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与空间的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策略

2024-05-08 19:58张方迟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旅游

张方迟

【摘 要】民国时期,一些来自河南省的难民陆续聚集在山西省翼城县佛爷山麓地带,形成了一座方言孤岛。本文基于对佛爷山方言孤岛的形成原因、发展历史、地理环境、人文观念等因素的分析,提出一条通过艺术空间构造推动孤岛乡村振兴的道路。结合孤岛人精神文化符号,以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为基础,融合当地艺术风俗,在旅游景区构造了地、人、天三才地理空间、由古到今由人至仙的时序空间、连接沉重欢快虚幻的情感空间,形成空间多元化发展格局,可以有效激发和引导游客的情感冲突,达到提高景区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创收的目的。

【关键词】方言孤岛;乡村振兴;艺术空间;空间多元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096—04

近代史上,对艺术的理解与感知有四次重大转变直接影响到艺术与空间的关系[1]。第一次是在18世纪,艺术开始被视为能够塑造更广泛观众的精神、思想、道德和情感的一种强大变革剂;第二次是在19世纪诞生了博物馆,形成了通过文化打造城市品牌的理念;第三次是在20世纪初,开始强调博物馆的空间必须促进观众的沉浸感,使得体验艺术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内省的体验;第四次是在1980年带,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服务与城市发展的职业出现。可见,艺术在城市发展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通过构建艺术、建筑、及空间的融洽关系,使得艺术承担起城市复兴的动力这一重要职能。本文,以山西省翼城县佛爷山“方言孤岛”为例,探索了融合文化、艺术与空间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条实施途径,进一步丰富了艺术的职能。

在山西省翼城县境内有一座佛爷山,佛爷山山麓地带散布着许多小型自然村,这些村落的方言与本地方言存在明显区别,当地居民自称方言谓“河南话”。讲“河南话”的人居住地在地理分布上被本地方言所包围,犹如一座海上孤岛,本文称之为“方言孤岛”。近些年,方言孤岛人凋村蔽,逐渐走向没落。当地为了推动地方发展,积极倡导发展旅游业,开发了佛爷山景区。但景区开放十几年来,游客寥寥,方言孤岛走向凋蔽的现状未得到任何改善。从方言孤岛的形成历史看,因为移民到达新地之后聚居在这个较小的地域内自成社区,跟外界的接触交流不太多,当地人一般也并不介入移民的社区,使得移民方言得以长久保留而形成[2]。这一形成过程,决定了孤岛式方言村落的居民具有相同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并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因此,依托艺术文化牢牢抓住方言孤岛移民的精神纽带,可以形成此类乡村振兴的强大内动力;应用其独特的文化符号空间格局,融合当地文化与艺术,构建具有强烈层次性时空体验感的旅游路线,可以有效提高景区吸引力,成为以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外驱力。

一、方言孤岛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方言孤岛主要由环绕佛爷山的黄家铺、李家垣、中王、辽寨河四个行政村构成,孤岛人以崔、张、王三姓为主,祖籍多为河南省辉县市、卫辉市、淇县等地。

民国初期,河南省的不断灾害是孤岛产生的直接原因。在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许多地方官吏或军阀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其中,军阀赵倜于1914年—1922年统治着河南省。赵倜其人,给河南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在政治上朝秦暮楚,导致人民长期生活在战乱之中。1920年,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发生罕见旱灾,灾情遍及五省317个县,灾民们只能以树皮、草根果腹[3,4]。尤其辉县市、卫辉市、淇县坐落在太行山西麓,位于第二地貌台阶向第三地貌台阶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山林屹立,奇石丛生,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来就十分稀少,加上人祸天灾,众多农民无奈走上了逃荒之路。其中一部分灾民来到了佛爷山一带,发现这里枝繁叶茂、水源充足,便在此落脚繁衍形成了方言孤岛。民国中叶,这里灾民们陆续积聚,成为孤岛规模的增长期;解放后,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孤岛人与当地人不断融合,地理上形成了孤岛的扩张;20世纪80年代,孤岛规模发展到最高峰;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孤岛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走出孤岛,改变命运的需求日益迫切,这种需求推动了孤岛的衰落。表1清晰地反映了孤岛成长与衰落的过程。

二、方言孤岛的地理人文

佛爷山跨越北纬30°45~ 30°46,东经112°20~112°21,海拔1800余米,面積约 15 万多亩,是一座典型的黄土高原山坡,山势巍峨,绵延四方,山麓地带广布黄土丘陵,山谷梁峁及台塬沟壑,其植被在全国植物地理区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中国日本森林亚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区[7],主要为乔木和灌木所覆盖。山体广为黄土覆盖,大都可以耕种。这里农作物丰富,谷类有谷子、玉米、小米、高粱、大豆、芝麻等,蔬菜有白菜、土豆、萝卜、豆角、葱蒜茄韭等,瓜类有西瓜、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葫芦等;果类有苹梨枣桃、柿杏棠李等,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农家乐园。灾难的成长经历和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孤岛人独特的品格。

