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及措施

2024-05-09 04:01崖理圣
新农民 2024年10期
关键词:建设规划基本农田

崖理圣

摘要:毛南族自治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对于地区内的农业发展有诸多积极作用。本文为促进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本文首先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行分析,其后分析了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提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性,最后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地区先进工作案例和毛南族自治县的相关工作,总结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及措施。

关键词:毛南族自治县;基本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中提出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纷纷推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以促进农业发展。尤其是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后,推动了我国高标准农田的快速建设,助力我国农业发展。毛南族自治县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筹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工作,为地区的农业发展积蓄力量。

1 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农业基本资源现状

毛南族自治县隶属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整体位置为广西西北。毛南族自治县因毛南族人口多、历史悠久而得名。毛南族自治县的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影响,其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也与自然资源有关。以下是本文对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分析。

(1)地理位置。毛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缘,九万大山南麓,东与融水、罗城两县相邻,南接宜州、河池两市,西与贵州省的荔波、从江两县毗连。

(2)气候。自治县总体归为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也位于谷底气候。不同的气候使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其中南部气候温和、降水量充沛、日照充足、降水量非常充足,作物可达到一年三熟。而北部地区,气候潮湿,雨水较多、可采取一年两熟制。另外,毛南族自治县的地形非常复杂,地理因素复杂,所以全县境内在发展农业之时,受到干旱、洪涝以及霜冻等灾害的影响比较大。

(3)水文。环江境内主要有大环江、小环江、中洲河和打狗河四条河,均发源于贵州省,从北向南贯穿县境,汇入龙江。大环江全长164.8 km,县境内147.2 km。

1.2 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上述统计的农业资源来看,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资源和先天条件并无明显优势;甚至说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反而受到复杂地理条件影响。如,毛南族自治县西南峰丛洼地就受到喀斯特地貌影响,导致农业发展不利。通过研究发现,现代农业发展已经不受季节性影响,对农业发展不利。但是,为确保农业快速发展、毛南族自治县依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在持续推进。据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开网绩效展示统计,2021年,全县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8万hm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46%;其中早稻完成播种面积2020 hm2(统计局反馈数),完成任務的100%;早稻产量达1.0194万t,完成目标任务的100.9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另外,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认真筛选2022年度1733.33 hm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地点,并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招投标及项目实施组织工作,争取2022年底前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绩效考评目标任务。

2 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的重要性

通过对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该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重点工作。而在未来,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也对该县农业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先天条件来看,优势并不明显,部分地区甚至存在地理地质缺陷。在人口数量增长,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毛南族自治县为发展农业,满足地区对农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必须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利用高标准农田科学整地技术、完善的设施以及强大的抗灾能力,保证地区农业可以稳定发展;也可切实提升地区农业发展,为地区内积累农业经验。

其次,以高标准基本农田的主要优势而言,地区大力发展高标准基本农田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增加土地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农业的保护性发展,为日后的农业建设发展打好基础,更可以快速提升农业发展效率。

3 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原则

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路径,同时也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前,该县已经在相关政策下注重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发展,在发展中总结基本农田规划设计原则,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发展打好基础。

3.1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原则。农业作为我国重点行业,应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而土地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其规划设计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同推进。近些年,我国农业发展出现土地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情况,虽然生产力显著进步,但实际上综合效益正在下滑。而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优化土地、建设生产效率更高的农田,促进农田规划建设发展。在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继续做好土地保护和利用,科学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土地造成破坏,同时也要以土地红线为基础,将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在红线附近。

3.2 遵循合法性原则

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要求遵循合法性原则,确保高标准农田规划建设与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要求平行发展。当前,我国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农田建设已经有相关法律规定,例如农田保护、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法律都明确规定土地利用的相关事宜。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例,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中已经明确规划设计各项要点,在具体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政策基础,根据地区发展态势,开展规划设计,为我国农田规划设计打好基础。

3.3 经济成本原则

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建成高标准的农田,但是并不意味着为达到高标准而付出“全部代价”,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核心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改造等,实际上对于部分农田基础薄弱地区而言,想要在短时间内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改造的环节非常多,所以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是考虑地区产业平衡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不能仅仅将投资放在农田建设,所以在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经济成本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经济可行性背景下,分阶段开展工作[1]。

4 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措施

本文结合《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措施等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措施,以下是具体措施建议的总结。

4.1 设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目标

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国在诸多政策中已经提出,同时也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目标,从而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另外,上文也从实际角度考虑,设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原则,在明确政策和原则之后,应尽快落实相关要素,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合理。

