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媒体的青年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2024-05-07 14:58徐园媛林源张钰琳
传媒 2024年7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工作机制

徐园媛 林源 张钰琳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沉浸式媒体的青年德育工作创新路径成为探讨教育范式创新的前沿问题。本文分析了沉浸式媒体的三个特点:技术与叙事的叠加促使叙事方式转型升级;认知与情感的融合构建生动的信息共享空间;人与机器的互动造就崭新的交互体验场域。基于此,文章指出利用沉浸式媒体的优势,从“以新技术研发为引擎、构建丰富的沉浸式媒体案例资源库、优化情感反馈系统”三个方面,构建创新青年德育工作的路径,并分析其在当下教育中的实践效能。

关键词:沉浸式媒体 青年德育 工作机制 数字资源

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内在源泉,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的内核,是人独特的精神标识。人的体“道”成“德”过程,是认识、领悟、体会、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唤醒主体道德自觉并促使道德主体进行自我修炼的过程,是人类主体精神逐渐走向自律的过程。道德品质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青年群体是国家的未来,而青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加强青年群体的德育工作刻不容缓。面对沉浸式媒体蓬勃发展的新趋势,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沉浸式媒体的技术优势创新德育工作,使青年成为一种具有崇高境界和人格的道德主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沉浸式媒体的特点分析

沉浸式媒体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播领域的新应用,它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优势,为参与者的认知和行为提供了全新的情境支持。

1.技术与叙事的叠加促使叙事方式转型升级。沉浸式媒体不是技术与现实的简单叠加,而是技术与现实的有机融合,它凭借其交互性与多媒性,推动了叙事逻辑的转变。叙事是一种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具有感性力量的信息交流方式,人类运用叙事的方式来探索、接触所谓的“真相”。传统线性叙事具有固态性、封闭性、有限性等特征,是以事情发生的时间为顺序,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叙事内容,虽然存在插叙、倒叙、补叙等打乱常规时间序列的叙事结构,其叙事流程也不可更改。在沉浸式媒体的加持之下,所有传统型媒体形态的叙事方式都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构与重组。

沉浸式媒体综合运用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动态智能、显示技术、传感技术、拟像搭建等各种技术,在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感受。新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播场域的边界,突破了叙事情节的线性约束,生成了多种情境结构,使原本被排除在传播场域之外的人的形象在“超真实”的符码拟像之中得以凸显和还原,使叙事方式更加多元。沉浸式媒体可根据学习目标与任务规则建立教学框架,帮助学习者深度参与到叙事情节中,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叙事情节中丰富的“支线内容”,有力助推学习者进入“卷入”状态,提升了学习者的想象力和思辨力。

与此同时,画面、声音、空间等元素处于绝对控制地位的“闭环式”叙事方式得到根本性的解构与重塑。画面更直观地表达了叙事的内容,声音辅助深化了叙事文本的主题思想,声画共筑的叙事方式使情境还原更加真实。技术与叙事的叠加使学习者被赋予新的角色生命,学习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空间元素取代时间线性成为叙事的结构性框架,空间导向形成的氛围参与叙事逻辑,在学习者的每一次“进场”和“互动”中产生了多维分叉的新路径,把抽象的线性叙事变成触手可见的真实。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入叙事空间并参与叙事,更多地嵌入了自己的主观因素与生活经验,甚至创造了不同的故事脚本,模糊了“梦幻”与“真实”的语境,使得原有的具有固定边界的叙事空间逐渐转向无边界和多维度。

2.认知与情感的融合构建生动的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的在线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传统的学习方式将信息固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信息传播效率低。沉浸式媒体由新技术、新设备支撑,改变了传统学习者只埋头看书本的学习方式,使学习方式变为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相融合的共享方式。人的认知过程是对外界感知的信息进行不断地编码、存储、检索、分析的过程。一方面,认知的来源,是大脑中真实存在的感觉活动。沉浸式媒体给予用户多感官、多维度的外部刺激,这些感官刺激会投射到海马体、杏仁核等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通过提升神经元的可塑性并促进神經活动的发生,从而激活知觉、增强感知能力与记忆状态。另一方面,沉浸式媒体使认知产生于感知运动的身体,使认知被涵盖在一个生理、心理和文化交互杂糅的构架之中。沉浸式具身认知使学习者依赖自身身体体验而产生认知。学习者不仅能够感知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变化,还能充分激发其空间想象能力和感知能力。

