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八臂哪吒城

2024-05-08 13:33陈彦泽
北京纪事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亮甜水刘伯温

陈彦泽

提到北京城的建城史不可谓不久远了。据考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一个居民点的存在,位置在今广安门以西至莲花池之间。这个居民点就是最早的蓟城。如今在北京西二环广安门附近的护城河西岸,矗立着一座汉白玉石柱——“蓟城纪念柱”,上面镌刻着“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这是1997年,为纪念北京城建城3040周年而建的纪念性标志物,那时的北京城被称作蓟。纪念碑上的文字由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书写,他便是北京起源于蓟的支持者。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北京的建城史更早。考古学家田敬东、李华,就主张琉璃河古城始建于更早的商代,来就封的周人只是沿用了它。他们解释说,考查燕国遗址墓地,从葬俗、随葬品及铜器铭文分析,其中不少很可能是殷商遗民的墓葬。

哪吒出世为哪般

但我们今天的北京城的样子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又为什么要建成这样呢?让我们从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说起吧!话说北京城在民间又被称为八臂哪吒城。据说是仿照八臂哪吒的模样所建。至于为什么要建成哪吒的模样,就要从北京的水源说起了。北京在历史上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没有一条穿城而过的大河。直至明清时期,钻井技术仍然原始落后,老北京传统的饮用水源都是浅层地下水。由于大多数的井是从地下三五米深的地层内汲水,含碱度高,被称为“苦水”,那时北京城甜水井很少。早年京城的井水大致分为甜水、苦水,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称为二性子水。清嘉庆时《燕京杂记》记载:“京师之水最不适口,水有甜苦之分,苦者故不可食,甜者……卖者又昂其价,且划地为界,流寓者往往苦之。”近代民俗学家金受申在《老北京的生活》中也记载:“做菜做汤,有时用甜水或二性子水,洗衣涤器浇花,则以二性子水为主,至于烹茶,才用甜水。够不上甜水井,家道又贫寒的人家,也以二性子(水)代替甜水。早年北京井水,因汲浚不深,所以成为苦水,水苦涩有碱性,昔年最多。二性子水较苦水稍佳,介于甜苦之间,井数较苦水井为少。”唯有玉泉山的水是甜水。故而北京在民间被称为“苦海幽州”。

那么传说中北京城的水去了哪儿呢?据说是被龙王把北京城里的水偷偷运走了。话说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着手迁都北京之时。龙王龙母领着龙子、龙女,推着装满蔬菜的独轮小车,乔装打扮成乡下人进城卖菜的模样悄悄潜进了北京城。他们进城哪是真的卖菜,都一股脑儿将蔬菜倒进了路边的沟里。并安排由龙子负责喝光城里所有的甜水,龙女负责喝光城里所有的苦水,然后二龙分别变成两只鱼鳞水篓,一边一个躺在车子上,由龙王推车子,龙母拉小绊儿,径直出了西直门,扬长而去。此时,刘伯温、姚广孝负责修建的北京城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正领着一帮杂工装修皇宫。这时,忽然有下属来报:“大事不好了军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水井全都干涸了!这可如何是好哇!〞刘伯温听了十分着急,于是,便派人去各城门查看 ,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人出没。下属们查看了半天,说是其他各门都没见可疑人出城,只是在西直门看见驼背的老头儿,推着一辆独轮车,前边跟着一个白发老婆婆拉着小绊儿,车上放着两只水淋淋的鱼鳞水篓,在一个时辰前出西直门去了。刘伯温听了 ,在心里嘀咕:好一个诡计多端的孽龙!现在唯一的法子就是赶紧把水给追回来。可怎么一个追法呢?刘伯温思考片刻,对众下属说:“如今尚有一个法子可以阻止龙公运水,只须派人把两个水篓扎破即可,可千万不能被龙王发现,不然性命就不保了。”众下属听了,都心存疑虑,不敢吱声。这可把刘伯温急坏了!正在此时小将高亮挺身而出,说:“末将愿为军师分忧!”刘伯温欣喜若狂,便命高亮前去追赶龙王。高亮领命,手提亮银枪快马加鞭赶出了西直门。追赶片刻,高亮回身一望,已经离西直门城门有大约二里地了。但仍不见龙王踪影,唯见路上出现了一道被车辙压出来的深深的沟,心中料定是龙王推车留下的,于是继续向前追赶。时至今日出西直门约二里地外仍有一站名为二里沟,此名便是从那时留下来的。高亮提枪纵马继续向前追赶之时发现车辙印愈发深了起来,便心说这是追对了方向。而此地由于留下过更深的车辙印,从此便命名为车道沟。龙王龙母发现后有追兵,于是越走越急,突然一个不小心车子一歪,重心不稳,重量都倾向了一边,竟然把土地都压塌了一块。于是大家便将此地称作北下洼了,应是今天海淀区北洼村。也正是在这儿,高亮趁着龙王水車阻滞,终于赶上。他不由分说,一枪便把一个水篓扎破,但没想到情急之下竟然扎破的是苦水的水篓。甜水篓被龙王运到了玉泉山附近。这也是民间解释为何北京城大多为苦水而唯有玉泉山是甜水的一种说法。可是水篓一破,水势滔天,声音犹如牛吼。想起刘伯温的话,便不敢再扎甜水篓了,拨马就跑。眼看西直门已经近在眼前了,高亮放松了警惕,回头一看水势就慢了半拍,一下就被大水淹没。高亮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高亮,就在西直门外修了一座高亮桥。

