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声音之浪漫

2024-05-08 17:50刘斐王磊
歌剧 2024年4期
关键词:歌剧院合唱团声部

刘斐 王磊

2023—2024年冰雪季,哈尔滨向全中国人民展现了无与伦比的魅力,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携“‘雪落的声音合唱音乐会”,也在哈尔滨歌剧院音乐厅完成了首秀。

深厚歷史底蕴,众多专业成就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因此可以说,哈尔滨歌剧院有今天的成绩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早在19世纪末,大批外国侨民、移民和来自关内外的劳工,因东清铁路的兴建而迁入哈尔滨,西方艺术和中国民族艺术也随着这些“外来者”一并传入哈尔滨。1898年起,哈尔滨被作为中东铁路的交汇枢纽和路局管理中心,也一度成为被沙皇俄国统治的国际都市。1908年4月,哈尔滨(中)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成立,这个乐团便是现在哈尔滨交响乐团的前身。此外,当时以俄侨音乐家为主建立的专业音乐团体和业余文艺团体,都会定期举行各种形式音乐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实业家武佰祥还曾主办两个合唱团,并编著了《国韵诗篇百首》歌本。

在抗日救亡时期,哈尔滨是抗日救亡曲的诞生地和传唱地。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又率先唱响解放区的歌曲。当时,中共中央从延安及其他解放区抽调了大批优秀艺术家派往哈尔滨,他们一边参加战斗,一边从事文化宣传活动,组建各类演出团体,创作排演了一批包括歌剧《白毛女》在内的优秀剧目。

哈尔滨歌剧院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哈尔滨歌舞剧院,其中还吸收了沙俄时期建立的哈尔滨交响乐团(鼎盛时期被称为“远东第一交响乐团”)。1962年,在老一代歌唱艺术家张权等人的奔走呼吁下,在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关心和关怀下,哈尔滨歌剧院诞生了,并由朱德委员长亲自挥毫题写院名。

哈尔滨歌剧院曾被称为“中国第四大歌剧院”。自建院起,创排过《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仰天长啸》《焦裕禄》《山野里的游戏》《安重根》《特洛伊洛斯与克瑞希达》《八女投江》《茉莉飘香》《情动哈尔滨》等百余部中外歌剧和音乐剧,作品屡获殊荣。同时,哈尔滨歌剧院也为中国合唱艺术的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以出色的综合能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国内外合唱艺术赛事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也得到秋里、严良坤、杨洪年、吴灵芬、张椿和、亚伦-格日勒、陈亮声、姜金一、汤沐海、陈光辉等著名指挥家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认可。

唯美倾情吟唱,着力释放激情

此次首秀的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是哈尔滨歌剧院在歌剧团现有阵容基础上,经过筛选和扩充,于2023年组建成立的哈尔滨第一支市属专业合唱团。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带来的“‘雪落的声音合唱音乐会”,由国家一级指挥、世界合唱理事会理事陈光辉执棒。在曲目设置上,巧妙地将11首不同风格的合唱曲目划分为四个不同立意、不同维度的创意段落。

第一部分名为“袅袅和声”。用无伴奏合唱的形式,选择《牧歌》与《沂蒙山歌》两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代表作,可以充分展现合唱演员对节奏和音准的把控。《牧歌》运用人声写景抒情,像一碗醇厚的马奶酒,使听者醉卧草场,乐不思蜀。演员们在演唱时通过不同声部音色的分布和呼应,为和声增添多彩和丰富的层次感,使得作品的色彩明亮且柔和,声部饱满且通透纯净。同时指挥非常注重节拍的把控,把握好每一处节奏转换,使音乐自然流动,作品更富感染力和美感。《沂蒙山歌》四声部的音区安排,契合了人声对作品的表现需要。作品先由女低音两个声部以小三度长音很弱地先后进入作铺垫,接着女高音和男高音声部依次唱出音乐的主题动机,勾勒出一幅云雾缭绕的山水景色。随着各声部的进入,仿佛一条连绵不绝的彩带在云雾环绕的山岳间若隐若现,形成一幅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景。多次变换节拍与多声部对位之后,所有声部同时进入,直接诠释主题形象。其间,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三个声部衬托女高音的主题陈述,表达出沂蒙山区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尾声部分,各声部由低到高依次进入,远处再一次缓缓飘来女高音声部的主题动机。随后,力度越来越弱、画面越走越远,直到消失,为听者留下无限遐想。

