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2024-05-09 23:45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英华
广东教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文/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王 贵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董英华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引领力、精神推动力、理论指导力和关键保障力。[1]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不能搞成“两张皮”的孤岛,而应该是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总而言之,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赋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2.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其中,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提, 是筑牢学生思想之基的关键。[3]课程思政的本质也是立德树人,是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的目标是深度挖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教育、科技和人才来支撑。高等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大学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和继承者,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讲话时又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和中国、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代大学生个人梦想只有融入国家、民族的大梦想中才能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二、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本质都是立德树人,思政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关键性课程,是一种显性教育,而课程思政是其他各门课程深挖思政资源实现育人的功能,是一种隐性教育,二者同向同行,将不同的思政资源分配到合适的课程中进行育人,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思政资源。

1.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核心思政元素

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应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两个围绕,一个系统”为准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发课程思政内容。

(1)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继承者,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2021年12月在《人民论坛》刊发署名文章并指出,中国民航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听党话、铁心跟党走,为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的革命史、英雄史、光荣史。民航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发展,民航通信专业是为民航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肩负着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民航发展史教材中,以民航通信专业课程为载体,根据不同课程的特性“下盐”,让“四个自信”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浸盐”到学生的心中,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泉。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丰富和创新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民航通信专业课程内容无处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讲述民航通信设备史时,国外通信设备垄断全球市场,核心技术被欧美国家牢牢把握,要守住民航安全底线,必须独立自主,通过此类思政素材可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如讲解民航通信设备维护的时候,需要适时引入爱岗敬业精神,只有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消除设备每个安全隐患,才能保障飞机安全飞行。诸如此类素材,在民航通信专业课程中无处不在,可以通过挖掘、整理形成共享资源库,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需要融入相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在民航通信专业课程内容里,关于国家安全、用户账号安全等内容很多,比如国家领导人出行的航班信息、乘坐的运输飞机配置等都属于国家机密,绝不允许被泄露;还比如在设备维护的时候,不可盗用其他同事的账号进行参数的篡改等。因此,可以通过剖析专业知识,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实现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2.在民航行业文化中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民航行业文化是指民航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价值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手册文化等所组成。从广义上讲,是民航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涵盖了作为物质基础的民航主体形态、机场设施、设备和属于管理范畴的规章制度、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形象、职工素质、文明建设等内容 ;狭义的民航企业文化局限在精神层面上,主要指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5]

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是为民航培养设备调测、维护等技术保障人才,为民航安全运输保驾护航。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和民航行业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深度挖掘提炼民航行业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价值、精神内涵,应用到民航通信专业课程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达到育人、育才的目的。比如民航安全文化、手册文化、民航“三敬”文化、民航红色文化、通用航空文化等,对此可以深度挖掘并应用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3.在校训中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校训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及校园文化等,是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也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有育人的功能。

民航各类高校可根据自己的校训挖掘榜样人物、精神领袖等课程思政资源,渗透进课程教学中,让校训成为师生的内在价值尺度,时刻衡量自己的言行;让校训点亮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灯塔”,引领师生奔向新时代星辰大海。

4.在家风中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家风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涵养淳朴民风、营造清廉政风[6],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所以优良的“家风”在育人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资源,将优良的“家风”文化融入各民航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中,可以实现家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内核,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两者形成合力才能变成最大力。因此,可以通过挖掘民航行业的榜样人物,如中南民航工会女职工主题宣讲会;工匠风采,如“党的二十大代表·民航劳模工匠风采”;先进事迹,如“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精神内核,形成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融入相应的课程教学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的应用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课堂载体。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可以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载体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

1.融入第一课堂教学

第一课堂教学是指按教学规律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教学活动。既可以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可以是“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活动。在第一课堂育人活动中,思政课程育人活动是“主渠道”中的“主力军”,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活动是锦上添花,二者同向同行才能形成协同效应,达到“三全育人”目的。比如在民航卫星通信系统课堂教学中,讲授“卫星发展历程”,一定会介绍“东方红一号”的发展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就会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之中,因为在那种历史背景下,科学家只有心怀祖国,才能无私奉献,“东方红一号”才能成功发射。又比如在民航内话系统课堂教学中,在介绍民航内话设备的监控系统时,会重点提到监控系统“日志”的重要性,它是监控系统所指定对象的某些操作和其操作结果按时间有序的集合,为系统监控、查询、报表和安全审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因此,民航内话设备监控系统的账号保护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账号被泄露或被盗,内话设备重要参数被修改,就会威胁管制员的人机调度、阻断管制员与飞行员的交流,严重威胁民航飞行安全。提到民航飞行安全,自然会提到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的事件,可以以该事件为载体,将民航安全文化融入内话设备教学中,让学生对民航的“三个敬畏”(安全生产中的“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理解更加深刻。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广泛应用,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教育变革,高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的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进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教育数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7]

随着“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成为主流的课堂教学方式,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也必将数字化,可以通过AI、VR、AR、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相关的知识点,如在5G网络组网虚拟仿真实训实操教学中,在讲授5G设备场景布置的时候,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机场’”的民航文化通过3D动画、视频、VR等数字化方式引入该知识点教学中,利用5G建设绿色、智慧、人文的机场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5G的国家战略性数字化基础设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力的意义,学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了专业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同频共振,促进育人、育才协同发展。

2.融入第二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发展、补充,如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校内外实训实践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8]如通过摄影协会社团主办的“民航劳模”主题活动,邀请校内外摄影爱好者进行主题创作,其优秀作品在校内“线下”专题展播、校外通过公众号“线上”展示等方式,将民航劳模精神厚植到民航员工心中,实现“三全育人”的目的;也可以通过高校团委组织优秀青年去民航企业参观、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感知民航文化意义、实现民航文化育人,如参观机场塔台实际工作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塔台岗位”在保障民航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塔台管制员的爱岗敬业精神的重要性。观后,可以组织学生写观后感,开展校园演讲、画报设计等活动,让民航“三个敬畏”文化无声浸润到全校师生员工心中,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如“挑战杯”“互联网+”等活动,将民航思政文化融入其中,如优秀的校训文化、民航“大家”和“劳模”的优良家风、民航安全文化、服务文化、手册文化等,构建“大思政”体系,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3.融入第三课堂教学

第三课堂是指由高校依托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依据新时代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面向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纪律教育活动等。[9]2022年2月,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纲提出开展“第三课堂”主题活动的几种方式: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开展文化艺术实践、开展博物馆主题实践、开展体育教育实践、开展自然探索实践等“第三课堂”活动。[11]基于此,可根据民航通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需要,对课程精心设计和课堂有效组织,带领学生走进沈飞航空博览园、AG600飞机总装生产线、苏州长风航空国防科普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深刻感受航空通信的意义、历史演变等,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也可以组织学生“线上”参观“民航博物馆”了解民航的发展历程,感知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受文博资源的厚重积淀;还可以组织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等去高校实训基地实地参观“伊尔-14型”飞机,并结合毛泽东主席乘坐的“伊尔-14型4208号”专机图片进行线下、线上学习,了解主席专机背后不平凡的故事,将民航安全文化、“三个敬畏”等民航文化育人功效进一步升华。

总而言之,根据民航通信专业的课程特点,深度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使用“三教育人”的教育方式,利用课堂载体,将民航文化深度融入相应的知识体系中,可现实“三全育人”功效,构建“大思政”格局。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长期、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效果,同时又要将民航文化的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学校教育管理层进行顶层设计、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资金配套到位、民航校企合作机制健全、教师具备‘思政意识和思政素养等,才能有效实现民航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落实民航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专业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