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于形式与图像之间

2024-05-08 19:58赵梦玥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废墟形式图像

【摘 要】为了分析符号学与图像学在油画领域平衡运用的艺术特点,以《廢墟》系列作品为例,对其融合形式与图像的特征做出评析。通过观察《废墟》系列作品以及阅读文献,总结了西方现代主义对画家艺术观念的影响,并从作品中追溯画家的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情结。从两个方法论入手,进行形式语言以及历史文化象征图像的分析,总结出画家的艺术个性在于融合了形式美学和图像艺术精神,是介于符号学与图像学之间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图像;形式;废墟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017—03

一、《废墟》系列创作

2000年《王—后—2号》入选了“中国百年油画回顾展”,这幅作品是“废墟”系列的预示。随着问题的思考,具有强烈“废墟”风格的作品相继诞生。建筑“废墟”系列,总共90余件,起始于 2007年。大致分为三个题材,一是对曾经的历史文化中心的描绘,其中有《坛》《城》等50余件作品。二是对当今的文化中心进行描绘,其中有《馆》《楼》等30余件作品,三是对连接符号的描绘,例如《桥05》(图1)等1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征,以“堆砌”手法塑造建筑“废墟”图式,在图像与形式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的表达。

余丁曾经对 “废墟”系列作品进行评论解读:“艺术之永恒有赖于基于图像之上的那些独具魅力的语言。”[1]这一系列作品的图像本身具有的历史感不足以向观者传达图像之上的内涵,还需要形式语言的加持。著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曾评论:“艺术家挖掘和想象时间痕迹的图像,并在这痕迹中注入历史事件意识流带来的‘破坏性意味,由此演绎出‘废墟的图式。”[2]

这一系列作品,面对大潮流在有意识的挣脱历史意义的现状时,却有意识的将形式大潮流与历史意义粘合在一起,像是逆风而行的使者,深入被抛弃的历史并沉淀自己。作品经过时间与个人形式语言的加持,就像画中的历史建筑一样再一次恢弘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西方现代主义对艺术观念的影响

从董希文《开国大典》开始,第三工作室描绘侧重点转向重大题材选择以及大场面描绘,专注思考并反映“人”的问题。促使画家对于题材的选择以及对人文历史的思考更为敏锐,形成了深刻思考问题的习惯,延续了崇高、雄伟、厚重的风格特征。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西方兴起了具有前卫特色且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文艺流派和思潮,也就是现代派。后期现代主义发展出了繁杂的艺术形式,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传入中国。由于西方艺术的成功实践,一部分人盲目顺应潮流为了迎合市场去做表面的作品,导致了现在所流行的文化缺乏一种雄伟厚重的沉淀,在形式之下找不到精神内涵的支撑。西方现代主义对于废墟创作的影响,便是寻找到一种媒介的启发,能够充分表达艺术家所独具的精神文化内涵。

85新潮时期随之而来,形式主义成为了大潮流,大量摒弃历史的形式主义涌出。群体意识的制约必然使艺术创作走向单一,在这时,一些具有寻根意识的艺术家逐渐偏离了群体,走向连接历史和潮流的小路。其中“废墟”系列作品乘了形式的浪潮,却没有摒弃历史,透过具有冲击力的表象揭示出令人震撼的历史意义,创造出了多元化的可能性。

第三工作室对于题材的选择与思考,造就了画家对深刻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走上了连接历史和潮流的道路,形成了注重形式表达与历史意义融合与接轨的艺术观念。从而创作出既有历史意义又有形式追求的“废墟”系列作品,坚持打破固有的人为标签,尝试从内心发起人们心中“历史感”的呼唤。[3]

三、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情结

90年代废墟系列作品可以用“反差美”和“凝重”来形容,90年代的创作风潮既“玩世”又“波普”。[4]与之反差很大的“废墟”系列作品就脱颖而出,“废墟”系列作品中透露着浓郁的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情结。