第二部分名为“春情花语”。这部分选择了《花的诉说》套曲中的两首作品,并创新地加入独舞,以花为媒,以舞喻情,同时满足视听双感。《雏菊》的节奏舒缓,气质上非常清新、淡雅、脱俗,充满了少年的忧郁感。演员们先采用合唱拟声,用人声模仿自然界的风声。风吹过山坡,轻轻抚过耳畔,男女声从听觉上将听众带入作品情境中,气声强弱、音量大小皆形成画面感、悬空感,最后音乐在听觉上越来越远,伴随着风声消失在远方。而加入独舞不仅增加了画面感,更加深了听者对音乐的理解。《蒲公英》这首作品的寓意十分明显:看似自由自在,实则无法抉择。作品中,四个声部的旋律线非常清晰,同时在和声上形成碰撞,将蒲公英的自由自在、失落和无可奈何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部分“乐动四海”选择了极具异域代表性的合唱曲目,着重凸显冰城的文化多样性及包容性,让观众置身异域,尽享风情。《贝加尔湖畔》通过女声合唱,赋予歌曲更加真挚的情感。指挥通过和声的排列与音色、音响的调整,既保证了音色统一、音响平衡,又让和声的力度弱于主旋律,并使得主旋律与和声充分融合。而手风琴的加入极具俄罗斯风味,突出了歌曲的情境。手风琴奏出兼具律动和动感的节奏,演员们依据其律动进行演唱,既能够保证乐曲活跃连贯,又凸显该曲的灵动和温暖。《海港之夜》由男声合唱完成,是一首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的歌曲。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部分组成。主歌用独唱形式表现,一开始就出现了一连串不同度的大跳,新颖且非常吸引人;副歌则先用重唱形式,继而发展成合唱形式,描绘海风吹拂、歌声轻吟的宁静海港,表达即将出征的水手不怕风浪、不畏艰险,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阿里郎》是朝鲜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歌谣,演员们用朝鲜语进行演唱,并加入朝鲜长鼓,丰富的声音色彩和多声部交织的音效令人耳目一新。演员在演唱时,注重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控,保证各声部之间的和谐,以便能够达到均衡的演唱效果。《期待的远方》旋律悠扬绵长,意境空旷宽广,演员利用不同音色的变化,在演唱过程中使得各个声部在相互协调的状态下纵横交错、动静交替,为观众带来激情澎湃的感受。

第四部分“大美北疆”,则以雪喻城,用三首极具影响力的家乡名曲,彰显了哈尔滨“音乐之城”的独特魅力。《我爱你,塞北的雪》以拟人化的手法来咏雪,热情讴歌其纯洁无瑕、默默奉献的高贵品格。演员在演唱过程中注重气息控制,使得声音柔和连贯,气息悠长有控制。同时,指挥通过音量、速度、情绪对比设计来表现作品,通过细腻而丰富的情感输出,将委婉、细腻的感情倾诉出来,将雪这个大气磅礴的主题提升到更加恢宏的境界。《下雪哈尔滨》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抒情写意。演员们通过对节奏的把控及对力度的控制,实现对歌曲意境的呈现。作品向听众传递着一个意念:“让我们一起相约在冬季,念寒风冽冽性情,赏白雪皑皑净美!”这也是对哈尔滨城市文化最好的宣传。一首好作品甚至可以成为一张城市名片,歌曲《太阳岛上》就是最好的例证。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运用声部之间的音色对比和音准把控,为观众带来一首富有爵士风味的合唱作品。听者能从中感受到美轮美奂,仿佛以“太阳岛”为核心构建出一幅“人间天堂”的美好图景,置身于其中的浪漫故事。那春风沉醉、绿草如茵、清澈又神秘的迷人风光,让人们对哈尔滨心驰神往。

不懈进取脚步,再续耀眼光芒

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首秀圆满落幕,如何更好地发挥合唱艺术“受众面广、参与度高、感染力强”的特质,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红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艺术载体,合唱团表示任重而道远。对于此,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有如下考虑。

一是排练演出更多曲目,生产“受欢迎”的产品。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艺术产品,是艺术表演院团创作与生产的原动力。下一步,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将及时建立观众信息渠道,紧跟观众的需求,搜集观众反馈的信息,建立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观众对声乐艺术需求的曲库。

二是培育哈尔滨市的合唱艺术表演市场,形成相对稳固的观众群体。和其他消费形式不同,艺术消费的顾客是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某种艺术消费习惯的养成,没有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观众,就不可能有艺术消费的顾客。合唱艺术消费顾客的增加,需要依赖于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通过不断积累,形成合唱艺术的观众群体。

三是强化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合唱艺术,形成常态化演出模式。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计划吸纳借鉴国内外的做法,在创新意识上和手法上进行突破,创排符合自身特色的合唱艺术产品,并在合唱艺術的演唱风格、声音运用技巧等方面起到引领作用。哈尔滨歌剧院合唱团希望,今后能不断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自有品牌。

四是与其他行业相融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当年,一首《太阳岛上》向全国唱响了哈尔滨,许多听众就是为了探寻这个被描述得如诗如画的地方来到哈尔滨。正所谓,文化艺术带动旅游产业,旅游业也能够反哺文化艺术产业,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综上所述,新成立合唱团的哈尔滨歌剧院,只有突出自身特色,尽可能与各级政府战略相协调,与旅游产业规划相匹配,与文化产业规划相衔接,才能伴随哈尔滨,由“网红”共同成为“长红”。

猜你喜欢
歌剧院合唱团声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上海歌剧院精彩演出抢先看
毛茸茸合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