与此同时,沉浸式媒体能进一步打通学习者的情感接受渠道、完善学习者的情感交流系统,培养学习者的共情能力,激发学习者的同理心,增强学习者的领悟力。在沉浸式媒体的影响下,学习者的愉悦、奇想、领悟、发现和探索等行动不断被挖掘。各种不同的感觉、情绪彼此相互混合,各种立体、生动的情感记忆相互碰撞,强化了在“再造空间”的沉浸感,使学习者能够进一步领略到沉浸式媒体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更有利于学习者产生情感认同、情感依赖与情感共鸣。同时,学习者可以搭建与虚拟空间人物之间的立体、双向的情感连接,改变以往被动的情感牵引。具有情感记忆的节点被植入到“沉浸式”的动态系统中,由此实现学习者与虚拟空间中人物的“共情与共振”,学习者可依据自身意愿去推动情节的发展,使其视听感官与情感产生连接,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心理感知力并产生情感共鸣。

3.人与机器的互动造就崭新的交互体验场域。体验是个体在经历观察、感受、探究等活动时,实现认识内省,最终形成生成性的习惯、态度与心理品质的过程。沉浸体验是身体“浸入”传播场域之中作为信息交互界面,以人的即时参与为核心、以激活感官共振为辅助的体验方式。人机交互包括语音交互、体感交互、触觉交互、视线交互等多个方面。沉浸式媒体通过声音、音乐、光线、电子影像、机械互动装置、遥控器等多种技术的结合,打造出亦幻亦真的虚拟世界,并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交互手段,以求在机器与人之间的变化关系中获得一种最佳的和谐状态。这种人机交互的沉浸空间打破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在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构建了直接融合的通道,使学习者可以直观地与虚实一体的世界进行自然交互。超越以往简单的“看”的功能而转向“体验”,能使学习者更好地“进入”场域中,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事人”,这种基于第一人称的交互体验会使学习者获取信息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性与想象力。沉浸式媒体重构了人与机器的关系,由原来的被动关系转换为互动关系,这种人机互动比之前任何跨屏互动都更有参与感,因为它既允许学习者成为生产者,也赋予了学习者个性化选择的权利,给学习者一种更加完整全面的身体和心理感受,使得在人机交流中的学习者能够越来越趋向于回到人的本原状态,并建构出此时此刻专属于此人的内容。

二、利用沉浸式媒体创新青年德育工作的路径构建

沉浸式媒体以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式给青年道德塑造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为青年德育工作的开展搭建了新的平台,创造了青年德育工作的新形态。教育主体应该有的放矢地运用沉浸式媒体的特点创新青年德育工作,使青年德育工作在人工智能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1.以新技术研发为引擎,推动沉浸式媒体技术创新发展。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每一次信息技术变革都对德育工作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技术是经过人研发而得来的,技术的更新引发了人类更高的需求。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高端芯片、关键部件、专用集成电路、图形图像处理器、通用开源算法平台等方面的研发创新,使得沉浸式媒体的体验场域更加逼真。沉浸式媒体运用于德育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技术赋能,技术赋能“具有渗透性、全域性、融合性等特征,是一种足以引发人类社会整体性、结构性变革的力量”。因此,研发者应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指导思想,以“场域交互、拟像搭建、数据处理”等新技术的革新升级为关键驱动力,进一步推动沉浸式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

