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策略

2024-05-08 04:37吴香凯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导图物理融合

吴香凯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物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让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开始更加关注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并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初中阶段物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精神的关键课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互相融合,不断拓展学生物理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受到教师理念、教学模式、资源支持等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会出现各种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若干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

(一)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设施有待完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要保证各种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持续更新。但不同地区的学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设施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如城镇学校往往能够优先获得更多设备、设施的支持,而乡村地区由于缺少资金,学校无法配备基本的电脑、多媒体白板等。此外,在已經配备信息技术设施的学校,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一些设备的更新有些滞后,软件变得过时,教师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在正常上课期间,教师总会因为网络卡顿,在软件打开、视频播放等环节耗费大量时间,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度,甚至还会阻碍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二)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作为新时代物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深刻认清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具备这一理念,不少教师由于已经习惯传统教学模式,只关注教材的应用、学生做题的过程,没有花费更多精力在信息技术课件制作或资源开发上。由于教师自身不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物理教学难以顺利改革,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也随之减少。此外,学校管理者在组织教师开展教研、集体备课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教学,并没有关注教师理念的更新,没有提供与之相关的培训,再加上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之余缺少足够的时间在线学习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如此种种,都在影响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法单一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互相融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挖掘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切入点,不断丰富信息技术展示知识的形式和方法,这样才能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不少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只借助网络现有的资源,直接下载、复制或粘贴,没有考虑到是否与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学目标、课时安排相匹配,或者只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视频,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教师口头灌输”转变为“视频灌输”,看似教学模式转变,实则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长此以往,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四)信息技术使用只局限于课堂

在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互相融合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体验的完整度,不仅在课堂上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要发挥信息技术对课余时间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完成资源的获取以及重难点的复习。但由于日常教学工作较多,压力较大,不少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已消耗大部分精力,无暇再制作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的相关课件,导致学生只能在课堂上接触信息技术,课余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些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导学生课后学习时没有实时互动,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推荐相关资源,这样信息技术的优势也难以充分凸显。

(五)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不高

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上开始显现更大的自主性和探索性,在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积极性。但不少教师由于只注重提高自身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这一层次上,没有及时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此外,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时,由于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解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课堂上,如果教师的技术应用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学习兴趣未能很好匹配,学生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出现排斥。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策略

(一)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当今生活已步入信息时代,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不仅有助于物理学习,也会为将来的深度学习和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减负、提质、增效。教育部门首先要根据学校资源分配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设备的引进工作,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或学校也要保证与城镇地区的学校拥有同等教育资源,这样能够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师的备课工作,学校可以建立教研实训室,通过借助各种信息技术设备,搭建在线教研平台,使教师能够实时登录或访问优质教学网站,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学习,学校应当尽可能为每个教室配备电子互动白板、电脑投影等多媒体资源。条件允许的话搭建信息实验室,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让每个教师都能够高效利用。关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学校管理者也要加大重视程度,通过建立专门技术维修小组,保证教学资源库的实时更新和设备的正常运转,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最大的便利。

(二)教师重视参与培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自身的信息教学能力会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效果。每一名物理教师都要重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只有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才能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并创新应用形式,使课堂更加直观生动有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也要求教师自身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资源、迭代快速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前瞻性,让自己成为具有宽口径知识储备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示范教学,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课堂教学持续焕发活力。学校相关教育负责人可以定期组织物理教师开展各种与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包括最新教育技术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线资源的整合技巧、电子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同一年级的教师可以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建立专业学习社区,分享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或问题,促进互相进步。教师探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了解简单的设备维护以及技术支持的相关内容,在课堂上遇到小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减少由于技术障碍带来的时间浪费。教师自身要利用工作之余借助自学了解相关教育理念,阅读专业书籍,保持教学方法的先进性。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众多教师比较青睐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借助各种各样的情境,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并对情境中各种知识、元素、材料产生互动,让大脑持续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在讲解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知识时,就可以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随处可见,引导学生去回忆、探索、吸收、应用。

在为学生讲解“气化液化”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衣服晾干、雾气产生等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然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气化过程和液化过程。借助动画制作软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分子从液态到气态的变化过程。也可以添加压力和温度对气化以及液态变化产生的影响等知识。学生了解到物理原理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常见的相关现象有哪些。在情境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积极举手,畅所欲言,整个班级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一教学过程会让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2.引導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比较零散的,如果教师能够把具有某种联系的知识进行串联整合,相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展示某一具体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可以先为学生展示大分支,让学生主动汇总小分支,学生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结构会更加完整,后续应用知识时也会更加灵活。

在学习完力学知识后,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思维导图整体框架包括力学的主要概念,如牛顿三大定律、力的分类、运动的类型,教师要留出空白区域供学生自主完善。课堂上教师借助信息技术逐一展示各个分支,然后为学生设计问题,如摩擦力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牛顿第二定律如何表述和应用等?学生边回答问题边完善思维导图,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组完成思维导图的不同部分,最后汇总形成完整的思维导图。教师要走下讲台进行巡视和指导,指出学生思维导图构建过程中的亮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利用微课指导预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应用到课堂上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课余时间教师也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循序渐进培养信息素养。初中生要在课堂上掌握学习技巧,在课余时间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讲解物理知识时,不仅要关注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要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完成力所能及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以静电现象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微课视频,如简要介绍静电现象是什么、静电现象的早期研究,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接着简要介绍摩擦电、接触电等静电状态,解释原子模型和电荷转移的基本原理,并列举若干生活案例,如衣服上的吸附物、电视屏幕上的尘埃,以及工业中使用静电除尘。视频的最后为学生展示静电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如静电放电引起的火灾以及爆炸,让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静电危害。视频观看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内容说一说学习收获,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静电实验,如梳子梳完头发后可以吸附小纸片等。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记录产生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讨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成果,为深入讲解做准备。

(五)优化现有教学评价,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客观以及全面的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主要因素。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余时间需要借助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形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按照评价标准开展持续性、完整性的学习。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互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相结合,学生从多个角度找到学习优缺点。为了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线上阅读任务、线上答疑活动、线上讨论活动、线上练习活动、线上总结活动等,结合学生完成效果,教师及时给予评价,系统也可以自动发起计分功能,批改功能,这样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指出:“应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学习中,帮助学生适应数字时代的要求,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新时代下的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在设计教学活动期间,还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生学情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优势。针对现有融合问题,物理教师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为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奥妙之处,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导图物理融合
只因是物理
烃思维导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融合》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