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树变迁记

2024-05-08 13:33刘会生
北京纪事 2024年5期
关键词:五棵松集美松树

刘会生

在北京西长安街延长线与西四环的相交处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著名繁华地,它就是“五棵松”。在近百年的发展变迁中,它从大型墓地内五棵挺拔的参天松树,演变成了南来北往人们向东进城、向西进香的“聚齐儿”地儿;进入新世纪,随着祖国建设一日千里的脚步,这个不毛之地又成为著名的文体、医疗、大型商圈和大型交通纽枢。五棵松树也在春风吹又生中复活依然挺立。

约定俗成的地名

五棵松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末民初。当时,这一人迹稀少、荒凉异常的不毛之地出现了一座大墓,据说墓主是民初内务府大臣绍英。

绍英是世家出身,祖上出过为清朝江山立过赫赫战功的人物。绍英是满州镶黄旗人,生于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甲辰科(1784年)进士,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翰林院玉牒馆协修、国史馆纂修、文渊阁检阅等职。宣统年间绍英升为度支部侍郎,但不久清朝就覆灭了。他陪着清王朝走完了最后一程,算是真正的前清遗老。

辛亥革命成功后,溥仪被“中华民国以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继续住在紫禁城,并有内务府负责管理财务,此时的内务府大臣就是绍英。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还提到过他,说他“恭顺、出名的胆小怕事”。绍英去世于1925年,死后葬在北京西郊,即如今的五棵松地区。

“锦官城外柏森森”。清末民初的京西之地,是一片荒芜之地,不仅有太监葬于此,取中关村之地名,也有公主葬于此,取公主坟之名。还有大臣葬于此,绍英葬于此并修墓园,时称“绍家坟”,因为为他家看坟的“照应”姓葛,也称“葛家坟”。

随着时光的流逝,绍英的4个兄弟相继去世,其后人就将他们5兄弟葬在了一起,并把此地作为家族墓;其后人在每个坟前栽上一棵松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坟地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人们相信逝去的亲人灵魂需要有一个安静祥和之处才能得到安息。而在坟地中种植树木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据说这样可以帮助平衡气场、增加土壤肥力等。而松树具有“固执”的特征。这种固执不仅体现在松树的生命力极强,而且它的树形也非常挺拔、高大,几乎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同时,松树代表着长寿、不朽。

据今年96岁的老父亲说:他于1952年从西四的一个私人作坊与师兄弟骑自行车到当时的石钢参加入厂考级,就约定早6点30分在五棵松树聚齐。他说:当年五棵松树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的西北侧站口,是5棵20多米高的松树,枝繁叶茂,傲然挺拔。树与树之间距离大致相等,枝杈相接、树冠相连,相依相偎,簇拥在一起,分布于50平方米左右的范围内。

在五棵松树下,他们乘凉、打尖、等师兄弟。当时,五棵松树的周围没有任何建筑,几里之外望去,五棵高大的松树就像刚刚升起的蘑菇云,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物之一。

明清时期北京城,是没有复兴门的;但京西地区又与京城联系密切,首先是门头沟产煤和山货,有许多从门头沟往京城送煤、送山货的拉骆驼人要经过这里,去西部通商;而京西有潭柘寺、戒台寺等很多古刹,吸引京城仁人志士到那里上香,形成不少“香道”。那时候,人们往来于京城和门头沟之间,多是进出阜成门,也就是今阜成路、阜石路一线。五棵松附近是必经之地。五棵松树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这里又成为不少人都在这儿歇脚之地。

百余年前的五棵松,房屋人丁稀疏,解放前后,这一带还很荒凉,常有土匪出没,抢劫过往的行人。1939年左右,日伪政府要在西郊建设“新北京”,为了方便交通在城墙上扒开一个大豁子,即复兴门前身。此后,从复兴路延线进出城就更方便了。从西部进出城的人就越来越多。商人三三两两赶着马驼进京,这些人遥遥就看到五棵高大的松树,就朝此而来。一些无业穷人为初来乍到、路线不熟的买卖人进出城引路又成为赚钱的新门路。但由于路上不太平,行人大多不敢单独行走,只好约上几拨人凑在一起才敢上路。

由于此地出城并不遠,又有五棵松树作为地标,因此成了大家“聚齐儿”的地方。但要说在坟地聚齐儿终归不好听,于是几拨引路人、商队或驼队,在出城之前都不说“葛老坟”见,而是“五棵松聚齐儿”。一来二去,“五棵松”的名字也就叫开了。

