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力发电的配电网侧储能容量优化设计

2024-05-09 14:04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江西省南昌市330000
石河子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风力储能配电网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江西省南昌市,330000) 刘 刚

1 储能设备对风力发电电网系统的影响

1.1 减少电网扩容频率

由于电力属于特殊能源,需要随发随用,而电网作为输电主要形式,就要保证电源的稳定供应,当输电峰值超过电网输电能力时,就要对电网进行扩容,以便满足电力需求。实际上,由于工业生产与生活用电具有一定的明显波动,而电力运输则可以24小时运输,这就导致电网扩容后存在容量使用不足的问题,加入储能设备后,可以调节用电高峰,降低高峰期用电电网负荷,从而减轻电网扩容频率,在现有电网容量前提下满足用电需求。

1.2 减少风力发电电能损耗

风力发电受到气候的影响因素较大,由于风力存在变化,这就导致风力发电输出功率一直处于变化中,而电网则需要稳定的电源供给,如果输电功率波动较大,会对电网负荷产生影响。采用储能设备,可以平衡风力发电波峰与波谷。当前电网中,风力发电最小功率作为输电的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高于风力发电最小功率时的电量就不得不舍弃,影响风力发电的效率,采用储能设备,可以将多余电量储存后进行削峰填谷,提高风力设备的最小输电功率,提高风力设备的发电功率。

1.3 减少常规备用电容

目前,风力发电在并网后,由于发电功率一直处于变化中,因此往往需要配备一定的火电进行调峰,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增长,在发电装机容量占比中快速上升,减少对火电的依赖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况下,提高风力发电的稳定性就十分必要。目前,采用储能设备是减少常规备用电容最有效的方法。该原理与抽水蓄能原理十分相似,通过储能设备储存电量,用来平衡风力发电中电网波动,从而提高输电的稳定性,降低对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依赖的备用电容依赖,实现风电的自主并网发电。

2 风力发电中储能接入方式

2.1 直流侧储能接入方式

直流侧储能接入方式,具有保证风机两端电压的作用,当风机运行时,直流侧储能可以保证在低压时风机的电压穿透能力得到提高,在运转过程中储存风机中的能量。一般直流侧储能采用超级电容器,配备以大容量蓄电池,保证风机运转过程中对电网的平稳运输。当电压过高时,系统中储存的能量会经过电容器进入到蓄电池中,完成充电过程,当风机电压过低时,这时蓄电池会进行放电,将存储的能量放出,维持风力发电电力输出。采用直流侧储能方式,储存的能量能够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风力发电中电力效率得到提高,对于电网的冲击也会降低,保证及时在低电压环境下,风机也能正常发电。

2.2 交流侧储能接入方式

风力发电往往采用风机集群的方式,采用集中连片分布,因此在储能方式上,也可以分为集中式连接与分散式连接。由于每个风机的瞬时功率不同,在发电时产生的电压与电流也存在差别,因此在配电网储能接入方式上,可以将不同风机发出的电量进行集中储能。在将所有风机设备接入后,经过集中式的连接和负荷侧的分散式的连接,实现对风机发电电压、电流调节,降低风力发电的波动,实现发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3 基于风力发电配电网侧储能容量优化设计策略

3.1 采用高性能电容与储能电池

风力发电中,配电网侧储能容量要想充分发挥优化风电效果,就要根据风电系统的设计功率采用合适的电容与储能电池。当电池容量明显小于风机功率时,就会对储能电池造成过充,这样既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造成风力发电设备电源的浪费。采用储能电池明显超过风机发电功率时,会造成储能电池采购成本的上升,造成资源的浪费。需要根据风机的额定功率与瞬时最大功率,确定储能电池的容量与电容。在储能电池选择上,当前除了锂电池外,广泛应用的磷酸铁锂等其他电池材料也具有竞争优势。锂电池充放电快,同等体积下容量高,但是采购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根据项目投资实际情况选择储能电池材质,还要考虑到后期的安全维护。

3.2 选择合适的电路接入方式

优化线路接入方式,可以降低风力发电中的电网波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目前,在配电网侧储能容量设计中,主要分为直流侧储能接入方式与交流侧储能接入方式。从实践来看,直流侧储能主要适合单台及分散式风机储能,通过对单台风机的储能优化,可以保证风机运行时保持在稳定状态,确保在低压时风机通过储能放电输出稳定电流,而在高压时,储能装置吸收多余电量,完成电池储能。交流储能接入方式适合连片风机群,对于不同分机出口的电压、电流不同,采用交流储能方式可以根据每个风机的电压与电流进行调节,实现对不同电网的电压优化,解决风机配电网侧储能容量分布问题。

3.3 储能设备成本的优化

风力发电成本在部分地区目前已经低于热电厂发电成本,但是受制于发电的稳定性,对于电网造成冲击,因此影响风力发电成本因素还体现在储能装置成本上。以侧储能为例,其成本包括场地费用、建设成本、储能设备成本、维护成本、设备折旧成本等。在对配电网侧储能容量优化中,成本优化是一项重要因素。在储能成本中,占据主要成本因素的是储能设备成本,该部分成本除了叠加到电力成本外,还可以考虑与火电企业合作,实现成本均摊。由于风力发电中,侧储能容量不仅体现在增加风力发电效率提高上,还能缓解风力发电对电网的冲击,通过储能设计来实现对电网的平稳供电。当前,储能成本较高,因此在衡量其投资回报时,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要看到其对电网的间接调峰作用,特别是考虑到绿色风电的环境效益,在这种趋势下,对于配电网侧储能容量优化才能有合理的成本优势。

4 结语

风力发电功率具有不可预测性,特别是并入电网后,由于瞬时功率变化,会对电网稳定造成冲击。采用侧储能方式,可以有效平抑风电波峰与波谷,使风电能够平稳进入电网。在侧储能容量优化中,采用高性能电容与大容量电池,选择合适的电路接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侧电网容量。此外,考虑到当前储能电池成本较高的现状,还应当与传统火力发电等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投入资金建设侧储能设备,分摊资金压力。

猜你喜欢
风力储能配电网
走进风力发电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润滑概要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直流储能型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