第一,在场域交互方面,研发者要设计集“动作捕捉”“触觉反馈”“语音交互”“眼球追踪”等交互技术为一体的体验场域,进而完成对现实世界的抽象、模拟、仿真。当教育主体利用各类传感设备将受教育者“投放”到仿真环境中,就能生成多元信息融合的、交互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交互体验会随着技术的升级变化而更变得人性化,实现人与场景、自身与化身、人与人的交互。因此,研究开发新型、低价位、感应性优良的设备将会成为开展后续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第二,在拟像构建方面,沉浸式虚拟空间是基于现实世界三维视角所形成的场景,研发者应利用跟踪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等新技术搭建逼真的虚拟环境,促使青年对道德有更深层次的体验。模型构建技术要利用“5G+AI+计算机”在虚拟空间内打造一个现实世界的物体,保留真实物体本身的物理属性。图像元素是最直观的,因此要将青年心理学、美学等原理运用到模型构建中,同时可以把多种基础模型相互连接,从而建立起更加逼真的模型。

第三,在数据处理方面,研发者应根据虚拟空间中青年的情感反馈状态更新沉浸式媒体的案例。不同主题不同场景的沉浸式媒体带给青年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研发者要应用二维图像变换法、假三维法、全息图像法来满足青年的视觉享受。同时,研发者应根据现场捕捉到的青年情感、情绪的变化要素,形成相应的图像、声音转换方案,智能推送出更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媒体内容,营造出更加适合青年心理特点的沉浸式空间。只有通过这些高效、及时的数据处理,才能大大提高信息的有效传播性。

2.革新德育范式,构建沉浸式媒体案例资源库。沉浸式媒体案例资源库是把采集到的海量素材元数据,通过抽取、转换、加载、联机分析等技术环节的处理,转换为数字化的媒体信息资源,再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拟真化的媒体情境,使青年通过多模态融合感知技术接受媒体信息。

构建丰富的沉浸式媒体案例资源库,是开展青年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定期整合新闻素材,推进沉浸式媒体德育案例资源库“共建共享”。“共建共享”的本质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对传统新闻内容供给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方法,共享是共建的目的和标准。“共建共享”把优质的媒体德育资源科学合理地整合起来,分配给需要的青年,打破了传统的私人占有资源的藩篱,打破了区域链、文化圈的壁垒,让更多的青年共同享有优质资源。

“共建共享”的云共享案例资源库并不是新闻素材的杂乱堆积,而是因地制宜利用“互联网+”数据思维挖掘青年的刚性需求,使德育教育内容由泛化转为量化,从而实现对青年德育资源的精准投放。只有构建了丰富的沉浸式媒体案例资源库,才能适应各种青年的个性化需求,让不同的青年在适合自己的沉浸式空间中找到心灵的归属。

3.优化情感反馈系统,打造德育情感体验工作坊。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它通常在人与某种需要相联系时出现,是通往人对事物的所谓爱憎、好恶等态度的桥梁,是一种以内在需要为基础的生命力冲动。情感体验的过程和结果都可以对行为发挥导向功能。传统的青年德育工作主要是以理论教学的方式开展,缺乏情感体验,导致青年群体缺乏主动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在开展青年德育工作时,教育主体必须强化青年的情感体验,通过完善情感反馈系统,打造德育情感体验工作坊。

反馈本质上是为了改善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是进行深入的道德学习的基础条件。反馈能夠引导青年对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实现对问题本质的深刻思考,得到科学的认知结论。交互指人们通过声学、手势和情感表达等自然方式进行相互交流,通过视觉和物体操作来完成对环境的探索。沉浸式交互具备多层次、多角度、多屏互动的特点,包括动作交互、情感交互、形象交互、知觉交互、实体交互等多个方面。人机交互形成空间叙事和情感反馈的多维场域,有利于青年在交互过程中获取丰富的精神需求。

教育主体应尽力搭建沉浸式媒体的感知线索和多通路的反馈模式,以更好地为青年沉浸式学习行为评价提供数据资料,并帮助青年将虚拟情景中的德育知识和实践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沉浸式媒体实现了青年学习场景的仿真在场化,青年忘记周围环境的干扰而沉浸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可以实现变被动式接受学习为主动式自主学习的突破,由此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并将这种情绪反馈到自身的现实生活中,塑造自己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在下一次的沉浸式模拟中,系统依据青年前一次情感反应强度统计数据,设置更深层次的情感刺激元,促使青年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形成动态的情感反馈系统。