首先,设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目标之前应做好详细调查,按照可持续、经济成本原则而言,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应符合可持续理念,同时阶段性建设工作应该符合经济要素,所以目标的设定不能是“空口号”,也不能“唱高调”,而是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目标。因此,在设计目标时,应先获取地区农业发展、农田建设、问题等现状再制定目标,以确保规划设计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例如,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中,首先了解自身发展现状,制定针对性目标,并且每年都对规划建设目标进行更新,了解农田规划建设情况,促进企业发展。

其次,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制定相应阶段性重点目标,通过重点工作目标的建设,例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该明确管概率目标、农田排涝目标、基础道路设施建设目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等,为农田建设发展打好基础。

4.2 制定明确规划设计标准

制定明确规划设计标准也是农田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农田规划建设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中已经明确农田建设相关标准。在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应该提出农田建设相关标准,为农田发展打好基础[2]。

(1)土地平整处理标准。该标准是农田建设的土地平整相应标准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耕作田块集中,田面平整。耕作层厚度应达到30 cm以上,有效土层厚度应达到60 cm以上,土壤理化指标应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田块规格和平整度应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田块面积北方平原区宜不低于

13.33 hm2,南方平原区宜不低于6.67 hm2;丘陵区水平梯田化率应不小于90%。

(2)灌溉与排水工程。按照标准要求在灌溉和排水工程建设后确保水资源可以合理利用,构建具有良好功能的“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排灌体系,利用该体系实施有效的灌溉,提升农田区域内的有效灌溉面积。另外,高标准农田要求,灌溉区域内的农田灌溉水力系数在0.6以下。灌溉过程中,应控制水浇地在70%以上,水田浇灌也应该在75%以上。最后,要求整个灌溉区域内有90%面积为有效灌溉,排涝标准可达到十年一遇。

(3)田间道路工程标准。田间道路工程是农田建设的过程中主要标准,田间道路对农业建设有重要影响,关系到生产和运输。因此,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要求明确规划田间道路建设标准。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田间道路体系建设完善,田间田块和居民居住区有良好的联系。要求道路满足农田机械化运行,方便各类机械在田间运输和操作。另外,根据地形要求,设置平原区道路通达度应不低于95%,丘陵区道路通达度应不低于80%[3]。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我国农田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因此在标准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标准建设。例如,设定农田建设保护目标,改善农田环境目标。要求农田防护标准为二十年一遇[4]。

4.3 完善规划设计方案

完善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是为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提供基础,设计方案是具体实施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应该全面构建方案,其中包括指导思想、资金规划、项目管理等多个阶段。

首先,方案的指导思想应该明确基本任务,同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理念,促进社会发展。

其次,方案中需要明確资金资源的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势必要使用资源。因此,农田建设方案中应该确认资金筹集方式和合理分配方案,为后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第三,方案中需要明确项目管理工作,该方案内容具体是指在整个项目时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项目执行管理、环境治理、质量进度管理、监督检查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内容。

4.4 完善毛南族自治县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布局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布局也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的重点工作,规划设计布局是根据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和目标对农田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以下是对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布局,确保农田建设后的应用更加标准。

(1)粮食主产区布局。粮食主产区规划布局,为地区发展储备充足的粮食,布局主产区的过程中,要求粮食主产区面积应该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70%,而在布局时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完成节水配套实施改造,要求粮食产区布局改造总数达到58%左右。

(2)非粮食主产区布局设计。非粮食主产区布局规划也是重点布局内容,完成该模块的规划布局,可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例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求粮食主产区布局总面积应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的30%,同时要求辅助构建高标准节水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率应达到42%[5]。

5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已经成为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农田建设标准,根据自身情况完善农田建设方案,实施专业化的建设管理;在制定管理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为地区农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郭建东.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南方农机,2022,53(15):177-179.

[2] 郑贤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勘测设计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2(10):73-75.

[3] 周兴龙.基于乡村振兴探究镇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发展模式[J].质量与市场,2022(14):196-198.

[4] 金肖宁,周琼.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机制的构建研究[J].现代农机,2023(3):56-58.

[5] 罗子宏.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开发及其地力培肥措施[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3(4):144-146.

猜你喜欢
建设规划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山东省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9587万亩
青州市东夏镇富贵园项目风险识别研究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及其养护探讨
浅谈城市路灯设施规划与施工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全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现场会在杭召开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思考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