(一)孤岛人具有浓烈的家族观念

孤岛人以崔、张、王三姓为主,是因为他们主要由四个在此落脚的逃荒家族繁衍而成,分别是辉县①西平罗乡西沙岗村的崔氏家族,汲县②狮豹头山岭村张氏家族,淇县黄洞乡小岩沟村王氏家族,辉县赵固乡前田庄村王氏家族。由于落脚初期,深受当地人排挤及地主盘剥,家族团结成为能够生存的根本保证,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家规族习。加上对河南老家的思念,形成了独特的祭祖文化。比如,家族为单位的大型祭祖活动,一年有三次,分别在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和除夕当日。

(二)孤岛人具有丰厚的艺术底蕴

河南省是一个戏剧大省,在历史长河中,对戏剧的热爱渗入了他们的基因,听戏唱戏几乎是每一个河南的日常需求。当他们逃荒来到佛爷山,便失去听戏唱戏的舞台。而曲艺“河南坠子”有时是一个人演唱,有时是两个人对唱,有的团队表演,有的自拉自唱,由于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场地需求简单而深受孤岛人喜欢。再加上能唱会说的天赋和谋生需求,当地产生了一大批河南坠子表演者。与之相比,翼城当地人更加喜欢本地曲艺翼城琴书[8],于是不少河南坠子艺人加入了翼城琴书的班子,逐渐形成了翼城琴书的“南路派”。至今,仍然有不少河南坠子和翼城琴书艺人活跃在当地民间。

(三)孤岛人具有深刻的革命情节

当地地主对这些外来长工不断盘剥压榨造就他们敢于斗争的革命品格。1938年,方言孤岛就出现了一些先进青年积极加入翼城牺盟会,参加抗战活动,1941年6月,129师和太岳区根据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的战略部署,派386旅16团、决死一纵队59团进入岳南,在安泽、浮山、翼城一带,开辟根据地。根据地的建立极大地唤醒了孤岛人的斗志,一大批孤岛青年受到当地革命的影响,毅然参军。他们用献血把革命的传统写在了孤岛。

三、孤岛村落旅游振兴面临的窘迫

2006年,当地农民企业家响应发展旅游业的号召,投资近千万元开发佛爷山景区,期待以旅游业带动孤岛村落的经济发展。遗憾的是,佛爷山景区开放十余年来,游客寥寥,经营惨淡,未能为孤岛村落带来任何收益。分析原因,一是景区功能着点不准。从景区规划来看,开发者把自然风景作为了景点的主要展示点,但由于景区属黄土梁峁侵蚀堆积地貌区,山势低缓绵长,水资源匮乏,既无险山峻石,又无深林柔水,人文因素也严重匮乏,导致景区吸引力缺失。二是景区内涵不够深刻。开发者在山顶修建多宝塔,是想利用神话传说及孤岛人的传统,形成凝聚力。但一方面关于佛爷山的传说故事过于简单,另一方面孤岛人的传统缺少复制性,对普通游客缺少吸引力。三是景区内容不够丰富。景区仅设多宝塔一处驻足景点,游客体验只有登阶、观貌等内容,游览内容过于单调,不足以引起游客深游、重游的兴致。以上种种,导致了餐饮、商业、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难以在景区生存,也就无从带动孤岛村落的经济了。

四、构造多元化艺术空间振兴旅游产业

概览景区,实际存在有八处方言孤岛的精神文化符号,其中几处如下。

一是史伯村,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地处佛爷山中部西北侧。是西周末年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太史伯阳父的隐居地。史伯被史学界赞其为“尽知天下第一人”,他洞察西周幽王残暴无道,偏听奸臣佞言而致使周朝灭亡的规律,提出“和實生物,同则不继”,开启了“和同之辩”的先河,人们称他为“和宗”。史伯村现保留有河上祠、和宗神、伯墓、望象台、大陵、千年古烧窑等遗址,耍大蟒、闹五毒等习俗。二是大河口遗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佛爷山底部西端。大河口墓地系西周时期的霸国墓地,其出土文物多为青铜礼器、玉器、陶器、蚌贝器等[9],甚至在有些墓地中发现了顶盘铜人,为学界研究周朝的墓葬文化开辟了新方向,也为历史的还原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10]。三是尧都砂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佛爷山中部南侧。据《尧典》记载,尧都砂锅始创于上古,首产于尧都,技艺于陶唐,延续于春秋,完善于宋元,盛行于明清[8]。尧都砂锅享有5000年盛誉,制作技术代代相传,不改其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至今仍然在延续。四是青城村,地处佛爷山北麓。在1941年到1945年期间,这里是太岳根据地岳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五是东坞岭抗日纪念碑,地处佛爷山东麓。六是广适村,地处佛爷山南麓,是苏广适烈士的牺牲地。该村现保留有苏广适烈士纪念碑、张占林烈士纪念碑、齐廷梅烈士纪念碑,建有广适事迹展厅等。

大体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由史伯村“和宗”文化、大河口遗址的霸国文化、尧都砂锅的陶艺文化构成的历史文化;二是由东坞岭抗日纪念碑、苏广适烈士纪念馆孕育的红色文化;三是由依托多宝塔开展的庙会,结合当地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和除夕特有的祭祖活动构成的祭祖文化。应用差异化策略对三类文化附以不同形式的艺术表达,可以形成契合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11]的空间格局,从而以差异空间探索旅游线路空间多元化发展路径[12]。

