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4-05-07 10:59杨慧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4期
关键词:岗位事业单位监督

杨慧

一、前言

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运行非常重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既能提高服务民众的效率,又是贯彻执行反腐政策的重要手段。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下,事业单位运营事项在未发生时就能预知其审批权限、流程时间、最后结果等,起到事前预防、事中偏离控制、事后监督反馈的作用。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节约成本,规范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多年经验总结而来,规范了单位每一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事情的审批流程,特殊情况的处理,如何规避风险,资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更换,哪些账务可以报销以及报销的流程,采购环节通过“三重一大”、询价或是招标等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确保采购物资质量合格、价格公正,规避舞弊骗取国有资产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避免了铺张浪费,节约了成本,同时在单位的管理上也起到规范作用。

(二)反腐倡廉,保障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线之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尤显重要,重大事件、重大资金集体决策,避免一言堂的情况,能将财务舞弊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金安全[1]。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一是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各不一样,有的单位人员多且机构完善,有的单位业务简单,有的单位有业务收入,有的是服务性质,生搬硬套上级的内控制度或者是其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贴合自身状况,执行起来漏洞百出,起不到内部控制的作用。二是近年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内控工作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工作中,很多事务都是电子化流程,有需求在网上申请、上传审批材料、在线办公,各个系统的网络安全控制以及操作人员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而部分单位对各种电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还没有相关规定,在内控制度建设过程中,缺少与现代化信息系统相关的内控制度。

(二)组织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多数事业单位由行政办公室、业务室、财务室等机构组成,未设置内控监督机构或者专职内控岗位,更有极少数单位仅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内控工作,也未设置内控监督岗位,组织机构不健全,起不到相互监督的作用,阻碍内控制度建设,内部监督部门未真正行使其职能,没有起到监督作用。

(三)控制环境较薄弱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更好,相反,如果内部控制环境不好,即便有内部控制制度,也起不到监督作用。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单位内部控制了解不足,在职工有不良行为或者违反单位规定的行为,领导不能及时制止,甚至存在默许、暗示职工做一些危害单位利益、违反单位规定的事情,对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四)内控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全力支持,才能保障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全面提升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重视单位内控,才能充分、有效落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控意识淡薄,简单将单位内控制度与单位会计控制制度混同,认为单位内控就是财务工作人员的事情,其他部门或人员都不愿意参与,对单位内控建设不了解,风险意识不足。

(五)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欠缺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内控专业知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效果。一是工作人员在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上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内控制度原本不完善或者单位组织机构、业务性质等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单位原有内控不再适用,此时需要单位对内控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如果单位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就很难胜任此项工作。二是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阶段,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素质,不清楚内控制度设置的真正目的,不能准确把握风险点,在执行内控过程中,可能会“打折扣”,影响内控的执行效果。比如,现金不按照非税收入相关规定及时存入单位账户,部分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后,资产管理人员未及时按照规定建立资产明细台账和资产卡片,有的单位甚至未设置资产管理岗位,单位资产购买后直接交给使用人或者申请购买人,未做任何登记,这些行为导致国有资产被侵占的风险。单位自建固定资产长期挂账“在建工程”,不及时转入固定资产,账面资产与实际不符。三是极少数单位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对内控不了解也不学习,阻碍内控制度的建设[2]。

(六)岗位设置不合理

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有效执行。有的事业单位出纳还担任库存管理人员、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或者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会计人员兼任审计、印章保管、支票签发等工作,物资采购经办人员负责验收、记录、保管工作,财务系统经办的UK保管人员同时保管审批人的UK,在系统实际操作时,经办与审批为同一人。

(七)监督缺乏独立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涉及临聘人员,临聘人员的人事权在事业单位本级,担任监督岗位时缺乏独立性,在内控制度执行的时候,可能因为领导“指示”等特殊情况,不按照内控要求执行,长此以往,单位就会形成领导“一言堂”的情况。即使是在职人员担任单位内控监督岗位,也会因为“怕得罪人”“怕麻烦”等對自己不利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合理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此时很可能就会存在与内部控制制度相左的情况,就会形成所谓的“灵活处理”,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八)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欠缺

