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洛尤单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4-05-07 02:22王文涛周磊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

王文涛 周磊

作者简介:王文涛,大学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通信作者:周磊,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研究。Email:71647786@qq.com

【摘要】目的 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两组,所有患者PCI治疗后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β受体阻滞剂抗心肌缺血、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A组(45例)患者同时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B组(46例)患者采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及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A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减小,B组均较A组更小;血清内皮素-1

(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B组均较A组更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B组较A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 依洛尤单抗 ; 颈动脉斑块 ; 血管内皮功能 ; 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4.06.005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19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導致,血脂异常也是造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降脂治疗十分关键。他汀类药物能够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所需的限速酶,使胆固醇合成量减少,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流状况,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影响其疗效[1]。依洛尤单抗是新型调脂药物,其能够通过促进肝脏细胞表面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合,降低胆固醇水平,调节血脂,相比单纯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显著且稳定,同时可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依洛尤单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与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两组。A组

(45例)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76岁,平均(58.46±4.58)岁;病程1~10 d,平均(4.28±1.15) d;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4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10例;BMI 21~27 kg/m2,平均(24.52±1.35) kg/m2。B组(46例)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0~75岁,平均(58.42±4.55)岁;病程1~9 d,平均(4.27±1.13) d;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

22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0例;BMI 21~28 kg/m2,平均(24.51±1.36) kg/m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⑴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3]中的诊断标准相符;⑵首次发病;⑶入院后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处理,并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⑷既往无心脏手术史。排除标准:⑴心、脑、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⑵对本研究相关药品有过敏反应;⑶伴恶性肿瘤。此研究已由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PCI治疗后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β受体阻滞剂抗心肌缺血、吸氧等对症治疗[4],此基础上A组患者晚饭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70,规格:20 mg/片),20 mg/次,1次/d。B组患者同时皮下注射依洛尤单抗注射液[Amgen Manufacturing, Limited (AML),注册证号SJ20180022,规格:1 mL∶140 mg],140 mg/次,

1次/2周。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参考《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 [3]中的相关内容判定疗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5]改善2级及以上];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无效(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临床症状没有变化),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颈动脉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通过颈动脉超声诊断仪(飞利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PIQ7C)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IMT)、斑块面积;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5 mL空腹肘静脉血,离心(10~15 min,3 000 r/min)分离上层血清,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⑶炎症因子。血液采集及血清分离方法同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⑷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乏力、头痛、腹痛、腹胀等的发生情况。总发生率为各项发生率之和。

1.4 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行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较A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MT、斑块面积均减小,血清ET-1水平降低,血清NO水平升高,B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较

A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B组较A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PCI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但血脂异常是PCI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6],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除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外,降脂治疗也极其重要。他汀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不仅能降低胆固醇水平,还能够使LDL-C和其他载脂蛋白从血液中摄取增多,促进LDL-C清除,进而达到降脂目的,但部分患者长期使用药物不稳定,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以提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高胆固醇水平会导致胆固醇在动脉壁中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冠状动脉阻塞、狭窄,进而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的合成有抑制作用,依洛尤单抗能提高肝脏对胆固醇的清除能力,两者作用机制不同,联合使用可增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7]。ET-1、NO是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ET-1是血管收缩因子,NO是血管舒张因子,正常情况下,两者维持动态平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ET-1异常升高,NO异常降低;IMT、斑块面积是冠脉血管狭窄的重要影响因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MT、斑块面积明显增加,并且受累血管越多,IMT、斑块面积增加越明显[8]。依洛尤单抗能够特异性阻断肝细胞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mRNA转录,降低PCSK9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CSK9和LDL-C受体结合,进而减少胆固醇含量,减少脂质沉积,改善IMT厚度,缩小斑块,同时可以舒张血管,调节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病情好转[9]。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两组疗效、颈动脉斑块及血管内皮功能发现,与A组比,治疗后B组患者总有效率及血清NO水平更高,血清ET-1水平更低,IMT、斑块面积均更少,这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导致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hs-CRP、TNF-α、IL-6均为常见炎症因子,其水平异常升高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斑块破裂,进而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0]。依洛尤单抗通过有效调节血脂水平,增加巨噬细胞自噬力,影响炎症因子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释放,降低hs-CRP、TNF-α、IL-6等水平,减轻炎症反应[11]。通过对比观察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发现,与A组比,治疗后B组炎症因子均更低,这提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此外,分析两组安全性结果,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可能为,依洛尤单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且多数较轻微,通常很快消失,因此安全性良好。

综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动脉斑块与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莉莉, 韩雅玲, 马蕊, 等. 依洛尤单抗短期快速调脂在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10): 1081-1083.

陈文文, 李振山, 刘妍妍, 等. PCSK9抑制剂依洛尤单抗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 40(3): 344-348.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急诊学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分会.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2019)[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4): 301-308.

马丞慧, 江珊, 于洪伟. 依洛尤单抗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3, 39(5): 611-615.

李庆波, 刘少玲, 黄寒, 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临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24): 2255-2258.

孟宪磊, 任建明, 刘俊飞, 等. 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PCI病人血脂谱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 21(24): 4591-4595.

林智海, 王正东, 李平, 等. PCSK9抑制剂 - 依洛尤单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谱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21, 27(3): 508-512.

赵岩, 惠慧, 孙仕泽, 等. 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降脂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医药, 2021, 16(11): 1622-1625.

刘天骄, 张欣, 王晓菲, 等. 依洛尤单抗联合常规他汀与单纯他汀强化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及对血清HMGB1、SAA1、CCL19表达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 2023, 22(4): 361-366.

陈文山, 姬劲锐, 魏小云, 等. 早期应用PCSK9抑制剂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后炎症水平和微循环功能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2, 30(7): 601-605.

王均强, 董少华, 阿丽娜, 等. 依洛尤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血脂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2, 43(1): 6-10.

猜你喜欢
颈动脉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
益气扶正法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及对血清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研究谷氨酰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双源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