(一)构建地、人、天三才地理空间

从地理空间看,三处历史文化遗址多处于佛爷山脚下,主要以物态表达文化内涵,合于道学三才之地;三处红色文化遗址分散在佛爷山腰部,主要记录了当地人民的革命历史和英雄精神,突出强调的人的中心地位;两处重大祭祖场所均处于峰巅,而且当地的祭祖活动通常也存在攀高过程,这些活动主要以神为核心要素。空间上,三类场所各贯主线,首尾相接,错落有致,结合其表达内容,巧妙地构成了地、人、天三才地理空间。

(二)构建由古到今、由人至仙的时序空间

从时序空间上看,一个层面是,三处历史文化遗址记忆了古人的生活,三处红色文化遗址记录了当代人的悲壮历史;另一个层面是历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化遗址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生存,而祭祖文化则是源于人们对理想的生活向往,从精神上的加以时间延续,而构建了虚幻的生活世界,形成了神化表征。因此,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祭祖文化构成了由古到今、由人至仙的时序空间。

(三)构建沉重、欢快、虚幻的情感空间

所有的艺术都将想象的、可能的和真实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沉浸其中,有时甚至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13]。因此,情感空间的构造离不开艺术。对历史文化而言,尽管三个遗址均具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但其展现形式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若能够在保护墓地与文物的基础上,构建相似场景、挖掘历史故事、加入实景表演,衬托以肃穆情感,打造实景表演与古迹遗址融合的态势,更有利于游客们走进历史、了解当地文化内涵。对红色文化而言,因老一辈的孤岛人中,许多人毅然从军。战争期间,为了让前线战士鼓足士气,孤岛人与本地人一起自发组成文工团,主要表演翼城花鼓和翼城秧歌两种舞蹈,其戏班甚至经常到冷泉、甘泉一带的革命根据地为八路军演出[11]。翼城花鼓步伐稳健、大气磅礴,力量感十足,翼城秧歌戏表演活泼、诙谐风趣,乡土气息浓厚,收获了将士们的一致喜爱。巧妙利用因当地部门推动连翘种植,而每逢春季连翘花开,便形成的漫山金黄靓丽风景,将翼城花鼓和翼城秧歌,融入红色圣地,衬以灿黄自然背景,既能形成视觉冲击,又能讲述红色故事。对祭祖文化而言,说唱艺术是一个非常契合的融合点。巧的是作为孤岛人喜闻乐见的两项曲艺,河南坠子和翼城琴书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托这一艺术,融合光电技术,打造情节听说唱,场景观影视的独特表达方式,为游客讲述孤岛人独特的故事,不仅可表现孤岛人在艰苦条件下的美好愿景,而且能够触动游客的乡土情怀。这样,沿三类文化旅游路线前行,可形成从沉重、到欢快、再到虚幻的情感空间。

五、结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方言孤岛也应当不断寻找其复兴的途径。其中,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是孤岛的宝贵旅游资源。本文以三种文化为基础,勾勒三条旅游路线,融合三种不同表演艺术,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空间、时序空间、情感空间,可以实现对游客的情感激发和引导,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指出,乡村建设行动要以人为本。乡村振兴最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如何把人的因素调动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农民成为乡村建设行动的受益者,农民才能成为参与的主体。这一举措还能够拓展孤岛人创收途径,渠道一是通过参与曲艺、实景剧、舞蹈等艺术表演所得报酬;渠道二是种植连翘,不仅可以发挥其观赏价值,还可以利用其果实的药用价值、用叶子制茶,取得收益;渠道三是利用当地土窑洞冬暖夏凉的独有特性,为游客餐饮住宿,争取服务性收入。同时还充分利用当地人的家族观念、艺术爱好、革命情结实现了精神召唤,推进在外务工本地人乐于返乡参加乡村建设。

注釋:

①辉县现更名为辉县市.

②汲县现更名为卫辉市.

参考文献:

[1]Georgic Mitrache.Architec t u r e , a r t , p u b l i c s p a c e [ J ] .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val Sciences,2012(51).

[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苏新留.试论民国时期河南灾荒对河南社会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5]刘峰,程发聩.翼城县志集成(第五册民国《翼城县志》)[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

[6]翼城县地方文史研究会.翼城县志注释(上,下)(民国)[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7]城县地方文史研究会.翼城县志注释(上,下)(民国)[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8]曹秀荣,王永泉.翼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M].山西:翼城县文体广告新闻出版局,2023.

[9]谢尧亭,杨及耘,王金平.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33号墓发掘报告[J].文物季刊,2023(2).

[10]陈民镇.大河口墓地所出顶盘铜人探析[J].文物季刊,2023(1).

[11]李春敏.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J].人文杂志,2011(1).

[12]董慧,赵航.列斐伏尔建构都市社会的三维图景及其时代启示[J].教学与研究,2022(11).

[13]Jacques Arnould.Arts in spase:French experiences and elements of prospective[J].Acta Astrona-Nutica,20009(64).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