1989年,画家从北京回到湖南,将自己从潮流中剥离出来,感受环境和时代的需要。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是耐人寻味的。画家被历史中物质匮乏缺有着坚定的精神追求的时期吸引,着眼于历史。经过沉淀,再次回京感受文化艺术中心的氛围,画家发出对古今建筑意义的感慨。因此,废墟系列的题材选用了古今历史文化中的建筑营造凝重的氛围,充满着对历史的呼唤。

传承首先需要艺术在民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聚焦人的问题,做真正的有民族气节的艺术。并不是不伦不类的艺术,刻意的为了艺术而艺术是浮躁的。艺术家以自己生长的土地为起点,不断的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寻找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平衡。在时代的浪潮中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不断尝试着用架上艺术唤醒观者内心沉睡已久的民族历史荣誉感。

文化符号的选择是作品深度的关键,架上艺术的符号便是图像,图像的内涵揭示者艺术家的精神世界。不论是对人文历史的思考还是对传统的坚持,湖湘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叠对“废墟”系列创作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废墟》系列中形式的追求

“废墟”系列作品中形式的追求体现在营造厚重感的方法上,这种浑厚的感觉受到了敦煌壁画、马王堆汉墓、汉画像以及汉代石雕的启发。[5]艺术家将同样具有时代意义与历史文化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呈现,塑造成雕塑式恢弘有力的形象。这种塑造厚重感的形式方法,借鉴了安东尼·塔比埃斯的非定型主义材料绘画以及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弗的作品,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形式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技巧。

(一)形式借鉴

“废墟”系列作品显著的表现形式是具有象征性的“堆砌”手法,前期的作品多采用综合材料的方式进行堆砌,正如安东尼·塔比埃斯的非定型主义材料绘画,这一绘画方式脱离了平面绘画的束缚,各种材料通过艺术家进行撕、裂、刮、印刷等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了能够触摸到的立体视觉空间,使得作品本身可以与观者进行直接对话。我们可以将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图像,以及艺术作品本身都理解为符号,而这些符号都有形式的追求。这种塑造厚重感的形式方法,借鉴了安东尼·塔比埃斯的非定型主义材料绘画以及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例如《冬日景观》(图2),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形式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技巧。

“废墟”系列的作品迎面而来的便是饱含沉寂与重生意味的历史感,正如有“成长于第三帝国废墟之中的国界诗人”称谓的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他的作品的创作手法与安东尼·塔比埃斯一样都采用了综合材料,独特的地方在于安塞姆·基弗的作品同时具有抽象与具象,将枯树枝、混凝土、石块等综合材料与颜料融合,塑造出肌理鲜明的画面效果。

(二)形式技巧与创新

尝试综合材料的堆砌后,选择纯颜料的“堆砌”,用鲜明的笔触与质感塑造出破土而出的重生感以及随着时间沉淀的厚重感,画面中不是全部的堆砌,天空的部分采用统一的笔触方向进行薄涂,营造整张画面的呼吸感。天空的纵深感与建筑的厚重感形成两个维度的对比,彼此烘托呼应,突出了画面中的主体,也成为画面的亮点。废墟系列的画面大量运用了透视,从很低的视角去看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性质的古建筑,使观者处于一种深邃、辽远的视觉感官气势中。

“堆砌”这一形式作为画面中主要的“艺术符号”塑造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建筑“废墟”系列分为三类,所采用的形式技巧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历史标志性建筑是用颜料肌理塑造时间沉淀的遗址形象,现代标志性建筑与桥梁是用颜料肌理塑造出现代钢筋水泥的废墟形象。同一个能指在不同的画面中,体现着完全不同的所指。历史建筑图像具有着沉重的历史意义,现代建筑图像启发着观者。符号是图像的切口与线索,离开符号便无法对图像进行解释。[6]所以,“废墟”系列作品既有独特的“艺术符号”,其废墟图像又拥有深刻的历史意识。

五、《废墟》系列中的历史文化象征的图像内涵分析

图像内涵分析主要是从图像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内涵与艺术家所赋予的主观内涵两方面进行阐述,将历史文化建筑、现代文化建筑、连接符号三类建筑作品分别对其进行文化内涵的分析。

