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英启航”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路径

2024-05-08 03:49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芦甜
当代矿工 2024年2期
关键词:导师制人才队伍职工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芦甜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至关重要。作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拓开一片市场、赢得发展先机;如何管好用好人才,夯实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人才根基,是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工程公司全面推进和创新人才工作发展,通过“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模式,探索“新英启航”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路径,以实施“新英起航”导师人才培养工程为抓手,优化人才结构,强化建章立制,推动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相融互促,依托每个项目建设,实现建设一个精品工程,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现实意义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壮大,新项目不断增加,人才队伍规模总量和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不均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专业人才较为短缺,多元化产业人才尚不充裕,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明显匮乏,未来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结构、速度和质量将成为影响各项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公司党委扎实开展“新英启航”导师制人才培养工程,发挥组织政治功能,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人才队伍的统筹发展,为加快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思政形式

1.紧扣中心任务,画好思政教育工作线路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导师制”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方面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统一思想,认清发展新形势,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各基层单位根据生产建设实际,对本项目部人才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盘点,科学制定本项目部的人才发展规划。

2.夯实第一堂课,注重思政工作教学相融。加强思想引领,将理论学习、主题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职工能力持续提升工程,不断强化政治训练和实践锻炼,推动青年人才补钙壮骨、固本培元,切实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引导青年人才爱岗位、懂奉献、增质效、提能力,尤其是针对刚入职不久的大学生,注重在他们的适应期抓好基础培养,给每名实习大学生指定帮带师傅,为“新兵”更快更好地融入队伍提升能力搭建起多样的平台。

3.创优竞赛台,打造实践育人特色。坚持多元化与专业化培养相结合,聚焦年轻干部能力短板、薄弱环节,突出把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融入到实践锻炼、环境磨炼等环节之中,最大限度做到精准施教,悉心培育。通过政治学习、专题培训、轮岗交流、挂职见习、委派学习、异地培养、领导帮带和基层一线锻炼等措施,加大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开展经营管理、领导力提升、执行力提升等专项培训,丰富其岗位工作经历,拓宽视野,不断提高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水平。

(二)推进五育并举

1.建机制探索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渠道,抓好选人用人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人才使用原则,坚持政治合格、业绩导向、群众公认的原则,更加重视实干业绩和贡献担当;完善干部人才考评体系,使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创新薪酬分配机制、实施优秀人才奖励办法等,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2.强队伍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育,以在公司内专业领域的技术骨干为核心,与部门内的同专业青年职工建立集学习、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团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青年职工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提升一个档次。各单位结合本单位的重点工作和难点任务、以该方面的技术骨干为核心,推动人才成长,并研究制定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建立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加强岗位实践,增强技术能力,善于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以达到破解难题、技术攻关的目的,全面提升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3.育品牌打造特色化育人活动。进一步深化“导师制”人才培养和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塑造“导师制”人才培养品牌,创新实施“新英起航”导师制人才培养工程,开创“书记领航”“砼心筑梦”“人才种子”三个工程,充分发挥好党支部书记、技术骨干、青年职工的作用。在导师制培养中,以培育精鹰、飞鹰、雏鹰为导向,开展“双向”工程,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模式,将工程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相融互促,将项目作为“战场”,开展一带一、师带徒、现场指导、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活动。

4.网上网下结合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通过上好理论课、开展讨论课、讲好实践课等线下教育形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素质技能提升力度;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到现场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使实效、实际、实用的多元化培训机制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线上教育优势,克服时间、地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利用微信、学习强国等媒体,制作、传播各类学习培训资料,按照扩展内容、主业内容、辅助内容等类型进行培训教育。

5.重创新实现人才智力新名片。充分发挥党员、职工创新能力,以党员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和“五小”创新活动为平台,激励和引导党员、职工积极参与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发明创造、节能降耗等活动,助力企业依托技术创新深挖内潜、提质提效。

(三)实现三全育人

1.创新导师制全员育人。通过开展“书记领航”“砼心筑梦”“人才种子”三个工程,制定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规范日常监督考核,完善激励奖惩办法,鼓励企业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中。与河北工程大学签订培训协议,目前累计开授了项目管理学、企业费改税、质量安全管理、基础工程、现代工程施工新技术和建筑法律法规等37 类课程,累计授课126 课时,参加培训教育人员达577 人次,增强了技术骨干的专业技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坚持以人为本全过程育人。在人才培养工程中坚持双方自愿的原则结成导师学员对子,在帮带、培养工程中,充分结合导师、学员工作实际,项目建设生产实际,研究设立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措施,确保符合学员的意愿和职业规划。建立以“业绩、能力、贡献”为导向的高素质人才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发挥人才骨干引领作用,提倡人才岗位奉献、岗位闪光。

3.搭建平台全方位以德育人。以促进生产建设为目的,结合生产实际,组织思想觉悟良好、工作态度端正的干部、职工开展技术比武、专题培训、专业授课、学习交流、岗位实操等多种形式的素质能力提升渠道,帮助职工成长成才。

三、实践成效

第一是全员业务素质和能力实现大提升。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对人才、特别是对优秀年轻人才的培养、培育和选拔力度,持续推进“导师制”人才培养工程。公司拥有一级注册建造师37 名、二级建造师15 名、一级注册造价师13 名、建筑八大员考试合格63 人,较前几年有大幅增加,公司在建项目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第二是各类人才队伍更加充实。围绕年轻干部培养、后备班组长储备、关键岗位技术等级提升、职工转岗培训等,共结成师徒对子40 对,培养了一批叫得响的技术拔尖人才。组织开展五个工种的职工技术比武,自主培养了一批专业知识扎实的内训师,开发了集党建引领、运营管理、财务、法律等系列课程18 项,开展内部培训46 期。

第三是企业创新创效能力更强。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积极研究探讨技术创新,为各在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推广应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并荣获多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奖。为实现技术创效目标,工作室找准创效点实施攻关,基础筏板施工关键技术的应用大幅缩短工期,节约混凝土养护等设备10 余台,有效节省人工和机械费用,在节约成本、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收益方面成效显著。

猜你喜欢
导师制人才队伍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