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

2024-05-08 19:57赵庆寺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7期
关键词:自我革命

赵庆寺

【摘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是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与制度治党的行动逻辑相互促进的政党治理方式,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化程序化运转的话语样态。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构建了一个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和话语叙事体系,充分体现了党以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思维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考量。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与历史根基,及时回应了时代要求,有效融合了党言党语和法言法语,充分阐释了自我革命的战略意义、价值理念、方法路径、实践要求。

【关键词】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7.004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成功秘诀。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1]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党以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思维纵深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和战略部署。当前,虽然学界对于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研究较多,但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形成过程、内容结构、价值意义、实践要求、完善路径等方面。党在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同时,不仅形成了一系列内在耦合、相互衔接的制度规范体系,也构建了一系列严谨规范、特色鲜明的话语体系,创新了党的自我革命的话语范式。深入研究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出场逻辑、叙事特征、建构方法,对于如何通过话语范式的创新来推动制度规范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出场语境

勇于自我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既是百余年来党不断推动革命性锻造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党应对风险挑战与现实考验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初步构筑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任何一个全新范畴和重大命题的提出都必然有其创立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是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与制度治党的行动逻辑相互促进的政党治理方式,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化程序化运转的话语样态,是党在实践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话语旨归:坚守初心和担当使命的精神原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表明了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彰显了党的历史自觉和政治担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精神品格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初心如磐、历久弥坚,信仰坚定、意志顽强,保持自我革命精神是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2]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崇高历史使命,必须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品质。坚守初心与使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而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法治要求和制度保障。自我革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正视自身问题和不足,坚持自我完善与发展,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政治品格。自我革命要通过破除弊端、健全机制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通过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只有不断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构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才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话语范式: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不仅体现了党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路径,这为建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确立了原则和要求。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坚持制度治党,是我们党对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对现代政党治理规律的借鉴运用。思想建党是要使党在思想理论上保持生机和活力,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斗争意识、责任担当;制度治党则是建立健全务实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不断推动党的建设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制度治党解决党员的行为规范、激励引导、约束监督、警示惩戒等问题。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实际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是有机统一的。思想建党需要制度来保证其长期稳定地推进,否则思想建党就会失去保障、难以为继;而制度治党要靠人来制定执行,如果思想建设不到位,制度治党就会失去根基、迷失方向。只有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一起部署、协同推进,充分发挥思想建设的引领作用和制度的保障作用,才能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因此,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范式,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刚柔并济、形成合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依规治党重要论述贯穿落实到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的制定、实施、监督和保障的各方面全过程,把科学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完备的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其固根本、扬优势、补短板、利长远的优势,最大化发挥政党治理效能。

话语指向: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就是要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更好地履行执政兴国重大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也是不断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客观需要。党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的战略布局,指向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战略意义和实践路径,致力于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任务。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是优化治国理政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共同支撑和保障着党和国家的法治建设。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通过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规治党是按照党内法规制度来管党治党,要求把制度建设贯穿新时代党的建设各方面,是管党治党的基本方式。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引领和保障,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依法治国是依规治党的基础和依托,可以为党内法规的制定、实施、监督、保障等提供方法上的借鉴。深化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要正确把握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坚持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统筹推进、一体建设,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避免重復和冲突,综合运用党规国法惩治贪污腐败、净化政治生态、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党以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能力和水平。

话语演进:理论探索与实践担当的同频共振。随着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概念,是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内在要求。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的规范、引领、调整、监督、约束自我革命主体行为的一系列制度规范的总和。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体系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自我革命的体制机制为支撑,是涵盖党内法规体系、权力监督体系在内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制度规范体系。话语不是空洞、抽象存在的,话语本质是具体的、实践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外在体现,随着治国理政面临的现实挑战而不断调整;管党治党、依规治党的丰富实践是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生成的客观依据,不断为话语演进提供前提条件和实践来源。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是党要管党、制度治党日臻完善的话语演进和叙事呈现。这既是对百年大党执政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成果,是制度逻辑和法治思维在党的建设领域的深刻体现。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在管党治党的探索中形成的,在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和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正是自我革命理论探索与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进程的同频共振,创造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的制度环境和基础条件,推动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形成和完善,表达和传播了自我革命的价值理念和实践成效。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叙事特征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是新时代党立足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而形成的一系列关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标识性概念集群。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管理体系和话语叙事体系,充分体现了党以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思维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考量,深刻蕴含了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为党通过制度规范体系加强自我革命指明了方向。