被唤醒的五棵松醒狮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五棵松树将松树的这一品格赋予了这一地区,使之迅速发展起来。自上世纪50年代北京人民填沟筑路,建成大片的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和军事单位。1965年7月,北京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其线路正好从五棵松附近经过,并在此设“五棵松站”,“五棵松”成为通往西郊的一个大站。特别是解放军301医院在此创建,使这一地区开始走向繁华。

1953年,解放军和平医院和协和医院第二临床医院合并组成了“军委机关直属医院”。这所医院代号被命名为“301”。1956年12月,洪学智开始在此基础上筹建解放军总医院。考虑到既要便于管理又要便于交通,还得离军队机关干部不能太远,于是他就选定了五棵松,即现在五棵松桥东复兴路南。解放军总医院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闻名遐迩。高超的医术和一流的设备吸引了国内外的病人纷纷前来求医,使五棵松地区服务业和商业开始大发展。

1971年北京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时,我曾坐车经过这里,并由此出站。当时,那五棵老松树风光依旧。后来不知为什么都死了,空留一个地名在那里。上大学后,我才知道。五棵古松在大发展中却遇了难。

四十多年前,地铁建设还没有暗挖技术,都采取明挖的方法施工,所有地铁的建设都是“敞开式”进行,工地面积很大。为了保住这五棵古松,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但由于施工时,五棵松树附近的土质和水质受到损坏,加之在开挖地面时又伤了树根,还是有一棵松树先死了。为了保住五棵松树的原貌,人们试图移来一棵,但没有成功,后来连剩下的四棵也死了。但五棵松地区却发展起来。

1970年代前出生的北京人都对著名演员刘江难以忘怀。一是他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饰演的胡汉三这个坏蛋角色入木三分,让人记忆犹新;二是他为位于五棵松地区的集美家具做的边竖大姆指,边说“集美沙发,牛!”的广告让人念念不忘,并成为人们夸奖、赞美某物某事某人的专用术语。

说到集美在五棵松路东北侧创业起家,并迅速发展,集美人会情不自禁地谈到总经理赵建国。赵建国生于中国的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一个四代木匠的世家。1970年代初,在北京40中学教书并兼任团支部书记。改革开放后,担任校办木器厂厂长,从此开始了经商生涯。

从短缺经济中悟出商机,赵建国发现,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人们从买不到家具变成四处挑选家具,往往需要东奔西走,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在思考,能不能直接推出一个家具平台,让消费者一次性配齐。于是他大手一挥,在北京西四环五棵松桥畔选了一块地,就这样当时实际面积只有400平方米的五棵松集美家具城诞生了。

“要想居室美,还是到集美”,这是在北京叫得响的又一句广告话。住在北京的人,在买家具时就自然会想到集美,集美成了人们买家具必去之处。集美发展了,赵建国的脚步一刻也没停。他买下十几辆中巴车,在京城各地设站,免费接送四面八方的消费者到集美购物。2019年10月1日,集美董事长赵建国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代表,受邀观礼国庆70周年阅兵。

五棵松地区的名气如日中天,人气越聚越大,其繁华程度越来越高。1999年,我购买了位于老山地区的单位福利房后,就是与家人一起坐着这种免费的班车到五棵松集美家具城选购了款式新潮、价格适中、结实耐用的榉木电视柜和沙发等家具。

夏冬奥会助华丽转身

借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的契机,五棵松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凯迪拉克中心(原五棵松体育馆)、M空间、HI-PARK篮球公园、华熙LIVE冰上中心、华熙LIVE中心及配套商业设施组成的北京市海淀区的华熙LIVE·五棵松旅游休闲街区,2021年10月被评为“北京市旅游休闲街区”和全国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北京文化体育娱乐新地标和京西吃喝玩乐胜地。

2003年,为了承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篮球、体操、跳水、乒乓球、现代五项和击剑等项目,由五棵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可容纳1.8万名观众的五棵松体育馆。

它之所以选址五棵松地区就是看重了这一地区的便捷交通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当时的五棵松地区,西四环贯穿南北,19条公交线路在此停靠,距首都机场也仅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立体的交通缓解了大型体育场馆人群集中聚集和疏散的交通压力。