(一)图像所具有的客观内涵

这些历史建筑所蕴涵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故宫、天安门、长城等标志性建筑都是历史文化中心,例如《碑NO.1》(图3),如今只剩下人们对这段过往的追忆。但它们的历史意味与时代印记,是当代人不可忽略的。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其本身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

现代文化建筑的描绘聚焦于鸟巢、东方明珠等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是当今文化的中心,汇聚了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见证着当下新潮的发展。奥运会、春晚等大型活动,为这些冷冰的钢筋水泥注入了不可复制的热血,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还有来自各国多元化文化的流入,一个能容纳多元文化的地方,定会迸发出新颖的观念思想,这便是这些建筑依然存在的意义。

“连接符号”映射出多元文化的重叠。桥梁是横跨河海的连接符号,也是两个对象衔接的关键,强调沟通與融合的重要性,感受符号所具有的能量。如今是全球化的社会环境,艺术文化也正如此发展。

(二)图像被赋予的主观内涵

图像通过空间的加大与形式的加持,废墟符号将历史文化象征的图像动态的呈现给了观者,这些具有文化象征的建筑,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前人的精神。如今建筑依然存在,但其所进行的活动缺少了文化的思潮。重现这些建筑,运用厚重且灵性的架上艺术,对现代人的心灵进行冲击,也是对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浮躁”进行的冲击。

“废墟”正如将有价值的文化中心毁灭给人看,悲剧的人生后富含着深刻的意义。[7]每一次的新生都来源于一次摧毁,建筑的摧毁到新生之间便是“废墟”的意义,建筑也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沉重感。用独特的形式语言塑造出了图像的历史感、沉重感,形成代表性的符号。这种废墟感符号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向观者传达着他的思考,希望能够唤起观者心底的激荡。

“废墟”系列桥梁代表一种连接,是过去与现在的连接,是现在与未来的连接,是人与人的连接,是人与时间的连接,桥梁上腐朽的色彩以及整张画面带来的厚重气息,不断地告诉我们这是一座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们的每一步都是从过去出发,而我们的现在就是以后的开始,不断的以史为鉴、审视自身才能更好的坚定当下的路程,为未来开拓更加美好的前路。

历史文化象征的图像内涵是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唯艺术”的偏差,导致当前艺术创作的泡沫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才是能够作为精神引领、价值引导、审美启迪的艺术品。

六、结语

《废墟》系列作品走上了连接历史和潮流的道路。这一系列作品运用颜料“堆砌”的手法塑造历史文化中心、现代文化中心、连接符号的厚重感,并采用薄涂的方法描绘天空,营造厚重的空间感和氛围感,形成了独特的形式追求。

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来源,形式追求是精神表达重要的媒介。画面中图像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内涵,是时间与历史所见证的;艺术家所赋予的主观内涵,是将无形的精神注入到图像本身。图像的象征意义与形式的加持,塑造了既有历史意义又有形式追求的《废墟》系列作品,其艺术个性就在于融合了形式主义美学和图像艺术精神。

参考文献:

[1]余丁.不朽的天空——段江华的油画作品解读[J].缤纷,2014(10).

[2]水天中,徐虹.伸向废墟的天使翅膀——看段江华油画近作[J].当代油画,2016(4).

[3]刘念菲.浅析段江华的艺术创作“历史观”[J].明日风尚,2018(6).

[4]杨卫.时间的嵌刻——关于段江华的艺术[J].创作与评论,2014(12).

[5]张湘辉.段江华的油画地理:异流而动,独然而行[J].创作与评论,2014(12).

[6]孙琳.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的符号学知识溯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3).

[7]柏静.论段江华油画艺术中废墟符号的文化意蕴[J].艺术品鉴,2015(4).

作者简介:赵梦玥(1999—),女,河北石家庄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1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油画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废墟形式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废墟”
废墟里的救赎
有趣的图像诗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废墟(外一章)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街头的废墟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