话语主题。坚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和生动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蕴含着百年大党自强不息、风华正茂的精神密码,它直接回答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主题。以“四个自我”为内涵的自我革命话语,构成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内在逻辑。具体而言,自我净化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首要前提,旨在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杂质、毒素、毒瘤,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时刻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自我完善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内在要求,要求填补漏洞、弥补短板,构建体系健全、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制度体系,完善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自我革新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基本方式,主张党要与时俱进、破旧立新,及时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弊端,主动弥补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善于在自我反思中实现超越和发展;自我提高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目标导向,强调通过刻骨铭心的革命性锻造和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不断提升精神境界,实现党的全方位进步与整体性提高,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四个自我”的话语内涵,以自我革命精神为话语核心概念,构筑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四梁八柱”。以上四个方面以内在贯通、螺旋上升的互动模式,对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的话语主题进行了多维阐释,在彼此配合、协调联动下构成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

话语形态。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形态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载体构成的政治生态系统。

话语主体是话语凝练和生成的主要力量。从主体来看,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基本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主体样态——由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委和党组织负责推广执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实施专门监督,各职能部门予以贯彻落实,广大党员积极践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上述各类主体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密切互动、协同协调,不断丰富着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内容。

话语客体是话语呈现和表达的核心内容。从客体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动态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体系、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强调运用制度逻辑、法治思维管党治党,更加突出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科学有效,更加注重制度规范的有机衔接、集成联动。从层次结构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以党章中有关自我革命的重要制度规范为根本制度,以发挥组织原则与运行支柱作用的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制度,以涵盖学习制度、监督制度、考核制度、巡视制度、惩戒制度、问责制度等具体制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支撑,全面贯穿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六个领域,共同构筑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全面建成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制度网络。从实践形态来看,党的自我净化制度规范是清除一切侵蚀自身纯洁性与先进性因素的制度规范,如腐败查处、巡视派驻、权力监督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旨在发挥自我革命的底线保障作用。党的自我完善制度规范是克服自身弱点、补强自身短板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纠错纠偏、执纪问责、自我批评等制度规范,是我们党强基固魂、锤炼自我的内在动力。党的自我革新制度规范是实现自身革故鼎新的制度规范,主要包括激励创新、容错纠错、政治生活等制度规范。党的自我提高制度规范是推动党不断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干部培训等制度规范,旨在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3]

话语载体是话语传播和叙事的有效方式。从话语载体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亟待根据新时代管党治党问题与实践需要,推进传播方式的改革提升。这需要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在提升话语质量和传播效能方面双向发力,不断优化具有鲜明时代性和显著实践性的话语表达范式,实现从思想共识上引导受众对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价值认同。

话语表达。话语作为对管党治党实践的一种表达,蕴含着话语主体的历史使命、价值立场、思想观念,是思想引领、理论传播、制度规范的重要载体。话语是指“通过词语而构成的一种表达体系的特殊组合方式、理论姿态和思想立场”[4]。从概念构成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由党的自我革命以及制度、规范、体系等组合构成。[5]党的自我革命话语意指党通过革除体制机制弊端,主动去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依靠自身力量纠正偏差和改革创新,确保实现党的革命性锻造和执政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制度话语和规范话语主要是指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和党的自我革命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体系话语是指各类制度与规范要实现系统整合、一体建设。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同步推进的重要成果,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与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的衔接协调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在话语表达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借助具有标识性的概念集群,依托具有解释力的话语体系,通过具有影响力的话语叙事,阐释了自我革命的内涵意蕴、理论依据、价值导向、实践方略,成功实现了自我革命规范体系话语的概念创新、要素供给、框架优化、形态变迁。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行为指引,旨在为党组织和成员提供可靠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评价标准和奖惩措施,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为解决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的困境和难题提供长效化应对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了一整套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