在2008年奥运会篮球场馆,世界观众在此看到姚明率领中国男篮打进8强,打破了球队在奥运会史上的最好成绩;中国男篮在这里与科比领衔的美国队,前世界冠军西班牙队、德克诺维茨基带领的德国队交手,终于冲进前八名杀出重围。这些精彩的瞬间让球迷铭记在心。科比带领“美国梦八”战胜西班牙,将奥运史上最伟大的男篮决赛带到了五棵松体育馆,这里也由此成为了顶级的篮球圣殿。

奥运会后,五棵松体育馆变身为五棵松体育中心。中心斥资数亿,与国外的场馆运营公司合作,进行了系统改造。到2009年9月,改造完成后五棵松体育中心由最初的NBA标准的篮球馆,变身为既适合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又适合举办演唱会等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中心有一座综合性体育场馆,还包括一个室外篮球场、一个室内游泳馆、一个健身中心和一个室外足球场。这个场馆配备了先进的音响和灯光系统,以及大型电视屏幕,以确保观众在观看体育赛事时享受最佳的视听效果。

五棵松体育中心还引入承办了许多高水平的国际国内赛事,包括NBA中国赛、CBA总决赛、2019年国际篮联男篮世界杯,还成为了北京首钢男篮俱乐部的主场,老而弥坚的马布里,带领北京首钢男篮4年勇夺3冠。2020年,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奥会,五棵松体育中心进行了相应的升级改造,利用新科技隔温材料和科学化的流程设计,实现6小时“冰篮转换”,再次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作为奥运遗产,实现了可持续利用,是经典的“双奥”场馆。

双奥会后,热门体育赛事、文体盛会商业演出,让这里成为北京乃至全国著名文化体育标志性场馆之一。每年吸引着上百万人次前来观赏NBA中国赛、CBA联赛和全明星周末花式摩托车世锦赛、全国职业美式室内橄榄球巡回赛等体育盛事;作为整个华熙LIVE·五棵松最醒目的核心建筑,这里每年举办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活动80场,占据北京室内演艺市场的80%。张学友、刘德华、费玉清、郭富城、王菲等著名港台歌手,都在这里献唱,而老鹰乐队、后街男孩等欧美巨星的世界巡演北京演唱会,更是引来众多歌迷。因设施先进、运营专业,成为众多国内外顶级艺人举办活动的首选场馆。而大量顶级演唱会和高水准体育比赛的举办让这里成为北京著名的人群聚集地。

在五棵松体育馆南侧,有个免费的运动广场位于凯迪拉克中心南侧,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比6个足球场还要大,偌大的广场全部用石材地砖铺设。广场上的健身设施全都免费开放,如羽毛球网、滑板装置等,人们可以在广场玩轮滑、玩飛盘、练习陆地冰球、骑自行车、散步,在这里享受休闲体育的乐趣。

华熙LIVE·五棵松商业区是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主的餐饮、休闲、娱乐型商业中心。中央为大型活动广场,周围汇聚了超过200个时尚特色品牌,来自全球各地、口味各异的餐饮,各类文化体验品牌,众多酒吧及运动品牌旗舰店皆聚集于此。地面层除了举办一些季节性活动外,在西侧园林还建立了3000平方米自有IP——华熙LIVE·轻探险乐园和1.4万平方米的喵是妮碟国际卡丁车场。该商圈已成为北京的第二个“三里屯”。在五棵松还有著名的五棵松公园,这里有着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的美景,是一处宁静的休闲场所。

优异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韵味十足的人文自然景观,使得这片地区有了大量的人流,带动了这一片经济带的繁荣发展。华熙LIVE·五棵松因其独特创新的运营模式,逐渐成为京西地区人气越来越高的休闲娱乐消费场所,成为集商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交通枢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区。

为了让来这里的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相关部门又在五棵老松树所在地的五棵松地铁站西北出口处仍载种了五棵新松树,使这里恢复了原有的历史景观。来这里的人们边欣赏五棵松树的成长历程,边回眸五棵松地区的历史变迁,使这里又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基地。

五棵松的地名,是因五棵松树而来,五棵松又因五棵松的地名,而更出名。

猜你喜欢
五棵松集美松树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踏冰展“折扇”,斗球“五棵松”
华熙LIVE·五棵松
松树
松树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尝试场馆运营新模式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