事业单位有很多系统,比如预算一体化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工资基金系统等,各个系统都是独立的,缺乏系统自动化模块连接,需要重复输入单位基本信息、工作人员信息。在录入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失或者人为等原因导致每个系统的数据不一致。比如,单位可能对需要上报的系统数据美化加工处理,不需上报的数据才据实填写,上级单位得到的数据失真,可能导致领导决策失误,造成严重后果[3]。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策

(一)完善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自身情况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事业单位都应该建立贴合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事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风险评估制度。评估单位自身风险,对于高风险点进行重点管控,比如采购环节、现金收支、审批等重点环节重点监控。当单位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当重新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估,评估其是否需要变化,如需要变化则形成书面报告上报至领导,领导批准后重新评估。二是完善单位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对单位业务从预算、执行到最后的监督都需要明确流程、审批权限。比如,单位重大事项应该由有需求部门提出,视情况由全体职工讨论决定或者是“三重一大”程序集体决定,杜绝无审批、无预算支出,或者先支付再审批等违反程序操作。三是合理规划,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形成相互制约。出纳不得兼职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坚决不能兼任出纳、审计、印章保管、支票签发工作,采购不得兼任货物验收、保管人员、货物款项付款人、会计档案资料保管,销售人员不能兼任出纳、票据管理人员。四是在远程办公的情况下,内控制度应该注重各个系统的控制,系统的经办操作人员不能同时办理审核业务,在对系统的数据进行修改的时候,需要领导授权审批,不仅体现在口令,同时需要上传纸质同意资料[4]。

(二)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是事业单位落实内部控制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一是建立合理、合规、有序的内部组织机构,成立内控监督机构或者任命专人负责内控监督工作。事业单位虽然为非营利性组织机构,但却是独立法人,需要全面确保单位活动合法、合规、有序,其内部机构越完善,越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保证机构安全运行,健全的组织机构会使内控制度建设更规范、有效,从整体上提升单位内控质量。二是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统筹单位各岗位风险点,重点把控关键岗位、关键风险点,重点监督关键岗位。统筹一人多岗,但是做到不相融岗位相分离、相互监督,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氛围。三是单位“一把手”要起带头作用,应严格遵守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四是通过培训学习文件或者学习典型方法,让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单位领导,通过财政部门或者上级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财务培训、内控培训,增强单位领导对内控的认知,从而达到在内控中起带头人的作用。对于单位财务人员,在入职时明确要求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熟知会计岗位职责,清楚内控的内容和重要性,对不符合条件者不予录取,在后续会计继续教育中,侧重内控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其筑牢思想底线。对于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集中网上学习内控知识,学习典型案例、学习其他地方先进的做法等方式,加强对单位内控的认知和了解,知晓内部控制的内容,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与自己岗位相关的风险事项,让单位全体工作人员行动起来,形成单位内部控制全员责任的观念,形成一种良好、健康的工作氛围。

(三)充分激活监督作用

事业单位的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一是对内部监督,成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或者专职监督岗位,有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领导反映不良情况的权力,在年度考核评优和提拔任用时优先考虑。同时,重视防止打击报复的情况出现,让监督人员行动起来,激活内部监督的作用。二是外部监督,对于事业单位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位的内控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事业单位的内控环境、内控机构、内控执行进行评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作为年终对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5]。

(四)建立完善自动化信息系统

融合事业单位各个系统,实现信息自动化处理,将所有数据进行无缝对接事业单位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将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输入,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系统自动从事业单位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提取工作人员的姓名、工龄、工作年限、工资档位等信息,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预算模块也能自动提取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系统的信息。预算一体化系统里会计核算模块根据预算一体化系统支付模块数据生成电子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会计核算模块预生成资产情况,工作人员可通过授权审批对预生成资产做人工调整,各个系统做好模块对接,因内控原因导致的差错得以杜绝。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行和廉政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能有效地实施和执行反腐政策,维护机构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事业单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策略。未来,事业单位应继续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技术应用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效能,以更好地服务公众并推动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引用

[1]于林弘.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措施研究[J].国际公关,2023(07):41-43.

[2]王佩丹.行政事業单位内部控制存在常见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经济师,2023(01):88-89.

[3]蔡清兰.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22):52-54.

[4]李海丽.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加强措施[J].财经界,2022(11):35-37.

[5]吴爱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J].会计师,2022(04):69-71.

作者单位:广安市广安区殡仪馆

责任编辑:韩 柏

猜你喜欢
岗位事业单位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