党的自我革命规范,特指具有较强规范功能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两种主要类型。作为各种制度的高级形态,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通常具有“适用假设+行为模式+法规/法律后果”的话语逻辑结构,为自我革命主体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引和严格的惩戒机制。从党内法规看,目前形成了以党章为统领,涵盖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的党内法规体系,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从国家法律看,我国宪法已经将党的自我革命纳入法治轨道,现行宪法序言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成为党的自我革命的方法路径,反腐败法律法规为纪检监察机关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法治保障。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意味着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已经从分散走向集中,从独立走向协同。从实质来看,体系化是不同领域、类型、层级的制度规范从彼此分立走向相互衔接的结果,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充分运用系统观念和体系化思维,不仅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自我革命系统工程各方面全过程,而且注重党内法规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的贯通协调,逐渐形成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严密体系。

话语功能。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坚持全面覆盖基础上的贯通衔接,强调系统集成基础上的协同高效。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贯彻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制度保障,目标是通过自上而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工作机制,始终保持党的创新活力和前进动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规范体系,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規范引领,发挥好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既体现政党执政理念和国家意识形态,又关注党员的个体体验,不仅从话语上满足了党员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认知需求,还在实践上实现了对全体党员的动员和整合。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功能,既要在知识生产与政治传播的意义上实现话语重塑,又要从理论认知和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凝聚集体力量。从话语功能上看,制度既是一种规范和约束,也是一种预期和激励。系统科学的制度规范体系不仅能够彰显初心使命、时代课题、目标任务,也能够提供可靠的体制机制、行为准则、优良作风。推动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发展和完善,既要坚持用制度规范体系调整约束组织活动和党员行为,也要注重用制度规范体系激励干事创业的精神和信心。充分发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制度引领和制度保障作用,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实现规范秩序与激发活力的双向互动。具体而言,要从明确责任、制约权力、强化监督、容错纠错等方面进行制度规范,以实现秩序建构的功能作用,通过在党内建构约束和规范组织活动与党员行为的一系列制度、规则、规矩、纪律,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有效理顺党政关系和党群关系,为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能力奠定运行有力的制度支撑;同时,也要从党性修养、学习教育、民主作风、奖励惩戒等方面进行制度规范,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增强全党筑牢初心、勇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真信笃行、知行合一的能力,督促推动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神状态。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逻辑

建构逻辑是决定话语体系逐步形成和日益完善,并能够被广泛传播和普遍认同的关键因素。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与历史根基,及时回应了时代要求,有效融合了党言党语和法言法语,充分阐释了自我革命的战略意义、价值理念、方法路径、实践要求。

话语源流:理论源泉与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学说和制度治党理论是党的自我革命的话语依据和理论源泉,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和叙事表达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对如何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进行了原则规定和制度设计,体现了鲜明的制度治党思想和自我革命精神。面对欧洲工人运动的混乱局面,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6]。列宁对执政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探索,不仅推动了俄共(布)自身的完善和革新,也为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提供了现实启示和经验借鉴。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百年探索和丰富经验,为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生成和修辞表达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从制度治党的演进历程来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经历了从碎片化发展到体系化完善的发展过程。[7]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逐步深入,大批涉及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领域的制度规范不断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的主要架构逐步清晰,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日渐走向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治党的历史经验和思想智慧,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构建提供了连贯主题与历史语境,丰富了话语资源和叙事方法,佐证了自我革命的历史合法性,党在总结历史和以史鉴今的过程中提高了话语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增强了自我革命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话语范畴:实践场域与时代要求。话语生产不能脱离对现实的抽象,除了理论源泉与历史根基的指导与涵养,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塑造必须立足实践场域和时代要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不断构筑话语议题和话语框架,形成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关切的话语叙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是一个注重使命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的制度建设过程。党在面对和解决党的自我革命实践问题时,必须对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现实情境进行理论关照,构筑起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核心议题,这是实现话语创新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核心议题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始终聚焦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領导水平。在分析框架上,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紧紧围绕全方位贯通、全要素协同、全过程治理,坚持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随着党建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自我革命内涵的不断拓展,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内涵也会不断丰富,话语塑造和叙事表达也将不断创新,话语样态和话语范式必将持续重构。

