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绘本阅读的开放式提问设计分析

2024-05-08 19:38贾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2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

【摘 要】绘本具有表达形式多样、物象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协调以及结构精美完整等特点,以图文并茂方式反映绘本内容。绘本阅读作为现阶段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分部分,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设计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引导幼儿逐渐把握绘本故事和教学主题,并培养幼儿自主阅读、主动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发展,为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创建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绘本阅读;开放式提问;绘本阅读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2—232—03

一、绘本阅读中开放式提问的作用

好奇心强、乐于模仿及活泼好动是小班及中班幼儿普遍具备的性格特点,其行为方面也存在自制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情况,促使教师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幼儿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绘本阅读优势,引导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为其创造语言表达和积极应答的机会,既能使幼儿学会从多角度理解绘本故事以及教学主题,又能帮助教师调动幼儿的思维,让其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上的信息,再联系自己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探究问题和寻求问题答案。促进幼儿大胆发言,主动表达自身观点的习惯逐渐养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提升,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开放式提问是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对幼儿整体把握和理解绘本内容具有引导作用;基于绘本阅读的开放式提问设计,以幼儿兴趣感知点为导向,并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以引发幼儿在阅读活动、教学活动、学习活动中进行讨论和交流,让幼儿利用自身思维特点去感受绘本故事内容,使幼儿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思想。相较于单一性的问题探究与解答,教师在绘本阅读中设计开放式提问,除了可以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想法以外,又能提升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整体性提升,进一步开阔幼儿思维、拓展视野。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中提问现状分析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幼儿园一日教学活动中,一半以上的课堂时间均被教师用于提问,提问次数最高达到约400次左右,且半小时提问次数约90次左右,其中提问次数会根据提问对象不同而出现差异,提问对象具有指向性,占比全部幼儿的50%,但从课堂活动中教师所提出问题来看,普遍存在认知层次低、重量轻质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提问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发挥[1] 。

以某市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为例,通过观察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并收集与整理绘本阅读教学案例,对教师在绘本阅读中的提问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时间最长未超过30分钟,平均活动时长约23.19分钟,平均教师提问次数为49次,每分钟提问频次约2.1次。由此可见,现阶段幼儿园绘本阅读中存在教师提问次数多、频次高的现象。从提问对象数据统计来看,在中班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习惯性将集体幼儿作为提问对象,选择集体幼儿回答次数最高达到500次左右,每次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均会提问集体幼儿。在选择个别幼儿回答问题方面也具有一定倾向性,甚少提问未举手的幼儿,且回答次数仅有17次,占据全部提问次数的2.29%。表明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中存在明显的提问对象偏向情况。若是将提问类型划分为开放式与封闭性两种,从中班绘本阅读中提问类型的数据统计来看,其中开放式提问次数约有201次,占据总提问次数的26.24%;封闭性提问次数达到549次,占据总提问次数的73.46%。基本可以确定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中更加倾向于封闭性提问,开放式提问频次较少。

上述情况出现原因与教师在绘本阅读中提问频次过密、提问类型比例不平衡、提问对象有偏向以及提问后等待时间不充分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例如,将有限的绘本阅读时间均分配给教师提问,提问次数过多,且未给幼儿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不仅影响了幼儿思维的连贯性,也无法保证每个幼儿均能理解绘本内容,降低绘本阅读教学效果。开放式提问对幼儿的想象力激发有着一定作用,可以引导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教师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达到促进幼儿深度思考目的,并增强幼儿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但由于提问类型比例不平衡,或者教师在绘本阅读中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引发幼儿深度思考,且封闭性提问过多,必然会抑制幼儿主动表达欲望,导致绘本阅读中幼儿机械性回答现象愈加凸显。

三、基于绘本阅读如何设计开放式提问

(一)结合绘本中的图画内容,设计开放式提问

现阶段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绘本作品,均配有色彩协调、画面精美的图画,目的是利用图画吸引幼儿阅读绘本,调动幼儿阅读绘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绘本阅读,教师结合绘本中的图画内容设计开放式提问,有利于激活幼儿思维,并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并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深入分析、综合探究等方式寻求最佳答案。该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每个幼儿大胆发言、积极表达的习惯,使其在参与绘本阅读活动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促进自身创造思维能力发展。

(1)以《地圖》科学绘本阅读为例,以绘本形式呈现科学知识,可以满足幼儿一边看故事一边学习知识的需求。绘本中的图画色彩柔和别致,且画风诙谐有趣,将与人文地理相关的知识呈现于极富质感的纸张上,能够给予幼儿充分审美的愉悦阅读体验,并吸引幼儿主动阅读、主动学习以及主动探究。利用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介绍世界各国的人文风情和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地图》绘本中的图画内容设计一些开放式提问。如“世界各国的国旗特点”“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如何辨别地图的东南西北”等,以拓展幼儿思维。

(2)教师可以利用《地图》绘本所具有的互动性特点,并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引导幼儿动眼、动手、动脑、动心,全面调动身体官能;让幼儿从自己所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学习《地图》绘本中所涉及的各种知识,深入了解世界上每个国家的地理、文化以及历史,达到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以及加强阅读体验目的。让幼儿分享与家庭旅行时所拍摄的风景照片,结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简单描述当时的情景,不仅可以锻炼幼儿自身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能加强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3)鼓励幼儿结合《地图》绘本中关于“中国地图”的图画内容,尝试自己绘制一张简易的幼儿园周边地图,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符号在绘制的地图中标示地点、场所等,并利用地图上的食物、建筑图案及人物等创编与自己相关的故事,锻炼幼儿想象力、联想力以及创造力的同时,又能起到丰富幼儿绘本阅读体验的作用。