可是赶回来的是苦水,还是不能为人所饮用。因此大家想办法还是要从外地运饮水进京,但又怕龙王前来报复。于是姚广孝出了个主意:将北京城修造成哪吒的样子,便可震慑龙王。因为我们都知道有个哪吒闹海的故事,所以人们认为龙王最怕哪吒。所以我们看到今天的北京城北边的两个城门:安定门、德胜门就被当作了哪吒的脑袋。钟鼓二楼作为哪吒的眼睛。再接着是西直门、东直门、阜成门、朝阳门、东便门、西便门、宣武门、崇文门便成了哪吒的八个手臂。如此一来八臂哪吒城就设计完成了。但龙王仍不死心,屡次来扰。最终被众人合力降服,并把它镇在了崇文门下面的海眼里。龙王就问:“你不能镇我一辈子呀?什么时候我能出来呢?”刘伯温答道:“什么时候你听见崇文门城楼上打点,就是你出头之日!”这龙王一想,每天都要在城门楼子上打点的,那我到晚上就能被放出来了,这时间不长啊。于是就答应了刘伯温的要求。但刘伯温为了不让龙王出来害人,便派人把崇文门上的云牌(典)摘下,换成了钟,崇文门从此以后就不打点,只敲钟了,这龙王,也就永远不能出来祸害北京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九门八典一口钟的由来。

城门之钟有殊荣

但关于九门八典一口钟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当年北京城内有恶龙作祟,这恶龙是神龙所生的九子之一,排行老四,名为蒲牢。人们常说“龙生九种、种种不同”,这龙的孩子们长大都跟龙不怎么像,爱好也各不相同。这蒲牢,不但喜欢水,而且平生好音、好吼。它原本生活在海边儿,但是胆子不大,特别害怕体型庞大的鲸鱼,一看见鲸鱼就被吓得大吼大叫。于是就被安排到了这远离大海的北京城来了。到了明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北京住久了的蒲牢,很是怀念家乡,因为北京没有海,在位于东南方向的天津,倒是有入海口,这也算是离着北京最近的海了。于是蒲牢就每天跑到城墙东南侧的崇文门上大吼,这吼声扰得四邻不安的,连皇宫里的皇帝、皇后都听得见,晚上觉都睡不好。于是朱棣就请来了刘伯温,让他施展法力降服了蒲牢。虽然蒲牢被降服了,但是也不能把人家杀了,因为顶多算是扰民,罪不至死啊。于是刘伯温就把蒲牢铸在了钟上,并和他商量,“你不是爱叫吗?我把你铸在钟上,让你随便叫,但是得定时定点儿叫。你不是还想家吗?那就把你挂在离海最近的崇文门上!这蒲牢听完后,心里不服啊,心想:“你让我叫我就叫,我怎么那么听你话呢?”于是钟被挂在了崇文门城楼之上,但就是不响。军士马上报给刘伯温,刘伯温一笑说到“没关系,我有办法让他响!”这刘伯温让工匠把撞钟的锤,做成了鲸鱼的形状,蒲牢胆小啊!看见鲸鱼撞过来,想不叫都忍不住了。那也从此,崇文门就不打点、改敲钟了。而且由于有了蒲牢的神力,崇文门的钟敲起来格外洪亮,整个儿北京城都听得见,其他八门听见钟声,才开始一起打点、关城门。这崇文门的钟声,起到了一个带头的作用。此后,人们为了能让钟声响亮,全都在钟上铸了蒲牢,所以您看凡是我国的古钟啊,这顶部都有一个兽钮,那就是蒲牢,打钟的锤,也被叫作鲸锤。

当然了,上面讲的都是传说故事。相对比较真实的说法是:当年九门提督府设在了崇文门,这九门提督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还掌控着内城开关城门时间的大权。故而崇文门也就相当于统领着其他几个城门。为了区分地位,才将崇文门上的典换成了钟,每当钟鼓楼报时声一响,到了关门的时间,崇文门马上就开始敲钟,用来通知其他城门,其他八个城门也马上跟着打典,并开始准备开、关城门。因此崇文门的钟声也起到了给其他八个城门发送信号的作用。

这就是北京城为什么叫作八臂哪吒城,又为什么有九门八典一口钟这个说法的由来了。

猜你喜欢
高亮甜水刘伯温
全喷涂逐层组装实现可穿戴电子织物高亮电致发光
刘伯温以德服人
谁是明代的“诸葛亮”
少女病的他算了
少女病的他
甜水桥
———金水桥
聪明的刘伯温
中央高亮企业家精神
宁夏小甜水河流域“8·13”暴雨洪水分析
高亮国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