思,也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创新实践。

三、创造性塑造:“生态中国”的形象建构

国家形象是一种集体形象,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主观印象与整体评价。生态纪录片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形式,不仅呈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也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站在新世纪新时代的重要节点,我国生态纪录片需塑造更为丰富多元的国家形象,蕴含“绿色中国”“诗意中国”和“责任中国”等多层次的大国形象。

1.谱写人与自然交织隐喻的“绿色中国”。我国生态纪录片在新世纪以来,逐步脱离了对自然风光单纯记录、单纯宣传的表现方式,有了更为明确的立意,通过记录中国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多样的生物种类,塑造出拥有宝贵生态资源与丰富治理经验的大国形象。随着自然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纪录片的生态书写更多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形象。比如,全景式呈现国家自然生态全貌的《自然的力量》《我们诞生在中国》等,这类纪录片通过记录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展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与互联性,这有利于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中国”形象。

《自然的力量》作为一部运用生态哲学观照自然生态的纪录片,以中国的山川、河流、动植物为线索,运用生动的故事、真实的纪实影像,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画面,全方位展示中国的地理环境、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也让世人见证了美丽中国的新图景。《我们诞生在中国》以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为主角,用春夏秋冬的时间轮回讲述一个个温馨且充满趣味的生命故事。该片展示出中国人崇尚生命、亲近自然的价值观,启示我们只有懂得人与自然间的淳朴联系,才能领悟生生不息的真正含义。

2.塑造生态与人文深度交融的“诗意中国”。我国纪录片的生态书写,除了表现对“非生态行为的反思”,还在展现“对人类家园的诗意栖居”。这些纪录片将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理想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相结合,致力于表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万物之生》作为国内首部8K生态人文纪录片,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为创作背景,细腻展演云南万物和谐共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诗意呈现了云南生态和谐的画卷,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同时,其表达形式符合欧美的主流叙事,不仅在向世界传递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还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的人文生态纪录片秉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運用传统山水画的美学理念,记录山川秀丽的生态画面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场景,实现生态记录唤起生态体验、生态故事启发生态思考,让生态智慧在画面中发芽、在记忆里生根,由此建构出生态发展与生态设计兼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中国”形象。

3.展现参与全球化生态议题的“责任中国”。自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全球性问题,加强生态治理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议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帜,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纪录片作为中国履行生态责任、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生态治理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过程中,传递出一个生态发展与生态担当兼顾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以中央电视台与国内外机构合作拍摄的《环球同此凉热》为例,它在生态记录和生态反思中传递生态保护理念及情感,展现了生态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纪录片通过手绘二维动画、角色旁白等多种形式,塑造了生态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形象,同时也将视野放大到全球,记录全球气候变化给各地带来的生态危机,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履行气候责任。这表明中国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合作,各国在生态治理方面要同舟共济,中国正视越来越紧迫的全球气候危机,并决心承担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国责任。

与此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生态纪录片加强与国际接轨,采用“全球视野、中国表达”的策略,兼顾国际性与中国文化特色,让不同文化背景的更多受众产生共鸣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有助于在国际上塑造“责任中国”的生态形象。

作者单位 柏振平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桂华 盐城师范学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BKS109)、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公民生态人格塑造研究”(项目编号:KYCX23_055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国芬,柏振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要义[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

[2]靳斌.真实如何呈现:阐释学视野下的纪录片叙事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编辑:马宁】

猜你喜欢
生态观国家形象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