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道“铁杜鹃”

2024-05-08 03:55向勇张昕
军嫂 2024年4期
关键词:雪板行军课目

向勇 张昕

2024年4月,郑杜娟(左一)在俄罗斯参加“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班组射击课目)。

“虽然我不会滑雪,但我肯吃苦,就算今年练不出来无法成为正式队员为国出战,还有第二年、第三年……”2021年11月,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上等兵郑杜娟找到连长,强烈要求参加旅备战“萨彦岭行军”国际军事比赛滑雪集训。

令郑杜娟没想到的是,被批准进入集训队后,寒冷的天气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零下30多摄氏度,狂风卷着雪花像刀片似的割在脸上,手脚都难协调。

但既然来了,那就不能退缩。

“腿部发力,用雪板向后蹬雪,雪杖和脚协调用力……”在教练员的耐心指导下,郑杜娟的滑雪技能在一天天进步。

为了提高训练成绩,郑杜娟总是给自己“加餐”,3公里的雪道别人滑一圈,她就滑三圈甚至四圈;30米的崖壁别人爬一次,她就爬两次。晚上熄灯后,她还会来到体能训练室,加强腿部力量训练,通过地面模拟训练强化肌肉记忆。

因为长时间穿着雪鞋进行高强度训练,郑杜娟双脚内踝被磨烂了,皮肉和袜子常常粘在一起……她不怕吃苦,也因此得了一个绰号“铁杜鹃”。只可惜,由于主办方的原因,原定的女子项目取消,郑杜娟失去了这次为国出征的机会。

2022年12月,滑雪技术过硬的郑杜娟被选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滑雪队,备赛第55届国际军体军事滑雪锦标赛滑雪登山项目。

滑雪登山是冬季军事滑雪比赛中的高难项目,既考验耐力又考验技术,对于不是专业滑雪运动员出身的郑杜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参加过类似训练,但单场比赛穿插6次登山和下降,里程达12公里的赛程,已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但郑杜娟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练!她每天早起2个小时,跑步10公里,做100个俯卧撑、100个蹲起,晚上还自己加练200个负重70公斤杠铃深蹲。

2023年3月下旬,郑杜娟踏上了奔赴瑞典为国出战的征程。

比赛当天,暴风卷起的雪花如猛兽般袭来,令人瑟瑟发抖。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各国运动员如离弦利箭冲出。

郑杜娟也不甘落后,她拼尽全力向前蹬滑。在第二个高山下滑时,因坡度陡峭转弯过急,郑杜娟不慎摔倒,她不顾疼痛,迅速调整好状态,奋起直追。

完成下滑,准备在雪板上缠绕止滑带转入登山滑行时,郑杜娟发现,止滑带上沾满积雪,失去了黏性,无法有效附着在雪板上,她只能用已经失去作用的止滑带坚持完成后续的比赛。

比赛不止,挑战继续。瑞典的比赛场地雪道窄、坡度更大,为避免急转弯摔倒,郑杜娟只能加大拐弯半径,但这样就会加剧消耗体能,她咬牙冲锋。

对手一个个被甩在身后,当滑到12公里终点线时,郑杜娟情不自禁大吼:“I am a Chinese female soldier(我是中国女兵)!”

此役,郑杜娟以优异成绩填补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空白,并荣立二等功。

首战告捷,再接再厉。

2023年12月,郑杜娟再次开始备战“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重点加强雪崩搜救、目标侦察、伤员运送等课目训练。

由于比赛课目和规则的更改,郑杜娟和队友面临的挑战也更加艰巨,每天超过15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期间要完成至少7次登顶高程200米的山峰,夜间还要完成15公里的雪地行军,“经常被25公斤的负重压得直不起腰来,肌肉拉伤、皮肤挫伤等小伤不断”。

2024年3月,鄭杜娟进行登山下降滑雪训练。

2024年3月,郑杜娟进行滑雪训练。

一次连贯演练,在无路可走的陌生雪野上,郑杜娟所在的小队不慎迷路,她依靠地图和指北针,带领队友蹚着没膝的积雪奋力前行,5公里、10公里……终于重回正确路线。

“很多事,不是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郑杜娟说。

2024年4月上旬,在俄罗斯某训练中心,郑杜娟和队友们代表中国女子队首次参加“萨彦岭行军”雪地作战行军比赛项目。

经过两天一夜的顽强拼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挑战。最终,郑杜娟她们凭借雪崩搜救、结伴滑雪、班组射击等9个单项课目第一的巨大优势,成功斩获女兵组总分第一。

那场比赛,很多观众目睹了这样一幕场景:中国女兵高举国旗冲过终点后,郑杜娟第一个摘下头盔,激动地亲吻上面的五星红旗……

(作者单位:陆军某部)

编辑/朱德华

猜你喜欢
雪板行军课目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和雪人一起玩
行军蚁
新型推雪板
大郭小郭行军锅
大郭小郭行军锅(连载一)
“酷”雪一族 拓乐车顶雪板架评测
推雪板避障方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