话语方法:建构策略和创新路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诉求,坚持时代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以话语生产的方式实现丰富的知识供给和价值供给,形成了融合党言党语与法言法语、善用政治俗语和传统熟语的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不断增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阐释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实践赢得了广泛的政治认同和社会支持。第一,融合党言党语与法言法语。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取向为根本特征,话语内核与叙事方式具有突出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是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话语形式上具有严格的逻辑结构,即由行为条件、行为模式、法规/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明确了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规定了每一种行为的适用条件和法规/法律后果,为调整对象提供了具体的行为指引和相应的惩戒措施。第二,善用政治俗语和传统熟语。政治俗语是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产生并被广泛应用的新兴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策性,如“三会一课”“三严三实”“七个有之”“四种形态”等。传统熟语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通俗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用“猛药治疴”生动阐释自我革命的有力措施,用“红红脸、出出汗”描述监督执纪的常态,用拧紧“总开关”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打铁还需自身硬”表明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体现了反腐的震慑作用。

话语品格:精神动力和情感意志。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是话语理论对党要管党、依规治党的理论塑造,不仅构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范畴,而且丰富和拓展了自我革命的话语表达系统。精神和情感是表达政治优势和精神风范的内在品格,一个政党必须基于特定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取向,主动建构政党的价值追求和社会认同。涵育精神品格和培植情感意志可以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塑造赋予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形塑更加强大的行动能力。从精神品格来看,牢记“三个务必”,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斗争意志,这些都为永葆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供了精神动力。从情感意志来看,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立场,保持“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情感状态,坚持“胸怀天下”的情感追求,这些彰显与传递了党的执政理念和行动纲领,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认同提供了情感动员和民意支持。由是观之,把精神品格和情感意志转化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话语的建构要素,可以充分展现党和人民对良好政治生态的良好期盼和坚定信念,进而为自我革命精神提供丰沛的动力来源,为自我革命实践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结语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内外风险更加复杂,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8]。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话语建构具有清晰的主旨要义和目标诉求,可以引导和修正党员群众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认知视角,辨识和调整对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产生的认知偏差,实现对舆论环境的积极引导和主动塑造,不断增进党员群众对党的自我革命成效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情感、情感认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持续推进的社会革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仅需要持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内在结构,更要不断推进其话语建构方法和策略,持续深化其话语阐释和传播,以内涵丰富的话语表达和科学有效的叙事方法,切实增强党的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的体系建设与实施措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ZD191)

注释

[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5、64页。

[2]《全党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人民日报》,2019年6月26日,第1版。

[3]刘红凛、胥壮壮:《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内容结构与建构理路》,《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

[4]韩震:《论话语的内涵、实质及功能》,《哲学研究》,2018年第12期。

[5]吕永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概念阐释——基于概念分解法的分析》,《理论探索》,2023年第4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3页。

[7]刘俊杰:《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历史源流、科学方法与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0期。

责 编∕李思琪  美 编∕梁丽琛

猜你喜欢
自我革命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中的“自我革命”论
执政活力源于“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逻辑
走出去 首汽租车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是一种政治勇气
反腐败“成绩单”令种种质疑论调不攻自破
简政放权,“自我革命”从国务院开始
改革促进派究竟应该促什么?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有德者的培养
政府“自我革命”,硬仗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