三、利用沉浸式媒体创新青年德育工作的实践效能

利用沉浸式媒体开展青年德育工作不仅是技术革新的必然产物,也是教育理念发展的重要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沉浸式媒体因其深化学习体验和优化教学效果的能力,显示了其对于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时代青年的关键作用。

1.实现境身合一,强化多模态感知。沉浸式媒体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体现了教育技术领域向更加高级的交互性与体验性的演进。本质上,沉浸式媒体技术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动作捕捉、触觉反馈、语音交互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个能够模拟现实或创建虚拟环境的多维交互场域,为青年提供了一个以体验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根据具身认知理论,沉浸式媒体技术强化了“心身统一”的理念,即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主张通过外在知觉促进意识发展。通过创造一个允许青年以第一人称视角参与和体验的学习场景,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道与虚拟环境的完美交互。这种多模态的感知体验不仅加强了信息的处理和记忆,还能促进青年对德育知识的深层次认知和情感共鸣。

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中简单的理论讲授方式和视听学习模式,沉浸式媒体所创设的高度情境化的学习过程可将抽象的思想、意识等概念变得具象化,以实现德育工作的具身性与智慧性,由此更能激发青年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投入,使得知识获取于动态的、可感知的互动交流和认知实践中,进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意识的提升,实现教育过程中“境身合一”的理想目标。

2.泛化学习边界,满足个性化需求。沉浸式媒体技术的运用,跨越了传统学习模式的局限,突破了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将学习场景从教室扩展到了虚拟场域。这种扩展不仅使得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学习环境,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以其体验的延展性和多维性,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可及性和实用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每个学习者的知识构建过程都是独特的。沉浸式媒体技术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行为和反馈,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使学习者能够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体验,从而更有效地构建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资源有限,教学设计需要合理安排信息的呈现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认知负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沉浸式媒体通过提供高度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复杂概念,减少了抽象思维对认知资源的过度占用,从而有效降低了认知负荷,提升了学习效率。

3.加深情感认同,促进有效学习迁移。沉浸式媒体运用于德育,推动了以传统理论为主的德育工作向注重情感体验的教育范式的转向。沉浸式媒体中的德育资源带给青年强烈的沉浸式体验,使青年产生了情感认同、情感依赖与情感共鸣。情感驱动行为发生,情感同时也使行为产生意义,使青年德育工作具备了血肉。强烈的沉浸感体验能够引发青年对生活中道德现象进行反思,促进青年道德水平的提升。

沉浸式媒体通过视、听、嗅、语言等元素向青年传递德育信息,这些元素都是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在交互活动中,沉浸式设备相当于具有人格化、情感化的“伙伴”,参与青年的各类道德虚拟场景与道德情感连接活动。青年自身通过遥感、手势变化等进行移动,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手动转换,可以更加有趣味性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交互模式,进行信息联通,并在此过程中进行情感、能量等内容的沟通与互换,产生对他人活动、言语的判断与反应,形成在线、及时的情感反馈。在此基础上,青年把在沉浸式媒体构造的学习场域中获得的体验性与交互性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实现有效学习迁移,进而达到获取德育知识的效果。

作者徐园媛系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林源 重庆交通大学馬克思主义学院

张钰琳 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

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1206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汪时冲,方海光,张鸽,等.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新型“双师课堂”研究——兼论“人机协同”教学设计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9(02).

[2]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6).

[3]聂伟.走向虚拟现实传播的媒介技术[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10).

[4]任志锋.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学校立德树人[J].社会科学战线,2020(09).

[5]杨彦军,张佳慧.沉浸式虚实融合环境中具身学习活动设计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04).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工作机制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美术教科书使用应把握的几个视角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图书馆员新角色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建立中文DOI标识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高校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