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勒姆的女巫》:唤醒良知

2024-05-08 13:33覃天
北京纪事 2024年5期
关键词:林赛雨幕勒姆

覃天

2023年,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的新一轮放映在京城再次掀起了观剧浪潮。在放映的片单中,一部新版的《萨勒姆的女巫》格外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这首先是因为全剧独特的舞美设计。在林赛·特纳导演的《萨勒姆的女巫》幕启时,整个舞台下起了雨。这是一片特别的空间,圆形的舞台上,上、下雨幕形成了一个夹层,舞美有点像家用抽油烟机的结构。舞美设计德芙琳提到,在一次艺术展上,她看到了一个上下透明,中间满是蒸汽的艺术装置,这让她联想到了阿瑟·米勒笔下17世纪压抑的萨勒姆镇。开场镜头给到了雨滴落在木质舞台上的细节,好一场让人绝望的大雨。不过一会儿,雨就停了,教堂里唱诗班的镜头,所有人里,只有艾比盖尔在窃窃私语,神父走下神坛,扇了她一巴掌。

其次,《萨勒姆的女巫》对北京的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其作者是“20世纪美国三大剧作家”之一的阿瑟·米勒。他凭借着《桥头眺望》《都是我的儿子》《代价》获得了“美国戏剧界良心”的称号。在上世纪80年代,他曾带着《推销员之死》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即便讲述的是美国推销员,被社会和家庭折磨的故事,但其中共同的人性依然打动了在场的中国观众。2002年,首次商业演出版本、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的《萨勒姆的女巫》在北京上演。

新版《萨勒姆的女巫》的现代感是通过雨幕、音乐、节奏来展现的。导演特意选择了剧场音乐总监Osnat Schmool的音乐。在每一幕开始倒计时的时候,剧场里开始响起某种空灵的、持续存在的背景声,持续地飘在空气里,然后人声开始哼鸣,直到最后灯光熄灭,达到高潮。

在阿瑟·米勒的剧作中,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对人物的描写,都如此精密,严丝合缝。如同相互咬合的齿轮。林赛·特纳版的《萨勒姆的女巫》将这种严谨感更加推进了一步,整部剧没有一场冗长的戏份,没有一句多余的台词,幕与幕的切换流畅自然,有一种戛然而止,不多说一句话的感觉,因为文本的力量太强大了,以至于不用任何解释。在全剧的最后,导演处理普克托撕毁认罪书的段落时,采取了一种极为生活化的表达:他的妻子站在身旁,无情荒谬的法官站在他的身旁,坚守内心良知的邻居站在他的身旁,一切都像是真的。这是整部剧情感最充沛的时刻,是这首多声部大合奏的高潮。但往往这样的时刻,不用往常那种宣泄式的大喊,只需要小声的诉求。有那么几个时刻,我晃神了。舞台上演的,从来都没有在历史上消失过,是17世纪的女巫案,是1950年代的好莱坞,是我们经历过的无数风雨。愚蠢到处蔓延,以至于掌控了所有人的头脑和生活。选择生命,还是选择良知,剧中那些看似態度摇摆的人——例如黑尔牧师说出的话,同样让人动容。

1981年,当如今被人熟知的这部被称为《萨勒姆的女巫》的戏剧在人民艺术剧院上演时,其中的内容让在场的观众想起了劫后余生的境遇,历史的真相似乎穿透了国别和语言,不少年迈的观众纷纷起身离开座位,流下眼泪。一股难受的劲头则把更多的观众钉在了座位上。当我起身离开影院的座椅,黑暗中向身后看去,如此多和我同龄的年轻人竟也用纸巾擦去眼泪。“The Crucible”,熔炉,最初被黄佐临先生译为“严峻的考验”,为了方便观众理解,采取了通译《萨勒姆的女巫》。而2002年国话版之前,其实还有一版在中戏上演的《萨勒姆的女巫》。如今回看这部戏,可能留存在我们心里的不仅是那些针砭时弊,表达愤懑的台词,它每上演一次,都在唤醒社会和我们心中尚存的良知。

猜你喜欢
林赛雨幕勒姆
在甲板上跳舞的卡勒姆
动车穿过雨幕(组诗)
动车穿过雨幕(组诗)
听雨
橱窗雨幕
突击测验“冠军”
在长城捡垃圾的老外
William Lindesay's Great Wall
永远严峻的考验: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萨勒姆的女巫》
斯盖拉·格蕾:金子在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