(二)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设计开放式提问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愈加重视幼儿的核心素养多方面培育,构建开放性课堂,有利于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环境。其中绘本阅读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关键一环,基于绘本阅读,设计开放式提问,有助于教师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把握与理解绘本内容,同时围绕幼儿感兴趣话题设计提问,既能将单一性的问题答案转变为多样性解答,又能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及想法,以做到每个幼儿均能参与到绘本阅读活动中,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切实加强对绘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质量[2] 。为了将绘本阅读中开放式提问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设计开放式提问时,要注重与幼儿生活经验联系,贴近幼儿实际生活设计开放式问题,其中判断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假设性问题等均属于开放式提问类型,该类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且不受绘本故事、语言以及情节限制,能够给予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提升幼儿在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参与性。

(1)以《月亮冰激凌》绘本阅读为例,绘本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美丽幻想故事,“在炎热的夏天,每家每户在夜晚关上门窗,打开空调与风扇,窗外月亮融化了,楼长奶奶用融化了的月亮做成冰淇淋。此时,突然停电了……”教师可以在绘本阅读中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如“夏天你最喜欢的冰激凌是什么呢?楼长奶奶是用什么做成绘本中的冰激凌?”“如果真的没有月亮,地球会变成什么样的呢?”等,将开放式、未知性的问题抛给幼儿,并让其去猜,去想,去交流、去验证、去实践,再通过深度思考,设想各种可能的答案,以调动幼儿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2)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在绘本中寻找基本信息或者关键信息,根据故事的发展轨迹开动脑筋,思考与寻求教师所提出问题的答案,和幼儿共同探究温室效应加重与“月亮融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幼儿展示月亮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并引导幼儿举例现实生活中科技进步与能源消耗的现象或事件,与其他幼儿就能源消耗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展开深入讨论,以增强幼儿环保意识同时,也能促进每个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3)在绘本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素材制作一个纸质的冰淇淋,让幼儿回忆自己吃冰淇淋的情景,再结合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及图片信息等,进行冰淇淋制作,该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又能提升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趣味性。该环节属于阅读结束后向幼儿提供一个展示或表达新观点、新想法的机会,作为绘本阅读后的互动活动,引导幼儿开展丰富的想象并动手制作,使其能够扩散思维同时,又能达到对绘本故事进行“二次创作”目的,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三)透過绘本故事角色,设计开放式提问

深度思考是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幼儿自身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对阅读具有更高的兴趣,可以让其逐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就0—6岁的幼儿而言,正是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合理设计开放式提问,引发幼儿主动阅读兴趣,将绘本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幼儿展示,进而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以及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在绘本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开放式提问设计,教师应围绕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及想象力发挥进行提问,同时在提问时规避仅有“对不对”“好不好”两种固定答案的问题,单一的问题无法引发幼儿主动思考,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过于依赖教师的思维习惯,局限了幼儿自身思维发展。例如,在以往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习惯性先讲述绘本故事内容,再进行提问,其提出的问题主要包括“绘本故事的名称是什么?”“绘本中的每个情节发生了什么事?”“绘本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等。绘本阅读中提问形式单一,会对幼儿阅读绘本的新奇感带来较大影响,也会让幼儿产生“阅读结束后回答问题”的压力,无法在绘本阅读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降低幼儿主动阅读绘本的积极性。因此,基于绘本阅读,教师可以透过绘本故事角色,设计开放式提问,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提升,有效激发阅读兴趣。

(1)以《菲菲生气了》绘本阅读为例,通过阅读该绘本内容,可以帮助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做情绪的主人,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绘本内容讲述了小女孩“菲菲”从生气到平静的情绪变化过程,教师组织幼儿阅读绘本时,可以透过小女孩“菲菲”这一故事角色,设计开放式问题。如“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调节自己的情绪呢?”“为什么菲菲要生气呢?结果怎样呢?”等,以引导幼儿正确认清和合理控制情绪,正确缓解负面情绪。同时也能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朋友受困于某种负面情绪时,能够以默默陪伴的方式与其缓解负面情绪,慢慢地释放情绪。

(2)从小女孩“菲菲”这一角色的情绪变化过程出发,设计开放式提问,并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图画信息,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听”故事,而是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以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理解力得到有效锻炼,又能做到无形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

(3)让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的情绪小怪兽》《情绪小怪兽去上学》等相关绘本,帮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情绪的认识,学习绘本中各角色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家长也能在幼儿爆发负面情绪时,运用正确且有效的方法疏解幼儿情绪,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式提问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并促进其认知和语言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基于绘本阅读的开放式提问设计,教师可以围绕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设计问题,并注重绘本阅读中提问次数、提问对象的控制和选择,给予幼儿充足的提问后等待时间,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深度思考,加强幼儿对绘本内容和教学主题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将绘本阅读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发挥,为实现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嘉欣.绘本阅读提升幼儿自发数学聚焦力的行动研究[D].长春:吉林外国语大学,2023.

[2]张蓉.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幼儿100(教师版),2023(4).

作者简介:贾敏(1995—),女,汉族,山东枣庄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
运用英文绘本,提升英语阅读效益
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让Phonics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杠杆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的绘本阅读原则
阅读如此美丽
绘本阅读在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绘本阅读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