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探讨

2024-05-08 19:38任筱菲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融合应用本土文化艺术教育

【摘 要】幼儿园艺术教育是指通过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感的教育活动。目前诸多幼儿园艺术教学比较局限,未能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使幼儿感受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不利于促进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下文将着重分析和探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如何融入本土文化资源,并提出相关建议,使其充分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艺术教育;本土文化;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211—03

引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做好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典藏与传播,振兴传统民间工艺,做好“非遗类”民间艺术活态传承。[1]”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幼儿园艺术教育之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是非常有意义的,既可以丰富艺术教学内容,良好地教授和培养幼儿,提高他们思想认识、审美情趣、创作能力等,促进他们良好发展;又可以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本土文化,促使我国优秀文化熠熠生辉。所以,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巧妙运用本土文化资源来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提高艺术教学水平。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现状

艺术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目前幼儿园艺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园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师人数不足、教育经费有限等问题,幼儿园往往无法开展多样化的艺术活动,导致幼儿艺术培养受到限制。比如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教学的过程中仅注重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忽视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培养,如音乐、舞蹈等。又比如所开展的艺术活动比较零散,缺乏整体规划和教学目标的引导,致使艺术育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促进幼儿良好地成长与发展[2]。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幼儿园方面正确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深入分析艺术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予以有效处理,比如增加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艺术教学设施和器材,以及培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活动等,良好地教授和培养幼儿,促进他们朝着良好的方向迈進。

二、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幼儿对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对外界开始有所认识的时候。而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则能够增强幼儿对家乡的情感。首先,本土文化资源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走进本土文化,幼儿有机会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民俗活动和文化节庆等,感受家乡之美,了解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本土文化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接触本土文化资源,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如他们可以通过学习本土绘画、民间艺术等方式,了解并参与到传统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美学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园艺术教育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意义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首先,融入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幼儿的文化自信心。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本土传统艺术、手工艺品、音乐舞蹈等,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感受文化的独特性、艺术性及美感,这可以帮助幼儿增强文化自豪感,使之更加热爱本土文化,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注重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其次,融入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接触本土文化艺术作品和展览,使之欣赏、品味和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触发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这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品位和观察能力。

(三)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不同地区拥有自身独特的本土文化,展现出的文化特色,共同构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幼儿作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之中有意识地融入本土文化资源,可促使他们能够接触、了解及学习本土文化,使之深受本土文化熏陶和感染,一方面增强他们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他们文化自信心。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展示丰富多彩、寓意深远的本土文化,将本土文化刻入骨髓,使之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展现本土文化,比如融入作品创作等,将本土文化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国民或外国友人了解本土文化,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3]。

三、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实践做法

(一)搜集和整合本土文化资源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美的缔造者。为了能够良好地开展艺术教育,促使幼儿能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及情感,使之良好发展,就需要教师回归生活,搜集和整理本土文化资源,根据艺术教育需求,巧妙地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使之近距离观察和了解本土文化作品,发现其蕴含的美感,获得良好的美的体验,进而创新创作,展现具有美感、文化感的手工作品。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正确认识到不同地方的本土文化是当地的标志、代表,其涵盖了环境特点、人文特点,更是当地人民对优美环境、人文情怀的理解,进而在生活之中既要搜集本地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查询、实地了解,真正了解本地特有的自然风光,通过录像或者拍照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作为艺术教育的本土资源。另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到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寻找、查阅本地特色人文资料,比如独特节日、独特庆祝方式的来源等等,以便加深对本地民风民俗、地域文化的了解等。

(二)构建艺术教学活动框架

为了促使所开展的艺术教育能够真正贴近幼儿,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搭建艺术教学活动框架,以便充分展现本土文化作品的美,使之深受熏陶、感染及影响,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文化素养。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幼儿艺术教育实际情况,进而优化调整、合理搭建艺术活动框架。其一,需要面向老师发放调查问卷,询问老师对艺术教育活动的认识情况、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艺术教育成果、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等等;其二,面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看法及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意见等等;其三,面向幼儿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对艺术活动喜爱与否等等。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明确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比如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切入点,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前提,统筹规划,利用本土文化来构建艺术教学活动框架,包括本土文化作品的展示、本土文化的介绍、本土文化的美的体验、实践创作,如此即可促进幼儿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促进幼儿良好地成长与发展[4]。

(三)合理规划设计教育内容

艺术教学活动对于幼儿的艺术教育来说是极其必要的,通过艺术教学活动可以锻炼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情感和意志力等。为了能够将艺术育人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还应当合理规划设计教育内容,以便将本土文化资源巧妙地融入其中,提高艺术教育的有效性。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确定幼儿园艺术教学目标,如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等。其次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制定适合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内容,之后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比如蜡染活动、刺绣欣赏活动、印江砂陶活动等等,以便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凸显出幼儿的主体性,引导他们主动欣赏、观察本土文化作品,感受其表达的美感,之后尝试美的创作,使之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以美术学科为例

1.印江砂陶活动

幼儿园开展印江砂陶艺术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并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砂陶制作的乐趣,加深对自然、艺术和文化的了解。按照艺术教育目标,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需求,策划相应的砂陶艺术活动内容,确定活动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幼儿准备材料,包括石英砂、灰泥、颜料、工具等,摆放整齐,确保幼儿能够方便地使用。之后老师在课堂上向幼儿介绍砂陶的來源,使之对砂陶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托多媒体技术来呈现优美的印江砂陶作品(如图1所示),使之感受美和体验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之后教授他们砂陶制作的基本知识,包括砂陶的历史、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之后老师展示如何制作砂陶作品,促使幼儿理解基本的制作方法,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砂陶作品,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主题或模板,让幼儿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亦或引导幼儿观赏一些与砂陶相关的艺术作品,如陶瓷雕塑或陶器,使之发挥想象,创新创作。最后,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砂陶作品,并且向其他幼儿、家长或老师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这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在展示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2.苗族蜡染活动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组织开展苗族蜡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苗族文化的了解和体验,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友谊的建立。当然,为了良好地开展蜡染活动,教师应为他们准备相关素材,比如白色的纯棉布料、蜡块、画笔等等。之后向幼儿介绍苗族蜡染作品、蜡染的背景和历史,包括苗族蜡染的起源、特点以及意义,促使他们对苗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图2所示)。之后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并设计他们想要在布料上绘制的图案。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图案,再让幼儿使用蜡块或蜡块制成的画笔,在准备好的纯棉布料上进行蜡涂抹;再选择不同颜色的染料,将布料放入染料中进行染色,使之体验到苗族特有的鲜艳色彩;最后用纸巾或毛刷将多余的染料擦掉,然后用热水清洗,将布料上的蜡融化并冲洗干净;经过洗涤后的布料需要晾干,完成后可以修剪边缘,使得布料更整齐漂亮。最后,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蜡染作品展示出来,并且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将幼儿培养成为优秀人才,幼儿园应按照教育政策要求,关注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目前部分幼儿园艺术教育效果不佳,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将本土文化资源巧妙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真正贴近幼儿,良好培育幼儿,促进他们审美能力、创作能力、认知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张玉琴,张翔升.人类学视角下幼儿园课程本土文化资源路径初探——以河东盐文化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

[3]张磊,陈艳荣,靳晶晶.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以河套文化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29).

[4]李祥娣.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教育[J].华夏教师,2020(11).

作者简介:任筱菲(1988—),女,土家族,贵州印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民族民间美术。

猜你喜欢
融合应用本土文化艺术教育
初中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分析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