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2024-05-09 04:01王建芹
新农民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绿色技术政策分析可持续性

王建芹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气候变暖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锐减,农业可持续性面临巨大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出发,系统论述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通过深入分析国内外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背景与执行成效,探讨如何在我国农业环境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型,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性;绿色技术;政策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国相继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特别强调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我国政府也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载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职责。

1 生态文明与农业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越发重要。生态文明与农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1.1 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的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可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产生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同时也有利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农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贡献

农业作为人类生活的基础产业,提供了粮食和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农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合理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3 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农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这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相契合的。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业的经营领域。生态文明的推进也需要农业的支持和参与,农村地区可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和示范区,促进农业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1.4 农业绿色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的消费需求转型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消费层次从温饱到全面的小康型,消费质量也从低端转向了中高端;消费方式从以物质型为主转向服务型为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以改善供给质量为出发点,以适当扩张总需求为目标,消除低效、低端供给;通过增加有效、高层次的供给,促进供给体系与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相适应。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和着力点,则是要实现供给与需求的不断创新。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增加更多的绿色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的有效供应,使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要更加多样化。

1.5 生态文明与农业关系密切,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生态文明的理念可以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而农业的发展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只有在生态文明与农业的良好互动中,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我們应该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发展的结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 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1 技术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技术更新换代缓慢,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不足。其中,农业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研发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限制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2 经济问题

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土地、资金、人力等。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业投入状况不容乐观,投入不足限制了农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此外,农业产品的价格也存在波动较大的情况,农民的收益不稳定,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困扰。

2.3 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市场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农民的决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阻碍了绿色农业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此外,农业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狭窄,农民的销售能力亟待提升。

2.4 政策问题

我国的农业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制约了绿色农业的发展。例如,土地流转问题、农业保险政策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总之,绿色农业发展瓶颈的存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解决这些瓶颈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法规,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3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农业绿色发展路径探索

3.1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路径构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路径构建是指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3.1.1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筹

在农业生产中,要积极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采取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比如,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发展循环农业,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此外,加强对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防止农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

3.1.2 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的能耗和物质耗损,推动农业向绿色化发展。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倡导消费者选择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防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1.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要注重生态和农业科技的结合,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对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此外,还要重视农业科研工作,研发具有生态优势的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朝着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1.4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2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绿色技术是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导向的技术,它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损害。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对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我们需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创新,共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只有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生态环境损失,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

3.2.1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

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例如,采用有机农业技术可以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降低农产品污染;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确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2 绿色农业机械化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向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农业机械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逐渐凸显,因此研发和应用绿色农业机械化技术势在必行。绿色农业机械化技术是指利用清洁能源,减少农业机械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的技术。例如,开发和应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农业机械,可以降低空气污染和噪声,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2.3 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也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农产品加工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研发和应用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是指通过绿色工艺、绿色原料和绿色设备等手段,实现农产品加工的绿色环保。例如,利用生物发酵技术代替传统的化学发酵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3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中,一方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出。为此,可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注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必须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修复退化土壤,提高土壤质量;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绿色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推广农田生态工程,建设植被带、水利设施等,增加农田生态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要注重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增长。可以通过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现代农业,培育农业新业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强农民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适应新农业发展模式的要求,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

总体而言,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收入增长。只有通过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和农民素质提升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推动农业繁荣和农村振兴。

4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趋势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其次,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正在逐渐转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的方向。农业种植与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等不同领域的产业融合将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最后,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产业培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实现产业升级,展现出农业的长处,而且还要积极进行观点优化,从实际情况出发,打造出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在这一基础上,对未来农业绿色转型的趋势提出建议,以增进农业科技的创新,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特约评论员.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J].江苏农村经济,2017(4):1.

[2] 王德胜.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2):38.

[3] 杨灿,朱玉林.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湖南农业绿色发展对策[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5):1-5.

[4] 薛超.浅析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东蚕业,2019(7):80.

[5] 王俊芹,王聪聪,袁媛,等.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

猜你喜欢
绿色技术政策分析可持续性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关于研究生淘汰制实施成效的政策反思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在纠结中前行的网约车改革
探讨绿色技术在绿色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广州流动儿童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探究
风景区潮汐性人流与可移动建筑设计研究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