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歌

2024-05-08 08:10刘跃清
军嫂 2024年4期
关键词:旱烟逝者草木

刘跃清

多年以前,在我的老家湖南隆回北部,老人去世后,有唱夜歌的习俗。就是晚上在灵柩旁摆一张大鼓,夜歌师边打鼓边唱歌。

山野乡间,长夜凄冷。歌者把逝者一生的过往——成家立业的艰苦,养儿带女的辛劳,供儿女读书的负重……即兴编成歌婉转哀怨地唱出来,如同捧一大束带着雨露芬芳的野花敬献灵前。这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和怀念,也是对生者莫大的安抚和劝慰。

祖父是十里八乡唱夜歌的高手。他根据之前对逝者的了解,或临时掌握的情况,见机行事,现编现唱,有故事、有细节、有描绘、有对话,甚至有旁白议论。祖父虽不识什么文墨,竟能引用很多古典诗词,随口编的词也很押韵。每唱到动情处,他拖着哭腔,声音呜咽,闻者肝肠寸断,泪水涟涟,棺前跪下一片,哭声震天。

祖父唱夜歌很辛苦,有时候得深更半夜赶过去,有时候一人唱一晚,中间只是喝几口滚烫的浓茶或红糖水润润嗓子。鸡鸣三更,长歌当哭,劳心伤神,报酬微薄,却得休息好几天才能缓过神。有一次,我看到祖父眼睛通红,躬腰拄着旱烟杆顺着山路缓缓归来。我说,那么劳累,就三五元钱,您以后别去了。祖父勃然大怒,旱烟杆戳在地上咚咚作响,大骂我不明事理,逝者为大,生死伦常。

祖父平常不会讲很多大道理,对我们兄妹仨的教誨只是融入日常的点滴,如早起即打扫庭院,有客人来访怎么招呼,怎样端茶倒水、收拾餐桌,呷酒席如何就坐、如何敬酒拈菜,甚至如何走路等。我们一些上不了台面、不合礼数的行为习惯,祖父看到了马上纠正,随时随地教育。祖父时常说一些俗言谚语,如,“看菜呷饭”“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聚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宛如水淘沙”……

1995年春节期间,祖父去世前,反复叮嘱父亲,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书,负担重,丧事一定从简,不能在家里停留时间长,甚至哪一项该怎么做,如何做才能更省一点,都一一交代好。祖父不让叫我和叔叔回来,安心在部队工作。我在南京军营接到祖父去世的家信时,他已过世十几天了,只能眼望着家的方向,泪水止不住地流。

祖父一生操劳,朴素节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替儿孙着想。他惟独没有交代,该请谁来给自己唱夜歌,和他一起唱夜歌的老哥们,都老得走不动了。

祖父的丧事办得极其简单,只是请几个人把他“送上山”而已。他生前用夜歌送走很多劳苦平凡的灵魂,自己走的时候只有烛光摇曳,星光闪烁。

末代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祖父一辈子没有留下什么事业,他和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一样,辛勤劳作,谨小慎微,但也点缀大地。

清明时节,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青松含翠,碧水柔情。当我们祭奠逝者、缅怀英烈、追思故人时,我们相信,他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留下的深情和精神,与青山同在、草木同春……

(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办公室)

编辑/牛鹏飞

猜你喜欢
旱烟逝者草木
草木深
逝者师友二题
爆炸一周后,贝鲁特停下来缅怀逝者
父亲与他的旱烟
草木皆有
草木深
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无锡水警老许16年打捞百余尸体
我像妈妈那样抽着旱烟(外一首)
旱烟治疗家畜疥癣病448例
徐显秀墓的镇墓神兽壁画 逝者的神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